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兵
-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几点建议
- 2003年
- 李卫兵孙英
- 关键词:医院感染抗生素
- 某肿瘤医院的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分析某肿瘤医院 6年院内感染情况 ,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该院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共 2 190 9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医院感染率为 3.7% ,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 ,占 5 7.5 %。 2导致感染的病原菌 6 5 3株 ,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占 4 4 .6 % ;真菌已经成为主要的条件致病菌 ,占 2 7.8% ;革兰氏阳性菌占2 5 .6 %。 3抗生素使用率为 75 .0 %。结论 :肿瘤患者以放化疗及手术治疗为主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尤其是真菌感染 ,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及管理。
- 李卫兵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患者安全就诊探讨被引量:5
- 2020年
- 2020年伊始,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医院是此次疫情防控最关键的一道防线,也是发生交叉感染风险最大的地方,这场“战役”对全国医疗单位和医务工作者均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川省肿瘤医院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流程、构建感染控制体系、借鉴总结以往经验,科学、合理分流患者前往医院就诊,达到防止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目的。在确保安全就医前提下及时满足了急、危、重症和特殊患者的救治需求。文章总结了四川省肿瘤医院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所采取的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和管理经验,并与医院紧密合作的肿瘤专科医联体单位共享,同时也可供各级医疗同行参考。
- 郑唯何晓俐吴莹郭鹏冯梅马厚松黄敏李卫兵程川东
- 关键词:疫情防控患者就诊
- 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清洁消毒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院内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清洁消毒的现状,探索医院医务人员手机消毒的可行性,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8-05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分层方便抽样选取调查对象,以自行设计的闭合式电子问卷为工具收集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α=0.05)。结果完成有效问卷181份,手机平均已使用年限为1.93年,使用触屏手机者占98.9%,近1个月出于清洁考虑,给手机使用保护套者有88人(48.6%),其中每天使用保护套者有22人(22.7%);手机清洁消毒的时机较多,近3个月最常采用的清洁消毒方式是医用消毒湿巾擦拭,近3个月手机清洁消毒频次能达到"至少每天1次"者仅为17.8%;认为医务人员手机需要且愿意定期清洁消毒者有169人(93.4%);保洁方式的使用意愿得分最高为医用消毒湿巾擦拭。结论医务人员手机作为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存在以患者-手机-医护-手机-医护家人的形式传播病原体的可能,在医务人员中对手机进行清洁保护或者清洁消毒的意识较高,但由于缺乏规范和指导,对手机的清洁保护或消毒行为相对随意,表现为产品选择多样、频率不足、时机欠规范;医务人员最愿意使用的手机清洁消毒产品是医用消毒湿巾,若拟纳入标准化流程则成本是科室和医院需要进一步核算和考量的问题。
- 黄勤李卫兵吴春霖田清清
- 关键词:手机清洁消毒问卷调查医务人员
- 基于标准化流程的医务人员移动电话清洁消毒可行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对院内医务人员移动电话常见清洁消毒方式进行标准化流程预设,观察其效果并估算科室日成本,为将医务人员移动电话纳入日常清洁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选取调查对象,以ATP卫生监测系统对移动电话清洁消毒前后进行采样作为效果评估依据;采用电子问卷完成满意度评分数据收集;用称重法估计消毒产品单次用量从而估算科室日成本。结果50部移动电话清洁消毒前合格率为6.0%,采用标准化流程的感控专职人员组清洁消毒合格率为66.7%,高于医务人员组;医用消毒湿巾合格率可达100.0%,且满意度得分最高,但各产品的满意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用消毒湿巾、75%乙醇棉棒、普通清洁湿巾、快速手消毒剂、喷洒式皮肤消毒剂棉棒的科室日成本分别是11.20、9.26、5.04、2.97和2.88元。结论医用消毒湿巾的清洁消毒合格率最高且满意度最佳,虽科室日成本最高,但在医院感控总成本支出中占比较小,可考虑采用。
- 黄勤聂小燕李卫兵田清清吴春霖蒲瑞英
- 关键词:医务人员移动电话清洁消毒
-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培养及其药敏结果,为抗生素应用及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院感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微生物培养数据,统计主要临床标本构成比及其阳性率、检出病原体构成比及其耐药率。结果共送检临床标本9 351份,培养阳性1 669份,剔除重复送检样本后,共检出细菌1 440株。主要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46%),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35.08%)、肺炎克雷伯菌(18.49%)及铜绿假单胞菌(11.09%)。结论肿瘤患者临床送检标本阳性率偏低,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的感染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比较常见。
- 吴春霖李卫兵宋晓玉胥萍瑶
- 关键词:医院感染肿瘤病原菌多重耐药
- 肿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查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对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搜索的关键字包括肿瘤、真菌感染、影响因素,并追索已纳入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与资料提取,使用RevMan5.3与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累计检索到527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篇义献,其中病例组899例,对照组2,202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90,95%CI:2.43~2.52)、肿瘤分期较晚(OR=2.50,95%CI:1.73~3.60)、PS评分较高(OR=2.09,95%CI:1.33~3.29)、白细胞计数较低(OR=2.49,95%CI:1.94~3.20)、放疗中伴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OR=1.74,95%CI:1.32~2.29)、合并基础疾病(OR=5.35,95%CI:1.94~14.75)、术后高血糖(OR=3.10,95%CI:1.70~5.66)、接受了侵人性操作(OR=3.34,95%CI:1.06~10.58)、住院时间较长(OR=1.36,95%CI:1.16~1.61)是接受放化疗后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的免疫力与医疗服务,需加强院内感染患者的个体关注与院内感染的监测,以减少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牛于病死。
- 李卫兵吴春霖
- 关键词:肿瘤患者真菌感染META分析
-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掌握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调查2012年12月20日全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共调查1 554例患者,男性患者793例(51.03%),女性761例(48.97%),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60%,例次感染率为6.24%。感染率最高的五个病区分别为胸科一病区(20.75%)、普内儿科(17.91%)、头颈一病区(15.79%)、肺部肿瘤综合病区(12.82%)、胸科二病区(12.00%)。主要影响因素有泌尿道插管(OR=2.59,P=0.013)、使用呼吸机(OR=2.28,P=0.042)、气管切开(OR=6.83,P<0.001),以及年龄(OR=1.04,P<0.001)。结论:医院感染断面调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了解医院感染现况,为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可开展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 李卫兵吴春霖聂小燕蒲瑞英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肿瘤患者
- 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并结合面对面补充问卷,调查全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情况,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工作年限、锐器伤暴露时机、暴露场所、涉及器械以及暴露疾病等。结果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率为8.51%,暴露主要发生的场所为普通病房(66.96%),其次为手术室(22.61%),其影响因素为工作类别(OR=0.27,P<0.001)和是否实习(OR=0.34,P<0.001)。结论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普遍存在,亟需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教育,实施针对性职业防护措施。
- 李卫兵吴春霖王镭
- 关键词:锐器伤医务人员
- 某肿瘤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 1997年
- 某肿瘤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李卫兵1余纯玲1邓友兰1周红1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现代医疗实践的一大障碍。近几十年来,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但其中有些方法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如损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放疗等方法的广...
- 李卫兵余纯玲邓友兰周红
- 关键词:医院感染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