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丹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菌
  • 7篇肝病
  • 6篇病患
  • 5篇慢性
  • 5篇纳米细菌
  • 5篇肝病患者
  • 4篇乙型
  • 4篇慢性肝
  • 4篇慢性肝病
  • 4篇肝炎
  • 4篇肝硬化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血液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医院感染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青霉菌

机构

  • 13篇杭州市第六人...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李超丹
  • 13篇朱明利
  • 13篇厉小玉
  • 10篇周俊
  • 7篇娄国强
  • 7篇刘寿荣
  • 7篇章松平
  • 2篇徐爱芳
  • 2篇潘熠健
  • 2篇李宏波
  • 1篇朱以军
  • 1篇范丽娟
  • 1篇周蕾
  • 1篇周蕾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2007年传...
  • 1篇第三届全国肝...
  • 1篇传染病诊治高...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病患者血液内毒素升高与纳米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升高与纳米细菌(NB)感染的关系,从而对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认识,以利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病。 方法:采用抗纳米细菌抗体8D1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8例慢性乙型肝炎(...
朱明利娄国强厉小玉刘寿荣李超丹周俊章松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炎病理纳米细菌细菌感染
文献传递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被引量:1
2012年
我科于2012年3月16日在1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涂片镜检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吞噬有真菌样物,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后经血培养证实。现报告如下。
李宏波徐爱芳周蕾李超丹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外周血
十二项细胞因子及CRP、SAA检测在判断COVID-19预后及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也是种炎症性疾病。截至2023年5月,全球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超过7.66亿例,死亡人数超过690万,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
李超丹程江豪何玲燕史玢朱玉凤朱明利
关键词: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SAA
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了解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纳米细菌(NB) 感染状况。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 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免疫...
朱明利李超丹周俊厉小玉刘寿荣娄国强
关键词:纳米细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文献传递
传染病医院公共设施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被引量:1
2008年
厉小玉朱明利李超丹范丽娟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细菌学监测公共设施微生物污染状况传播媒介
肝病患者血液内毒素升高与纳米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升高与纳米细菌(NB)感染的关系,从而对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认识,以利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病。方法:采用抗纳米细菌抗体8D1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
朱明利娄国强厉小玉刘寿荣李超丹周俊章松平
关键词:肝病患者内毒素
文献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PCR检测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NB)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纳米细菌,并与40例健康人结果比较。结果PCR检测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27.69%、50.00%、61.29%、52.38%和5.00%,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5)。慢性乙型肝炎阳性率低于其他肝病(P<0.005)。PCR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PCR灵敏度为46.51%,特异性为73.95%,总有效率66.67%。结论PCR对纳米细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娄国强朱明利罗英李超丹厉小玉周俊刘寿荣胡林
关键词:纳米细菌聚合酶链反应慢性肝病
从AIDS患者外周血检出马尔尼菲青霉菌一例
我科于2012年3月16日从一例AIDS患者外周血中检出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吞噬真菌样物,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经外周向培养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培养,但培养需时较长,易延误诊断和临床治疗...
李宏波徐爱芳周蕾李超丹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外周血
肝硬化患者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2008年7月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果。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123例,共分离出病原菌130株,114例患者为单菌感染(22.68%),19例患者血和腹水培养出相同的细菌;13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64株(49.23%),列第1、2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51株(39.23%),真菌14株(10.77%),抗酸杆菌1株(0.77%);本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分别是7.81%、4.69%、7.81%、4.69%、7.81%,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是3.92%、9.80%、7.84%,暂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SBP,对可疑合并SBP者应及早行腹腔穿刺做腹水检查,以便及早做出诊断。
朱明利李超丹厉小玉周俊章松平潘熠健
关键词:腹水肝硬化细菌培养耐药性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12月354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诱因、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6.67%,感染时间多发生在住院15~30d(47.46%);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40.32%),其次为下呼吸道(22.5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8.75%);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侵人性操作、低蛋白血症、内毒素血症、高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结论临床要加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厉小玉朱以军章松平李超丹朱明利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