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娜

作品数:46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岩溶
  • 14篇隧道
  • 11篇突水
  • 10篇涌突水
  • 8篇地下水
  • 6篇岩溶隧道
  • 6篇发育
  • 4篇地质
  • 4篇循环水槽
  • 4篇岩溶发育
  • 4篇土壤
  • 4篇土壤样品
  • 4篇土柱
  • 4篇量测
  • 4篇背斜
  • 3篇地下水渗流
  • 3篇动力条件
  • 3篇水文地质
  • 3篇隧道工
  • 3篇隧道工程

机构

  • 46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铁二院工程...
  • 4篇重庆市勘测院
  • 2篇中铁二院重庆...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广西电力工业...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中国中铁股份...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四川省水利水...
  • 1篇四川省环境保...
  • 1篇重庆市城市建...
  • 1篇重庆城投基础...

作者

  • 46篇杨艳娜
  • 35篇许模
  • 12篇张强
  • 9篇漆继红
  • 9篇肖先煊
  • 9篇康小兵
  • 7篇夏强
  • 5篇王在敏
  • 3篇曹化平
  • 3篇郭健
  • 3篇凌成鹏
  • 3篇李潇
  • 3篇刘洋
  • 2篇卢书强
  • 2篇杜锋
  • 2篇宋海波
  • 2篇赵娟
  • 1篇王凤君
  • 1篇魏云杰
  • 1篇段永祥

传媒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中国岩溶
  • 2篇地下水
  • 2篇人民黄河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山地学报
  • 1篇铁道建筑技术
  • 1篇甘肃水利水电...
  • 1篇人民珠江
  • 1篇云南水力发电
  • 1篇路基工程

