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晖

作品数:64 被引量:477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结肠
  • 27篇结肠炎
  • 27篇溃疡
  • 27篇溃疡性
  • 27篇溃疡性结肠炎
  • 21篇芍药
  • 20篇芍药汤
  • 13篇术后
  • 12篇肛瘘
  • 9篇湿热
  • 9篇中医
  • 9篇细胞
  • 9篇META分析
  • 9篇创面
  • 8篇疗效
  • 7篇瘘术
  • 7篇肛瘘术
  • 7篇肛瘘术后
  • 6篇术后创面
  • 5篇中医药

机构

  • 60篇湖南中医药大...
  • 40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宁乡市人民医...

作者

  • 64篇曹晖
  • 16篇宾东华
  • 10篇王爱华
  • 7篇李逵
  • 7篇高亚
  • 6篇张彧
  • 5篇吴东升
  • 4篇严建
  • 3篇刘丽芳
  • 3篇郑凤萍
  • 3篇周青
  • 3篇唐剑
  • 3篇严健
  • 2篇杨赛
  • 2篇曾婷婷
  • 2篇林奕
  • 2篇胡海平
  • 2篇陈喜丽
  • 1篇程宇
  • 1篇胡金辉

传媒

  • 12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实用中医内科...
  • 5篇中医药导报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湖南中医杂志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4
  • 13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30例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湖南省局部地区结直肠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特征。方法:以2012年01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信息、初次就诊主诉、临床病理结果以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男616例,女414例,男发病率大于女;患病率高的年龄50~69岁,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症状以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常见;直肠癌462例,结肠癌568例;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为主,病变分化程度以中分化为主;血清癌胚抗原(CEA)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阳性检出率大于单项阳性检出率;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证最为多见,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结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就诊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年龄以50~60岁以上多见,以管状腺癌、中分化为主,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证多见。因此,应逐步完善结直肠癌三级预防措施,采取联合筛查方式,提高早诊率,降低病死率。
阳玉婷吴东升邹博谢念佳杨俊夏裔灵刘尔乐曹晖
关键词: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病理特征中医证型
紫血凝胶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促愈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紫血凝胶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探讨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选择5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紫血凝胶组、康复新组各25例,观察其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
曹晖
关键词: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愈合
文献传递
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和序贯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对比常规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2月。由2位研究员依据纳入标准独立甄选文献,收集柴胡疏肝散(试验组)对比常规西药组(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TSA 0.9进行试验序贯分析,Stata 15.0进行发表偏倚评估,GRADEprofiler 3.6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7项研究,总样本量5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西药(P<0.001),以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和便秘型为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P=0.002)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P=0.03)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按试验序贯分析显示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总有效率证据确切。Harbord回归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49)。证据质量评价显示两项指标的证据质量均为低,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陈睿旖曹晖韦方敏陈玉莹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
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Meta分析评价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中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直肠脱垂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使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涉及患者882例。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6.46,95%CI:3.71~11.25,P<0.00001),临床各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2篇文献提及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直肠脱垂临床疗效较好,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较少,临床研究质量不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傅琳然曹晖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针灸直肠脱垂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结合中药坐浴,对照组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例数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较好。
曹晖
关键词:陈旧性肛裂改良纵切横缝术中药坐浴
芍药汤含药血清介导Fas/FasL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Caco-2细胞炎症及凋亡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芍药汤含药血清激活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族成员6(Fas)/Fas配体(FasL)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对脂多糖(LPS)诱导人结直肠上皮腺癌细胞(Caco-2)炎症的影响。方法:将Caco-2细胞分为对空白组,模型组(LPS,10 mg·L^(-1)),芍药汤含药血清5%、10%、15%、20%组,Fas抑制剂组(KR-33493,20 mmol·L^(-1))。除空白组外,其他组用10 mg·L^(-1)LPS刺激培养24 h制备细胞炎症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Fas抑制剂组和模型组给予空白血清,芍药汤含药血清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含药血清处理24 h,Fas抑制剂组给予KR-33493预处理1 h。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Fas、FasL、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组织Fas、FasL、Caspase-3、Caspase-9、Bcl-2、Bax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果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5%芍药汤含药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5%、20%芍药汤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P<0.01)。由于5%芍药汤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后续研究选取10%、15%、20%芍药汤含药血清进行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Fas、FasL、Caspase-3、Caspase-9、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Fas抑制剂组及10%、15%、20%芍药汤含药血清组IL-6、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Fas抑制剂组及10%、15%、20%芍药汤含药血清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Fas抑制�
