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110 被引量:36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全果含油新型木本油料资源品质及油脂合成机理
- 刘强杨艳蒋丽娟陈景震李培旺李昌
- 该课题研究内容属于林木遗传育种领域中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问题。全果含油新型木本油料植物具有较好的栽培性和加工性,发展潜力大。油料资源遗传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是油料资源开发利用关键。以新...
- 关键词:
-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
-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被引量:17
- 2021年
- 对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重叠关系进行研究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以湖南省9种类型582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和重叠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整合优化对策。结果表明,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呈集中分布格局,其中,武陵—雪峰山地、南岭山地自然保护地数量占全省保护地数量的61.41%,是自然保护地分布密集的地理生态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是自然保护地数量较多的行政区。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现象突出,重叠自然保护地数量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数量的45.02%。在相交重叠类型中,1次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最多,占相交重叠类型总数的75.56%;在重叠类型上,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重叠最为严重。该研究初步分析了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的空间重叠特征,并从整合、补缺、勘界调整等方面对全省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出了建议。
- 李永进汤玉喜黎蕾李华军唐洁杨艳
-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 水酶法提取栀子油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促进栀子的开发利用,以栀子成熟果实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种类、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液料比、酶解时间对栀子油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对各种酶提取的栀子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7%、液料比3∶1、酶解pH 7、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栀子油得率为7.27%,与空白组(3.34%)相比提高了117.66%;栀子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超过5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左右。不同酶提取栀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 曹秋霞梁文斌杨艳汤玉喜唐洁黎蕾黄锋
- 关键词:栀子油水酶法均匀设计脂肪酸组成
- 氮磷钾配施对栀子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索栀子幼苗最佳施肥配比,培育栀子良种壮苗,以1年生栀子幼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施肥配比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栀子幼苗的苗高、地径、平均叶面积、苗木生物量、根系等性状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栀子幼苗生长,但不同施肥配比对栀子幼苗各生长指标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T3和T5能较好地促进栀子幼苗苗高和地径的增长,其苗高增长量均达到39.0 cm以上,地径增长量也均高于3.6 mm;T4施肥处理的栀子叶面积增长量最大,可达38.08 cm^(2),比对照组增加202.22%;T7施肥处理的总根长、侧根数、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在所有施肥处理当中表现最好,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5.50%、139.29%、57.85%、71.30%、51.28%、132.11%和103.14%。利用隶属函数对栀子幼苗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知,栀子幼苗最佳的施肥处理为T7,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施用量分别为3.0、0.8、1.2 g·株^(-1)。
- 杨艳陈韵竹李培旺吉悦娜覃晓莉李力陈景震
- 关键词:栀子配方施肥幼苗隶属函数
- 一种洞庭湖平原区杨树大径材培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洞庭湖平原区杨树大径材培育方法,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育苗:杨树良种合格苗以株行距40cm×50cm,覆盖稻草或白膜,进行良种壮苗定向培育;步骤二造林立地的选择:根据立地因子...
