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作品数:64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食管癌患者血清中VEGF、Bcl-2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E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放射治疗,放疗4周后,参照WTO的RECIST标准评估短期疗效,并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敏感组与不敏感组。放疗前检测患者血清VEGF、Bcl-2水平,分析EC患者血清VEGF、Bcl-2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100例EC患者经放疗后,放疗敏感66例,占66.00%(66/100);不敏感34例,占34.00%(34/100)。不敏感组血清VEGF、Bcl-2水平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患者血清VEGF、Bcl-2高表达与放疗敏感性有关(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EC患者血清VEGF与Bcl-2水平呈正相关(γ>0,P<0.05)。结论EC患者血清VEGF、Bcl-2过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EC患者血清VEGF、Bcl-2高表达提示其放疗敏感性低的风险较高。
- 陈美玲刘儒鹏杨军冯婷婷梅志宏李宁
- 关键词: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放疗敏感性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00例,按照不同人工肝治疗模式分为DPMAS+半量PE组(n=49)和PE组(n=51),比较2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和28天生存时间,采用K-M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治疗后,DPMAS+半量PE组C反应蛋白(CRP)(t=-3.214,P=0.002)、白蛋白(t=-5.064,P<0.001)、直接胆红素(t=-2.007,P=0.045)、间接胆红素水平(t=-2.310,P=0.021)均低于PE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DPMAS+半量PE组和PE组总胆红素(t=-6.974,P<0.001;t=-7.693,P<0.001)、直接胆红素(t=-6.711,P<0.001;t=-6.649,P<0.001)、间接胆红素(t=-7.365,P<0.001;t=-7.713,P<0.001)、国际标准化比值(Z=-3.509,P=0.002;Z=-4.067,P<0.001)、CRP(t=6.602,P<0.001;t=5.12,P<0.001)、白细胞介素6(Z=-5.347,P<0.001;Z=-4.615,P<0.001)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t=-3.322,P<0.001;t=-5.201,P<0.001)升高。DPMAS+半量PE组28d生存率高于PE组(χ^(2)=4.209,P=0.04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PMAS+半量PE治疗(HR=0.832,95%CI:0.685~0.994,P=0.043)、并发症(HR=4.595,95%CI:1.328~7.395,P=0.005)、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HR=3.258,95%CI:1.247~5.593,P=0.009)、肝衰竭分期(HR=4.852,95%CI:1.352~7.529,P=0.002)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DPMAS+半量PE组和PE组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指标,DPMAS+半量PE组可以改善患者28天生存率,作为患者预后保护因素,可以减轻临床用血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玉杰李婷关林萌姜丹丹王辉杨军
- 关键词:血浆置换
- 一种体部精准放疗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部精准放疗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顶部设置有肩槽和膝槽,所述肩槽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肩槽呈“L”形,所述膝槽位于肩槽的后方,所述肩槽的内部设置有肩组件和肩夹组件。通过设置床板、肩...
- 庞克华杨军霍晓庆石亮亮许刘杨刘波
- 老年Ⅰ~Ⅱa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与普通放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3DCRT)与常规放疗(CF)治疗老年Ⅰ~Ⅱa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行单纯放疗的患者共108例,其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45例(3DCRT组),常规放疗63例(CF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2.0 Gy/次,5次/w,总剂量为60 Gy,分30次,42 d完成,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3DCRT组、CF组有效率分别为86.7%、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和CF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0%、69.0%,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5),而骨髓抑制反应3DCRT组较CF组轻(P<0.05)。结论 3DCRT较CF方法能提高老年Ⅰ-Ⅱa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放射反应均可耐受。
- 张清琴崔艳慧杨军花勤亮牛智杰霍晓庆冯月苗战会
- 关键词:食管癌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老年CKD 5期合并MBD患者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究碳酸司维拉姆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5期合并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MBD)患者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CKD 5期合并MB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9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碳酸司维拉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代谢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25-羧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和组内钙(C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碳酸司维拉姆对老年CKD 5期合并MBD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代谢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姚明瑞鲍妍杨军刘向东郭明好
- 关键词:老年代谢指标
- 横纹肌细胞培养液对S-18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横纹肌细胞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横纹肌内转移瘤罕见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和免疫酶染色方法检测横纹肌α-肌动蛋白进行细胞鉴定,免疫酶染色法进行细胞纯度鉴定,MTT法分析比较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细胞培养液对S-180细胞和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并运用胰酶消化法,热灭活法初步探讨横纹肌细胞培养液中抑瘤物质的理化性质。结果:S-180细胞与CMCM、MMCM共同培养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DMEM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MCs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DDP对S-180细胞和MCs细胞均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心肌细胞培养液和骨骼肌细胞培养液经胰酶消化后抑制活性仍然存在(P<0.05),经热灭活后活性消失(P>0.05)。结论:新生大鼠横纹肌细胞培养液对S-18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与顺铂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横纹肌细胞培养液中有可能存在一种抑瘤物质,可能是横纹肌转移瘤罕见的关键因素。
