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伟
- 作品数:37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骨劈开联合GBR行下颌前牙区即刻种植
- 当下颌前牙区发生缺牙时,经常会发现牙槽嵴水平向吸收严重,有碍美观和功能。主要因为下颌前牙区较为特殊的解剖因素。下颌前牙区的骨板薄,其改建速度是上颌的4倍。所以,该区域缺牙后经常导致种植修复时植体难以植入到理想的修复位置,...
- 史舒菡孙翘楚吕华馨李武伟
- 关键词:下颌前牙骨劈开GBR
- 半程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的临床应用分析
- 目的通过对比半程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与自由手种植术后与术前设计的三维偏差,探讨数字化技术对不同位点种植术的精准度提升效果,为临床医生在不同位点种植选择半程数字化导板提供支持。方法随机收集2021年9月~2024年2月在大连...
- 陈浩李武伟
- 关键词:牙种植术
- 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对义齿性口炎患者口腔中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从调整口腔菌群平衡的角度出发,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对义齿性口炎患者口腔菌群的影响。方法(1)体外试验:配制不同浓度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的沙包液体培养基,分别接种108CFU/m l白假丝酵母菌菌液,用CFU活菌记数法计数。(2)临床试验:符合义齿性口炎病例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各10例)。分别给予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纯净水、洗必泰含漱液。观察菌群变化。结果(1)体外试验: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在浓度为1.6、0.8和0.4 mg/m l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分别为100%、98.11%和62.72%。(2)临床试验:试验组在治疗后口腔黏膜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降低,口腔链球菌数量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停药后第21天较治疗7 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对口腔白假丝酵母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对口腔链球菌有促进作用,可能有调整口腔菌群平衡的作用。
- 肖越红唐立文姝李武伟
- 关键词:乳杆菌脂肪酸白假丝酵母菌义齿性口炎
- 混合型异种骨粉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研究证明,脱钙骨基质不适用于承受应力的部位。现将脱钙骨基质与脱蛋白骨基质1:1混合的异种骨粉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术中,观察其成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需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的非前牙患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
- 刘佳兴刘东辉吴婧婧李武伟
-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
- 校院系多层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 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教育发展最核心的任务,在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院系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展的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从...
- 牛卫东贵林肖晶刘洋李武伟万鹏飞马国武
-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
- 文献传递
- 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自体牙移植一例
- 本文报告1例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自体移植到第二磨牙位点的病例。患者女性,24岁,因右下颌第二磨牙罹患慢性根尖周炎而无法保留。采用微创拔牙法将水平阻生的右下颌第三磨牙完整拔除后立即移植到下颌第二磨牙拔牙窝内。供牙植入受区前...
- 王笑迪李武伟
- 关键词:阻生第三磨牙牙移植
- 橡胶牙模型在牙拔除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8年
- 为了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学牙拔除术的教学质量 ,将自制的橡胶牙模型应用于实验课的教学 ,并通过实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证明 ,自制的橡胶牙模型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牙拔除术的技能 ,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该方法值得推广。
- 李武伟肖越红
-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具教学法医学教育
- 窄牙槽嵴牙种植手术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炎症破坏和生理性吸收均可导致牙齿拔除后牙槽骨明显萎缩形成窄牙槽嵴,严重影响后期种植体的正常植入。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多种手术方案可解决牙槽嵴水平向骨量不足的问题,包括引导骨再生术、骨劈开术和自体骨移植术等骨增量技术,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仍难以避免。钛锆合金在口腔种植材料中的应用拓展了窄直径种植体的适应证。因此,在窄牙槽嵴患者种植术中,临床医师更倾向于选择窄直径种植体。窄直径种植体的应用虽可简化复杂的种植手术,但其长期稳定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范旭东寇霓李武伟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骨劈开自体骨移植
- 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前病变模型建立的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前病变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0.001%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对Balb/c近交系小鼠进行诱发实验.16周和20周时处死小鼠,观察病变情况.结果:舌背黏膜癌前病变的总发病率为100%.16周时以轻度和中度异常增生为主;20周时以中度和重度异常增生为主.结论:4NQO饮水法的致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0.001% 4NQO饮用16~20周是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理想时间.
- 李武伟马国武
- 关键词: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小鼠
- 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发生相似的口腔癌动物模型。方法:0.001%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Balb/c小鼠16~28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小鼠舌背后部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红白相间斑块、乳头状新生物等改变。16周后50.0%小鼠舌背黏膜表现为轻度异常增生,45.0%为中度异常增生,5.0%为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5.0%为轻度异常增生,60.0%为中度异常增生,30.0%为重度异常增生,5.0%为原位癌;24周后50.0%为中度异常增生,40.0%为重度异常增生,10.0%为原位癌;28周后30.0%为中度异常增生,50.0%为重度异常增生,10.0%为原位癌,10.0%为早期浸润性癌。用药16、20、24、28周停药观察至48周时,舌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14.3%、18.2%、28%,未见远处转移。结论:4NQO饮水诱发小鼠舌癌生长缓慢、潜伏期长,致癌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方法简便,靶器官代表性强;0.001%浓度4NQO饮用16~20周是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理想时间,要在一定时间内建立发癌率更高的舌癌动物模型,用药的浓度需要加大。
- 李晓杰马国武李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