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增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ICU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 目的:了解医院ICU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自ICU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
- 李少增蒋伟蔺静于勇
- 关键词:ICU血流感染细菌分布
- 肿瘤标记物判别分析法预估早期肺癌病理类型
- 目的 探讨常见肿瘤标记物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肿瘤标记物血清学水平预估早期肺癌病理类型的数学模型,辅助临床制定早期治疗策略。
- 李少增顾春瑜王海滨
-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记物病理诊断
- 化学发光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反应性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分析梅毒特异性抗体(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TP)的有反应性结果,尤其是COI值较低的标本,为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9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有反应性的术前筛查标本,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剂盒(treponema pallidum hemaglutination assay,TPHA)进行复检,分析比对两者的结果。结果当切点S/CO值为5时,Syphilis TP阳性为96例,阴性为33例,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TP有反应性时(尤其是S/CO值为1.0~5.0的标本),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可再用TPHA做复检,如两者均为阳性再报阳性,这样大大减少了假阳性的发生,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可能。
- 顾春瑜刘刚赵乔妹李少增于勇
- 关键词:梅毒特异性抗体反应性假阳性
- 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citonin,PCT)对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某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与PCT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0份同时送检的标本,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46.49%(265/570)、30.18%(172/570);以0.50 ng/mL为界点,PCT诊断的敏感性为90.53%(516/570)、特异性为64.74%(369/5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53%(118/265)、82.30%(251/305)。结论定量PCT检测对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连续监测患者感染状况,及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蒋伟李少增周峥
- 关键词:降钙素原预后病原菌血培养
- 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及病原菌结构与耐药水平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烧伤病区2000-2011年度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100人天,统计烧伤病区2000-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以及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3种病原菌的耐药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11年三代头孢+酶抑制剂类、二代头孢、氨基糖苷类药物为使用强度最大的前3位药物,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总强度达到52.78DDDs/100人天;3种病原菌的耐药率变化均明显升高,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使用总强度与3种病原菌耐药率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总强度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均处于较高水平,降低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的总强度,适当减少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可能会对降低病原菌耐药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 于勇蒋伟朱静李少增张康翟丽惠周铮冷金昌刘小乡
- 关键词:抗菌药物烧伤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 D-二聚体检测在烧伤患者静脉血栓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为烧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D-二聚体是辅助诊断静脉血栓生成的重要指标。烧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普遍较高,其是否有助于烧伤患者的血栓筛查尚不清楚。本研究中通过对30例烧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检查血栓形成,初步探讨D-二聚体检测作为烧伤患者静脉血栓辅助诊断方法的指导意义。
- 雷树红于勇蔺静曹菁媛武海洲李少增高焕学
- 关键词:D-二聚体检测深静脉血栓烧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检查
- 肿瘤标记物预估早期肺癌病理类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肿瘤标记物血清学水平预估早期肺癌病理类型的数学模型,辅助临床制定早期治疗策略。方法通过测定34例鳞癌、43例腺癌和22例小细胞癌患者治疗前4种肿瘤标记物(NSE 、CEA 、CA‐125及 Cyfra21‐1)在血清中的水平,分析它们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淘汰对预估病理类型价值小的指标,建立相应的判别函数式。结果筛选出 NSE 、CEA和 Cyfra21‐1三项肿瘤标记物建立函数 Y1=5.061‐0.146(NSE)+0.014(CEA) +0.173(Cyfra)以判断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总符合率为92.9%,筛选出 Cyfra21‐1一项肿瘤标记物建立函数 Y2=-0.486 +0.086(Cyfra)以判断鳞癌和腺癌,其总符合率为64.9%。以上判别函数的建立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制定早期治疗策略。结论肺癌是我国癌症致死的首要原因,提高肺癌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改变往往早于影像学征象及临床表现,分析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对辅助临床早期治疗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
- 李少增张冬青王海滨
-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记物病理诊断
-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5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尿液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2Compact);根据CLSI 2010年标准,利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9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79株,占60.6%,革兰阳性菌483株,占24.8%,真菌283株,占14.6%;检出的前几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粪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分布于肾内科(16.9%)、干部科(14.5%)、内分泌科(12.2%)、重症监护病房(6.3%)、呼吸科(6.1%)和泌尿外科病房(6.1%);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16.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5.6%和77.4%,未发现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8%和38.6%;发现1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多药耐药(MDR)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3.8%和43.2%。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过去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蒋伟李少增周峥
-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
- 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239株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9株胆汁培养阳性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41株占59.0%,革兰阳性菌80株占33.5%,真菌18株占7.5%。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酶烯类药物、加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四代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较敏感,但已经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未发现有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菌株。结论致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情况较严重,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胆汁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 罗瑞香李少增朱静王海滨
-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临床感染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研究该院临床感染病原菌结构的变化以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析2000年至2012年该院临床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大幅度下降、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无明显变化,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渐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2003后在60%~70%之间波动.结论 13年来该院感染病原菌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也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提示临床抗感染重点需要做相应调整.
- 于勇蒋伟朱静周铮李少增翟丽惠张康
- 关键词: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