- 梁海军崔艳慧路平花勤亮杨军
- 关键词:横纹肌条件培养液WISTAR大鼠
- 直肠癌术前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患者小肠受照剂量体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探究直肠癌术前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患者的小肠受照剂量体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优化治疗方案、保护小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术前VMAT治疗的103例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BMI)、肿瘤特征(位置、T分期)及治疗参数(是否应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GRT),记录V15 Gy、V30 Gy、V45 Gy剂量水平下的小肠受照剂量体积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前VMAT治疗后小肠受照剂量体积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的小肠V15 Gy、V30 Gy、V45 Gy剂量体积分别为(363.56±33.82)cm^(3)、(312.44±26.81)cm^(3)、(283.47±23.34)cm^(3),较<60岁组的(326.19±29.03)cm^(3),(296.13±23.74)cm^(3),(262.16±20.33)cm^(3)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V30 Gy剂量体积为(308.24±27.52)cm^(3),较男性患者(297.17±22.83)cm^(3)增加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0 kg/m^(2)组V30 Gy剂量体积为(309.19±27.55)cm^(3),明显高于BMI<24.0组的(296.46±21.0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下段直肠癌患者V30 Gy剂量体积为(315.92±26.33)cm^(3),较上段组的(286.67±22.72)cm^(3)增加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分期患者V45 Gy剂量体积为(281.66±24.37)cm^(3),明显高于T_(1)~T_(2)分期组的(255.26±19.34)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IGRT患者V30 Gy剂量体积为(318.53±27.96)cm^(3),较使用组的(292.26±22.51)cm^(3)增加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β=0.052~0.073)、女性(β=0.501~0.652)、BMI≥24.0 kg/m^(2)(β=0.046~0.063)、中下段肿瘤(β=2.301~2.518)、T_(3)~T_(4)分期(β=2.617~2.851)是小肠受照剂量体积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使用IGRT(β=-1.712~-1.907)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
- 杨军冯婷婷李宁庞克华刘波李小瑞
- 关键词:直肠癌小肠影响因素
- 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其对剂量学与适形度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IMRT)应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适形度、剂量学、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9-01-2021-11-30河南宏力医院肿瘤放疗科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41例)和IMRT组(42例)。2组均实施同步放化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剂量学指标:计划靶区最小剂量、最大剂量、平均剂量;适形度:适形度指数(CI)、均质性指数(HI);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患侧肺分别接受5、20、30Gy时照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_(5)、V_(20)、V_(30));安全性指标。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MRT组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3D-CRT组的5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P=0.028;CI值为(0.79±0.05),高于3D-CRT组的(0.6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7,P<0.001;HI值为(1.20±0.03)高于3D-CRT组的(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38,P<0.001。治疗后IMRT组V_(5)为(36.77±5.48)%,高于3D-CRT组的(32.1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P=0.001;V_(20)为(18.98±4.02)%,高于3D-CRT组的(16.05±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8,P<0.001;V_(30)为(13.11±2.98)%,高于3D-CRT组的(10.16±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6,P<0.001。IMRT组计划靶区最小剂量为(4529.36±422.73)cGy,与3D-CRT组的(6548.23±331.75)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P=0.775;计划靶区最大剂量为(6546.30±329.86)cGy,与3D-CRT组的(4502.78±419.66)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P=0.980;计划靶区平均剂量为(6085.50±441.22)cGy,与3D-CRT组的(6052.44±425.71)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7,P=0.729。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MRT与3D-CRT具有同等剂量学效果,且未对患者机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但IMR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陆雪杨军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高级别胶质瘤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分析(附56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级别胶质瘤的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及6个周期以上的替莫唑胺化疗,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6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0例(17.9%),次全切除35例(62.5%),部分切除11例(19.6%)。分子病理提示IDH1132H突变19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0例。随访过程中13例未见明显复发;35例复发;1例出现脊髓的多发转移灶;7例出现放射性脑损伤,其中3例再次手术减压,4例保守治疗。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66.1%、50.0%和32.1%;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1%、39.3%和25.0%。结论:高级别胶质瘤预后不佳,术后残留、复发、转移和放射性损伤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高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患者。
- 惠红岩周祥杨军王仲伟金保哲
-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放化疗疗效
- 三维水箱在全挡铅野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 2009年
- 在全挡铅射野中,挡铅区域的穿射量应不足原射线的5%。利用三维水箱射野剂量验证系统,我院对Simens Primus (6MVX)全挡铅射野的相对剂量进行了测量,结果提示散射线的贡献比例较高,提醒放疗医生在对全挡铅野处方剂量计算时引起重视。
- 杨军霍晓庆
- 关键词: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