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健

作品数:12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骨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内固定
  • 3篇后路
  • 3篇脊柱
  • 2篇腰段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融合术
  • 2篇入路
  • 2篇突出症
  • 2篇椎板
  • 2篇椎板切除
  • 2篇椎板切除术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2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李保健
  • 8篇张劼
  • 7篇李庆富
  • 4篇侯英茹
  • 3篇张文生
  • 2篇张骞
  • 2篇扈桂海
  • 1篇尚博
  • 1篇赵志红
  • 1篇都芳涛
  • 1篇张闻生
  • 1篇迟亚松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5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8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资料,将43例接受经伤椎固定的患者作为实验组,38例接受跨伤椎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即刻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obb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即刻Cobb角度、即刻矫正度、术后半年Cobb角度及术后半年矫正丢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椎前后缘术后即刻矫正度、术后半年相对高度及半年矫正丢失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l临床疗效要优于跨伤椎固定,其复位效果更佳,术后能够较好地维持脊柱矫正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骞李保健尚博都芳涛扈桂海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脊柱全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联合电磁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脊柱全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术后电磁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单节段LD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PELD手术,术后行电磁场治疗;对照组单纯行PELD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l个月、3个月、6个月行疗效评定,并检测患者术前1天、术后1 d、3 d、7 d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含量。结果术后1周,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1 d和3 d的CRP和CK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PELD手术联合电磁场治疗LDH,能有效控制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利于腰背肌功能恢复,提高手术疗效。
李保健李庆富侯英茹张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入路
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分为联合组和后路组,每组20例。联合组采用手术方式为前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联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路组采用手术方式为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脊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住院时间、疗效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评估分数优于后路组,且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优于后路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并发症为5%,优于后路组75%、15%,组间采取统计学分析,认为具有一定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术可有效帮助脊椎型颈椎病患者改善脊髓功能恢复,并为重症脊椎型颈椎病患者缓解压迫,且提供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可加快治疗时间,提升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庆富李保健张劼张文生雇桂海侯学全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型后路
颈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对颈椎脊髓损伤患者ASIA评分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在颈椎脊髓损伤治疗中应用颈后路全椎板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对ASIA评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70例,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前路组(n=35)和后路组(n=35)。前路组患者实施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后路组患者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呼吸模式、ASIA评分。结果前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引流量指标水平均高于后路组(P=0.002、0.001、0.017),手术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391);前路组胸腹联合呼吸率为62.9%(22/35),低于后路组的82.9%(29/35),P<0.05;前路组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9个月的运动ASIA评分分别为(35.2±6.3)分、(39.8±7.4)分、(57.3±6.2)分,后路组分别为(35.9±5.7)分、(39.6±7.9)分、(57.7±6.9)分,两组运动ASIA评分相近(均P>0.05);前路组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9个月感觉ASIA评分分别为(75.3±7.7)分、(79.6±8.2)分、(115.9±10.3)分,后路组为(76.8±8.1)分、(79.7±7.5)分、(116.1±1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中,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与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对患者神经功能均有良好的恢复作用,两者术后ASIA水平无差异,但是后路治疗可改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对预后有正面影响。
李保健李庆富侯英茹张劼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ASIA
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对关节液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临床疗效及对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OFR)的影响。方法应用SH对32例髋OA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20mg/次,1次/周,连续5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抽取的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应用Harri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后关节液中NO、MD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SOD含量升高(P<0.05),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髋OA,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OFR等炎性介质的水平而实现的。
张闻生李保健李庆富张劼
关键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氧自由基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治疗,观察组行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28.491、19.219、8.489,P=0.001、0.001、0.001)。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987、4.060、5.281,P=0.001、0.001、0.001)。观察组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60.00%,30/50;χ^2=12.000,P=0.001)。结论LDH患者采用PTED治疗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李保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入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2019年
分析后入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胸腰椎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89例,就诊时间是2017年3月~2018年8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后入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时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评分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胸腰椎骨折伴骨质疏松症采用后入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能够强化固定效果,保障伤椎的稳定程度,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李保健侯英茹李庆富张劼
关键词:老年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症骨水泥强化
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与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近、远期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与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近期、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和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复位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行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更优,术后恢复更快(P<0.05);试验组治疗后近、远期优良率分别为94.29%、97.14%,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比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更大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近、远期疗效显著。
朱明李保健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钢板内固定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其对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40例)与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非融合术,4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326、0.639、0.173,P=0.745、0.525、0.863);术后,两组Cobb角缩小,椎体前、后缘高度增加,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r、ACTH、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改善腰段脊柱骨折患者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稳定应激指标水平。
李庆富李保健张劼张文生
关键词:应激指标
青春期PCOS患者性激素、BMI与血清BMP-15、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骨代谢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68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70例青春期女性纳入非PCOS组,同时根据PCOS组患者BMI水平将PCOS组患者分为肥胖组(n=81,BMI≥28 kg/m^(2))和非肥胖组(n=87,BMI<25 kg/m^(2)),测定所有研究对象性激素、BMP-15及骨代谢指标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COS患者性激素、BMI与BMP-15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均高于非PCOS组(t=25.80、27.99,P<0.05),两组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0.05)。肥胖组LH、T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t=8.24、23.90,P<0.05),两组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PCOS组BMP-15、骨钙素、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均低于非PCOS组(t=68.16、65.89、11.25,均P<0.05),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高于非PCOS组(t=13.01,P<0.05)。肥胖组BMP-15、骨钙素、PINP均低于非肥胖组(t=14.74、7.36、7.90,均P<0.05),CTX高于非肥胖组(t=8.55,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青春期PCOS患者LH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r=-0.42、-0.51、-0.42,P<0.05),与CTX呈正相关(r=0.44,P<0.05);T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r=-0.50、-0.49、-0.42,P<0.05),与CTX呈正相关(r=0.48,P<0.05);BMI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r=-0.60、-0.66、-0.69,P<0.05),与CTX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LH、T及BMI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与CTX呈正相关,表明PCOS及BMI影响BMP-15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患者卵巢功能及骨代谢异常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迟亚松李保健赵志红
关键词:性激素身体质量指数骨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