- 唐洁汤玉喜李永进黎蕾杨艳田野
- 一种油料植物白檀组培快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料植物白檀组培快繁方法。该方法如下:外植体选择与预处理→成熟种胚的启动培养→带根无菌苗→取无菌根为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分化及增殖→体细胞胚胎成熟及萌发培养。
- 杨艳汤玉喜唐洁李永进吴敏
- 山苍子全基因组SSR特征及其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 2025年
- [目的]分析山苍子全基因组数据,开发SSR分子标记并优化SSR-PCR反应体系,为研究山苍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构建核心种质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山苍子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ISA(1.0)挖掘SSR位点,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对山苍子全基因组不同重复类型的SSR数量进行相关分析;并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山苍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山苍子全基因组中共检测到303202个SSR,平均长度为25.95 bp。山苍子基因组全长1.3 Gb,1号染色体最长,12号染色体最短,分别为161.20、55.35 Mb。染色体上完全型核苷酸SSR共259695个,以单核苷酸丰富度最高,六核苷酸最低,其中SSR≤20 bp共202278个(77.89%),各染色体上SSR位点的频度密度为172~231个/Mb。山苍子12对染色体中2号染色体上分布的SSR数量最多,为36366个(14.00%),12号染色体SSR数量最少,共有9499个(3.66%)。完全型核苷酸不同重复类型和不同重复基序类型分别有4471和2091种,单核苷酸~六核苷酸分别有262、459、494、543、1011、1702种不同重复类型,分别有4、12、60、219、586、1210种不同重复基序类型,其优势重复单元依次为T、AT、AAT、AAAT、TTGGT、TGTATT,具明显的A/T碱基偏好性。不同SSR类型重复频次范围在4~240,分布在4~10的SSR位点数最多,共计134725个(51.88%),不同染色体中重复基序频次主要集中在4~20。对山苍子全基因组不同重复类型的SSR数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不同重复类型SSR位点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单核苷酸与二核苷酸的相关系数最大(0.997)。正交试验下5号条带清晰明亮,为最佳条带。[结论]山苍子基因组SSR数量及类型较为丰富,且具有明显的A/T碱基偏好性。山苍子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的最佳组合:DNA模板浓度50 ng/μL、引物量1.5μL、退火温度60℃、进行28次循环。
- 王轶钥蒋丽娟唐扬李培旺陈景震陈景震刘强刘强周宵杨艳
- 关键词:山苍子柠檬醛SSR分子标记核心种质
- 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以5年生54个南方型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受遗传控制较强,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46 5和0.605 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3.95%、3.25%。不同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造林后第3年平均年生长量最大,5年生时林木材积累积量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杨树无性系LA09-N56、LA06-N30、LA09-N23、TN01-49具有树皮光滑、干形通直,落叶晚等特征,与目前湖区普遍应用的良种XL-80、XL-90、XL-75生长量相当,均表现优良,且适宜长江及洞庭湖区滩地生长。
- 唐洁汤玉喜李永进杨艳吴敏
- 关键词:滩地美洲黑杨生长量
- 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被引量:3
- 2019年
- 根据2017年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实测数据,对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505.17 TgC,其中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和土壤层层分别为113.75 TgC、9.92 TgC、9.64 TgC和377.86 TgC,分别占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22.52%、1.96%、1.91%和73.61%;湖南省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54.51 t·hm^2,各层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层(113.74 t·hm^(-2))>乔木层(34.79 t·hm^(-2))>灌草层(3.03 t·hm^(-2))>枯落物层(2.95 t·hm^(-2))。在3种类型阔叶林中,乡土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485.56 TgC,所占全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96.12%;乡土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最大,为154.72 t·hm^(-2),杨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最小,为149.59 t·hm^(-2)。在阔叶林各龄组中,中、幼龄林约占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67.13%,是阔叶林的主要碳库且固碳潜力巨大;湖南省阔叶林碳密度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的碳密度分别介于24.60~55.51 t·hm^(-2)之间,具体表现为成过熟林(55.51 t·hm^(-2))>近熟林(47.51 t·hm^(-2))>中龄林(44.68 t·hm^(-2))>幼龄林(24.60 t·hm^(-2))。全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空间分布表现为碳贮量呈现明显的湘西、湘南,湘中较低特征,而碳密度整体表现出洞庭湖流域地区大于其他地区的趋势。
- 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黎蕾
- 关键词:阔叶林碳储量碳密度
- 一种栀子果实处理方法
- 本发明适用于栀子果实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栀子果实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摘后的果实应及时置于网眼筐中,之后在处理液一中浸洗一段时间;步骤(2):将浸洗过的栀子果实置于茶皂苷蒸汽漂烫装置中漂烫一段时间,取出后...
- 杨艳李昌珠陈景震肖志红李培旺李党训吉悦娜张爱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