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威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脏巨噬细胞对门脉高压症脾亢及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脾脏巨噬细胞 (M)对门脉高压症 (PHT)脾亢以及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 ,观察PHT脾脏M的数量、分布、超微结构、M内ACP含量以及M吞噬破坏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PHT脾内M细胞密度减少 ,M内ACP含量增多 ,M表面伪足增多、增长、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 ,M吞噬破坏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脾脏M在PHT脾亢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
- 王永向高亮李国威李宗芳
- 关键词:巨噬细胞门脉高压症脾机能亢进
- 肝海绵状血管瘤基础与临床
- 李国威
- 文献传递
- 普鲁卡因骶前封闭治疗成人直肠完全脱垂
- 目的:总结成人直肠完全脱垂的封闭治疗方法,探讨其机理。
方法:配制0.25%~0.5%普鲁卡因80~100ml,病人采取膝胸卧位,经骶前注入90ml左右,每两日注射治疗1次,共3次。
结果:治疗5例,...
- 李国威卢乐
- 关键词:普鲁卡因直肠脱垂
- 文献传递
- 肝细胞癌中AFP蛋白表达与P^(53)、P^(16)、nm^(23)-H_1、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 AFP蛋白表达与 P53、P1 6、nm2 3-H1 、C-myc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0例肝癌组织中 AFP、P53、P1 6、nm2 3-H1 、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AF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70 % ,癌旁组织中 1 6% ;AFP蛋白表达与 P53、C-m 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与 P1 6和 nm2 3-H1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AFP基因在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AFP基因与 P53、P1 6 、nm2 3-H1 。
- 刘清峰周晓峰刘效恭李国威王英
- 关键词:肝细胞癌甲胎蛋白类P^53基因P^16基因NM23-H1基因
- P27^(Kipl)与Ki-67抗原在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通过检测P2 7Kipl及Ki 6 7抗原在结 (直 )肠腺瘤、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2 0例正常结 (直 )肠粘膜、16例腺瘤、6 2例腺癌的P2 7Kipl及Ki 6 7抗原的表达。结果 正常粘膜、腺瘤至腺癌的等级与P2 7Kipl表达等级呈负相关 ,而与Ki 6 7抗原表达等级呈正相关。腺瘤与腺癌细胞质P2 7Kipl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腺癌组P2 7Kipl表达与Ki 6 7抗原表达、肿瘤有无转移、Dukes’分期及国际TNM分期呈负相关 ;Ki 6 7抗原表达与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2 7Kipl表达阳性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长于表达阴性者。结论 在结 (直 )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 ,P2 7Kipl表达下调 ,Ki 6 7抗原表达上调 ;P2 7Kipl表达对评估结 (直 )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
- 邱健王小强何文宪王茁李国威
- 关键词:KI-67抗原结直肠腺瘤腺癌直肠癌
- P53基因产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P53基因产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肝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2%(16/50),癌旁组织均为阴性;有门静脉癌栓31例,P53蛋白阳性率为45%(14/31),而无门静脉癌栓19例仅2例为阳性(P<0..05);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 36例,P53蛋白阳性率为41%(15/36),AFP<400μg/L 14例仅1例阳性(P<0..05)。结论 P53基因的突变发生在肝癌启动阶段之后;P53基因突变与AFP关系密切;P53蛋白对判断肝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 刘清峰刘效恭李国威王英
- 关键词:肝细胞癌P53蛋白AFP门静脉癌栓免疫组织化学
- 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的免疫预防作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及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肿瘤细胞CT-26经热休克处理后制备冻融抗原,体外负载树突状细胞,免疫同源小鼠(热休克组).以IFN-γELISPOT实验、LDH释放实验检测小鼠体内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以原位接种结肠肿瘤的体积以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来评价该树突状细胞瘤苗对结肠原位接种CT-26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与非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效果(非热休克组)作一比较. 结果:热休克处理肿瘤细胞可提高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66.3% vs 59.1%)、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39.4% vs 36.7%);热休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肿瘤特异性CTL数量高于非热休克组(P=0.001),相同效靶比下前者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活性强于后者:热体克组与非热休克组小鼠原位接种结肠肿瘤14 d后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单纯DC免疫组(P=0,000),但HSCT-26DC免疫组与CT-26 DC免疫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480).单纯DC免疫组50% (3/6)可见腹膜转移,CT-26 DC免疫组以及HSCT- 26DC免疫组均未见腹腔转移;热休克组小鼠荷瘤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非热休克组(P=0.0384). 结论:热休克处理肿瘤细胞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 邱健李国威隋延仿宋宏萍司少艳葛伟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瘤苗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结肠肿瘤免疫预防作用肿瘤特异性CTL
- 用于直肠手术后会阴部伤口的固定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会阴部伤口的固定带,包括相连的后片和前片,使用时呈裤头状,后片置于伤员臀部,前片置于伤员腹部,连接部置于伤员肛门及会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沿连接部展开或合拢,连接部开有葫芦开口;所...
- 杨荔陈熹黎一鸣李国威朱云霞段艳霞刘红梅杨慧云孟小芬唐亚萍李谧宁王继欣孙云曹罡张心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