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旺
- 作品数:137 被引量:3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腰椎磁共振成像中椎体炎和椎体后元件炎的初步研究
- 许漫龙林智明张艳丽廖泽涛李天旺古洁若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亲环素A的表达及意义
- 李天旺黄志祥王敏郑奔容邓伟明古洁若
- 退变性腰椎侧凸TNF-α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关系分析
- 2016年
- 对退变性腰椎侧凸TNF-α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关系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实施X线片及腰椎MRI检测,另外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TNF-α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血清浓度差异显著,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G/G基因型频率和非G/G基因型频率(G/A、A/A)和等位基因G、A频率差异显著P<0.05;TNF-α血清浓度和髓核相对信号强度关系为负相关。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TNF-α基因血清浓度比正常人群偏高,和髓核相对信号强度关系为负相关,因此说明TNF-α是退变性侧凸发生的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 郭炳路王磊李天旺
- 关键词:TNF-Α蛋白表达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李天旺黄志祥王敏郑奔容邓伟明古洁若
- 多普勒对脊柱关节病患者肌腱韧带附着点血流的分析(英文)
- 2005年
- 背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是一组累及脊柱、外周关节、关节周围结构及关节外组织的疾病,多侵犯青壮年男性,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多数人认为肌腱韧带附着点是SpA病变的首发部位,因而附着点炎是SpA最重要的病理基础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的:对比健康志愿者和SpA患者肌腱韧带附着点血流的差异,探讨彩色多普勒(ColorDoppler,CD)在协助评估附着点病变中的价值。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正常对照的基础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风湿科、超声科及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对象:病例组纳入2001-08/2002-04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并愿意接受CD检查的30例SpA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1年欧洲SpA研究组关于SpA的分类标准,其中男24例,女6例;对照组纳入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年轻健康工人和医学生,所有对照者均无关节病和慢性腰背痛病史,自愿参加,其中男22例,女8例。干预:以CD测定每例入选的健康志愿者和SpA患者下肢18个附着点的血流,并以半定量法进行分级。主要观察指标:附着点血流情况。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有5例(占16.7%)至少在1个附着点检测到血流,全部540个被检附着点中,共有9个检测到血流信号,均为1级血流,附着点血流阳性率为1.7%
- 李天旺古洁若任杰郑荣琴黄烽余步云
- 关键词:脊柱疾病
- ASDAS评分和磁共振成像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 林智明黄建林潘云峰李天旺古洁若艾脉兴陆军
- 透明质酸钠在膝关节病中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在膝关节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膝关节病患者均为本院1999- 2002年风湿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4岁;病程6个月-17年,平均5.32 年。其中骨关节炎(OA)...
- 吴玉琼古洁若余步云李天旺黄建林
- 关键词:关节腔内注射尿常规关节肿痛关节疼痛
- 文献传递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踝蛋白1表达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V)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踝蛋白1的表达水平及其差异。方法采集AS、RA患者及HV外周血样本各30例,流式细胞术分析CD3^+T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中踝蛋白1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I),逆转录PCR(RT-PCR)检测PBMC中踝蛋白1 mRNA表达水平,比较组间踝蛋白1在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在CD3^+T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中,AS患者的踝蛋白1 MFI水平均高于HV和RA患者(P均<0.05),而HV与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提示AS患者、HV及RA患者踝蛋白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7±0.22、0.26±0.05、0.27±0.06,AS患者的踝蛋白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HV和RA患者(P均<0.05)。结论AS患者PBMC中踝蛋白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V及RA患者,提示踝蛋白1可能在AS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邓伟明廖泽涛黄志祥郭欣李天旺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小板升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小板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187例AS患者中126例活动期AS患者组与61例临床缓解期AS患者组的患者脊柱关节休息痛分数、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PLT等指标;126例活动期AS患者中PLT升高组与PLT正常组的患者脊柱关节休息痛分数、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17例活动期PLT升高AS患者经过用柳氮磺吡啶(SSZ)、丹参注射液(丹参片)、非甾类抗炎药等治疗,治疗前后患者脊柱关节休息痛分数、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PLT等指标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脊柱关节休息痛分数、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PLT在活动期AS患者组均明显增高(P<0.05);PLT升高AS患者组的晨僵时间明显大于PLT正常AS患者组;PLT升高AS患者组经过用柳氮磺吡啶(SSZ)、丹参注射液(丹参片)、非甾类抗炎药等治疗后,患者脊柱关节休息痛分数、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PLT均显著降低。结论AS患者体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AS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AS活动性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 杨壮立古洁若李天旺
-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血小板计数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黄建林吉洁若赵丽珂余步云李天旺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类风湿关节炎重组融合蛋白抗体融合蛋白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