年份

  • 5篇2025
  • 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富水充填型断裂破碎带突水突泥机理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充填型断裂破碎带突水突泥机理试验装置,包括试验装置主体、信息监测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和压力加载装置,所述试验装置主体包括液压缸、上盖板、压板和箱体,液压缸安装在上盖板的顶面上,上盖板安装在箱体上端,...
杨艳娜范时杰张蕊许模曾宪明丁茂林黄士光曾祥福
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8
2015年
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枯水季节隧道涌水主要由含水层中的静储量以及地下暗河的枯期动储量构成,丰水季节由静储量及洪水期地下暗河动储量构成。由于降雨通过地表的洼地、落水洞迅速补给地下暗河,涌突水的剧增将对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尤显重要。本文以滇东高原某岩溶隧道K5+850-K10+800段为例,根据段内枯水期稳定涌水量和雨季最大涌水量预测结果和岩石的可溶性(K1)、地质构造因素(K2)、地表汇水条件(K3)、地下水化学特征(K4)、隧洞埋深与地下水位的关系(K5),分别进行了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最后以段内地面暴雨前后实际涌水量变化验证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许模赵红梅赵勇杨艳娜
关键词:涌突水岩溶隧道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价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该文深入分析了国内外隧道施工过程中关于岩溶涌突水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岩溶涌突水灾害超前预测预报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预测评价体系经历了由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化评价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早期基于隧道超前预测预报的岩溶涌突水灾害宏观地质评判,还是后期基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等发展起来的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解决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杨艳娜许模曹化平张强
关键词:岩溶隧道涌突水风险评价体系
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典型含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科学认识其内部的演化环境与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岩溶水是水-岩作用后主要的信息载体,定量分析其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是揭示岩溶关键带含水系统介质环境与水动力条件的有效手段。以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3个典型岩溶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含水系统出露的岩溶泉进行野外采样与室内测试,综合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系数与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深入剖析了各含水系统岩溶水水化学组分特征、成因作用和含水层介质特性,并对关键带中水循环与水化学的内在联系及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HCO-_(3)、Ca^(2+)是各含水系统岩溶水中含量最高且来源稳定的离子组分,Mg^(2+)是控制各含水系统水化学类型异化的关键因素;②碳酸盐岩类的岩石风化、矿物溶解是各含水系统内岩溶水化学组分特征的主要成因作用,岩溶水对华宁水系统含水层的溶蚀作用仍在发生,阳离子吸附交替与硅酸盐岩类的风化溶解是区域岩溶水中Na^(+)、K^(+)的重要来源;③区域岩溶的发育强度、岩溶含水层的出露条件及含水介质岩性与连通性共同塑造了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不同含水系统地下水化学特性。研究成果丰富了对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为区域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基于水化学的证据支撑。
黄靖宇许模许汉华刘文连杨艳娜唐一格肖先煊
关键词:含水系统水-岩作用滇中高原
隧道堵水限排设计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地下水渗流理论,结合既有外水压力折减系数的解析计算方法,优化了限量排放条件下隧道衬砌外水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采用大型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系统,对优化公式中的限量排放工况进行模型试验,并讨论隧道排水量、注浆圈渗透系数等综合影响因素下折减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对隧道限排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此对优化前后的公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正确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注浆圈渗透系数但不同排水量的条件下,折减系数β随隧道排水设计参数的增加而减小;(2)隧道排水设计参数的系数m随着注浆圈的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3)优化后的解析结果能切实反映实际值,且相比优化前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黄世光杨艳娜范全忠黄靖宇余磊
关键词:外水压力
四川盆地边缘龙门山南段红层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2025年
侏罗纪至白垩纪期间,四川盆地西缘龙门山前沉积了一套陆相红色盆地沉积物,岩性以泥钙质胶结的砂(砾)岩为主。该套岩层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发育有规模宏大的洼地、数千米水平溶洞等岩溶现象,对研究区水库、隧洞等工程建设构成重大威胁。文章在已有地质、水文地质工作基础上,结合地面调查、岩矿鉴定等技术手段,从宏观构造演变、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及微观矿物成分、胶结特征等多角度出发,综合研究砂(砾)岩溶蚀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地下均有典型岩溶现象发育,显示出溶蚀空间主要顺层面发育、局部沿优势节理面垂向扩展的规律,区内岩溶强发育区、中等以及弱发育区面积占比为1∶2∶7;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导致了研究区岩性和岩组结构的时空差异,是控制红层岩溶发育位置及强度的根本内因;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控制下的水动力条件是影响岩溶发育的重要外因,影响红层岩溶的延伸方向及发育规模;新构造运动稳定与隆升的间歇发生导致了不同时期形成的溶洞在垂向上呈层状发育。
张小文王川杨艳娜范时杰余磊徐小青
关键词:四川盆地砂砾岩发育特征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引水发电隧洞随机块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地下洞室在开挖过程中或开挖成型后,形成的临空面(开挖面)可使几组结构面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构成不稳定或者潜在不稳定块体.块体(尤其是大量的随机失稳块体)的存在给地下构筑体的施工和施工后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在现场...
许模杨艳娜刘宏邓良胜卢书强
关键词:围岩稳定性水利枢纽工程引水发电
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地质选线适宜性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岩溶区进行隧道建设时,由于线路选取不当,常发生涌突水(泥)、涌砂、地表塌陷等岩溶地质灾害,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和运营期的安全。以影响隧道选线的各种地质因素作为定性评价指标,采用权重系数法,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来对岩溶区隧道线路选取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基于此提出线路选取优化措施。同时,以滇中引水工程白虎山隧道地质选线为工程实例,对研究区线路选取的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优化措施,实践证明,采用权重系数法分析评价结果与隧道施工实际基本相符。
高伟杨艳娜李豫馨许模
关键词:岩溶地区适宜性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取值方法
深入分析了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外关于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测预报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如何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度成为长大深埋隧道施工中涌突水灾害防治最为迫切、最为...
杨艳娜曹化平许模
关键词: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
文献传递
一种量测斥水性土壤接触角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测斥水性土壤接触角试验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的温控等水位循环水槽,用于为土壤样品提供温度恒定的润湿液;支撑架,其下端连接于温控等水位循环水槽,上端连接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为具有间隔的双层板,下层板上设有...
许模凌睿雯肖先煊康小兵王在敏张强漆继红杨艳娜夏强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