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龙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空心板
  • 4篇空心板桥
  • 4篇刚度
  • 3篇单板
  • 3篇桥板
  • 3篇荷载
  • 3篇荷载横向分布
  • 3篇刚度匹配
  • 2篇底座
  • 2篇筒身
  • 2篇土样
  • 2篇固结
  • 1篇动态二进制
  • 1篇动态二进制翻...
  • 1篇施工方
  • 1篇施工方法
  • 1篇施工工艺
  • 1篇适配
  • 1篇数值仿真
  • 1篇进制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李亚龙
  • 3篇陈淮
  • 3篇葛素娟
  • 3篇高冰
  • 3篇李杰
  • 3篇王艳
  • 3篇李娜
  • 3篇李静斌
  • 3篇王辉
  • 2篇李永辉
  • 2篇时刚
  • 2篇王一
  • 2篇王园园
  • 1篇王喆
  • 1篇武成岗
  • 1篇谢梦瑶

传媒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8
  • 3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速公路空心板桥加宽改造刚度渐变技术研究
装配式空心板桥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是桥梁工程常用的桥型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及交通量快速增加,原来修建的少车道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加宽改造。作为高速公路上...
李亚龙
关键词:空心板桥数值仿真施工方法
文献传递
一种空心板桥拓宽改造刚度匹配体系
一种空心板桥拓宽改造刚度匹配体系,在新旧桥交接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空心板板底部设置刚度匹配构件,刚度匹配构件沿空心板桥横向布置且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新旧空心板桥边板、内板底部;刚度匹配构件的数量根据空心板桥的跨度L来确定,刚度...
李静斌陈淮王艳高冰葛素娟王辉李亚龙李杰李娜
文献传递
一种土样固结筒及土样固结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样固结筒及土样固结装置,土样固结装置,包括土样固结筒及设置于土样固结筒底部的底座和位于土样固结筒顶部的压盖,土样固结装置还包括压盖透水结构和底座透水结构,土样固结筒包括上端内腔用于所述压盖压入的筒身,土样...
李永辉吕梦凡时刚王一李希楷祝子豪乔振宇刘文倩王园园李亚龙
文献传递
土样固结筒及土样固结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样固结筒及土样固结装置,土样固结装置,包括土样固结筒及设置于土样固结筒底部的底座和位于土样固结筒顶部的压盖,土样固结装置还包括压盖透水结构和底座透水结构,土样固结筒包括上端内腔用于所述压盖压入的筒身,...
李永辉 吕梦凡时刚王一 李希楷 祝子豪 乔振宇 刘文倩王园园李亚龙
文献传递
一种空心板桥拓宽改造刚度匹配体系的施工工艺
一种空心板桥拓宽改造刚度匹配体系的施工工艺,在新旧桥交接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空心板板底部设置刚度匹配构件,刚度匹配构件沿空心板桥横向布置且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新旧空心板桥边板、内板底部;刚度匹配构件的数量根据空心板桥的跨度L来...
葛素娟陈淮王艳高冰李静斌王辉李亚龙李杰李娜
文献传递
一种空心板桥拓宽改造刚度匹配体系
一种空心板桥拓宽改造刚度匹配体系,在新旧桥交接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空心板板底部设置刚度匹配构件,刚度匹配构件沿空心板桥横向布置且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新旧空心板桥边板、内板底部;刚度匹配构件的数量根据空心板桥的跨度L来确定,刚度...
李静斌陈淮王艳高冰葛素娟王辉李亚龙李杰李娜
文献传递
SIMD-to-RVV动态二进制翻译中的跨架构编程模型适配优化
2025年
RISC-V因其开源和模块化设计等特性,已在嵌入式领域取得显著成功,并逐步向高性能计算(HPC)领域拓展.面向HPC的RISC-V硬件(如Sophon SG2042多核处理器)已展现出与x86/ARM同类型产品相当的性能水平,但不完善的软件生态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开发了面向RISC-V的进程级动态二进制翻译(DBT)器RVBT,用于将成熟的x86软件生态移植到RISC-V平台,加速RISC-V在HPC领域的应用进程.针对HPC程序广泛依赖SIMD指令的特性,聚焦于解决SIMD与RVV间显著的编程模型差异导致的翻译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了3项创新的优化方案.x86SIMD将数据类型硬编码于操作码,而RVV需动态配置vtype和掩码寄存器,这导致直接翻译产生了大量冗余操作,严重拉低了翻译运行的效率.通过充分利用程序数据类型的局部性,优化方案可删除跨架构适配编程模型导致的冗余设置,混合使用浮点扩展和向量扩展翻译SIMD指令并按需同步数据,大幅提升了SIMD指令的翻译运行效率.3项优化方案具备通用性,也适用于ARM平台的SIMD到RVV的翻译.实验表明,以SPECCPU2006作为测试集,优化方案对csrr,vsetvl,vsetvli指令的平均动态消除率分别达到了100%,100%和56.31%,在浮点测试集上,掩码设置操作的平均动态消除率达到了74.66%,数据的平均动态同步率为67.35%.优化后的RVBT在整点和浮点测试集上的平均运行效率达到了本地执行的47.39%和40.06%,相比优化前的加速比分别为1.21和8.31,并远超QEMU18.84%和4.81%,展现出了应用于部分HPC场景的潜力.
赖远明李亚龙李亚龙谢梦瑶谢梦瑶武成岗
关键词:二进制翻译浮点计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