阳玉婷吴东升曹晖张彧谢念佳邹博陈大光刘尔乐芦易吕照文
关键词:芍药汤
芍药汤介导RhoA/ROCK信号通路改善Caco-2细胞炎症模型紧密连接蛋白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芍药汤(SYT)介导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RhoA/ROCK)信号通过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结肠癌上皮腺癌细胞(Caco-2)炎症模型紧密连接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将Caco-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PS,10 mg·L^(-1)),芍药汤含药血清10%、15%、20%组,抑制剂组(Fasudil,25μmol·L^(-1)))。按分组干预24 h后,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RhoA、ROCK2、闭合蛋白-5(Claudin-5)、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5、ZO-1、RhoA、ROCK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aco-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Caco-2细胞ET-1、TNF-α、IL-1β、IL-6表达显著升高(P<0.01),ZO-1、Claudin-5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RhoA、ROCK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含药血清10%、15%、20%组细胞活力显著增高(P<0.01),细胞ET-1、TNF-α、IL-1β、IL-6表达显著降低(P<0.01),ZO-1、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RhoA、ROCK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芍药汤含药血清10%组比较,抑制剂组及芍药汤含药血清15%、20%组ET-1、TNF-α、IL-1β、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ZO-1、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RhoA、ROCK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芍药汤含药血清可降低LPS诱导的Caco-2细胞炎症因子及内皮素水平,改善Caco-2细胞炎症模型紧密连接损伤,其机制与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相关。
谢念佳吴东升曹晖张彧阳玉婷邹博赵达芦易武明胜
关键词:芍药汤
芍药汤通过调控糖代谢重编程影响Th17/Treg细胞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25年
目的:探讨通过调控糖代谢重编程影响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作用及芍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硫酸钠葡聚糖(DSS)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芍药汤组、抑制剂组2-脱氧-D-葡萄糖(2-DG)和抑制剂(2-DG)+芍药汤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7 d,芍药汤给药量15.54 g·kg^(-1)·d^(-1)),美沙拉嗪给药量0.39 g·kg^(-1)·d^(-1),抑制剂组腹腔注射7 d,抑制剂给药量100 mg·kg^(-1)·d^(-1)。末次给药后24 h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结肠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0、IL-17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乳酸脱氢同工酶(LDHA)、己酸脱氢同工酶2(HK2)相关水平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分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乳酸及葡萄糖水平及血清IL-10、IL-17、IL-6炎症因子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明显,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组织HIF-1α、LDHA、HK2、IL-17、IL-6蛋白及Th17细胞、乳酸、葡萄糖表达升高(P<0.05),IL-10、Treg细胞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上升,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组HIF-1α、LDHA、HK2、IL-17、IL-6蛋白及Th17细胞、乳酸、葡萄糖表达降低(P<0.05),IL-10、Treg细胞表达升高(P<0.05),以芍药汤+2-DG组作用最明显。结论:芍药汤可减轻UC小鼠腹泻、便血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糖代谢重编程,从而平衡Th17/Treg细胞比例有关,发挥治疗UC的作用。
王翊文夏裔灵刘尔乐姜晒金邹博吴东升肖有为曹晖
关键词:芍药汤
芍药汤调控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
2025年
目的:探究芍药汤对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及其抑制M1型极化的机制。方法:以人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加入质量浓度100 ng·L^(-1)的佛波酯(PMA)诱导成巨噬细胞设为正常组,再加入质量浓度100 ng·L^(-1)的脂多糖(LPS)联合质量浓度20 ng·L^(-1)的γ干扰素(IFN-γ)诱导成M1型巨噬细胞设为M1模型组;将M1型巨噬细胞分别加入芍药汤含药血清、浓度0.5 mol·L^(-1)的2-脱氧-D-葡萄糖(2-DG)及芍药汤含药血清联合2-DG设置为芍药汤治疗组、2-DG抑制组、联合干预组、空白血清组。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标志物CD86、CD20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糖酵解关键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2(HK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6-磷酸果糖-2-激酶(PFKFB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1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显著升高(P<0.01),表明M1型炎症模型建立成功;促炎因子IL-6和TNF-α及糖酵解相关因子HIF-1α、GLUT1、HK2、GAPDH和PFKFB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M1模型组比较,芍药汤治疗组、2-DG抑制组及联合干预组的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表达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IL-6和TNF-α及糖酵解相关因子HIF-1α、GLUT1、HK2、GAPDH和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表达上升(P<0.01);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抗炎因子IL-10和TGF-β表达上升(P<0.01)。结论:芍药汤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抑制巨噬细胞分化成促炎作用的M1型巨噬细胞,促进巨噬细胞分化成抗炎作用的M2型巨噬细�
姜晒金曹晖吴东升邹博王翊文夏裔灵刘尔乐程琪
关键词:芍药汤糖酵解溃疡性结肠炎
芍药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3年
芍药汤由黄连、黄芩、大黄、白芍、当归、木香、槟榔、肉桂,甘草构成。因其具有清热利湿、调气活血功效,后世医家皆推此方为治疗湿热泄痢之主方。现代临床应用中,除芍药汤原方,其加减方亦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并可与其他方剂(痛泄要方、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等)、西药(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英夫利昔单抗等)、中医针刺或艾灸等特色疗法联用。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芍药汤及其加减方能明显降低梅奥内镜(Mayo)评分、结肠黏膜病变(Baro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疾病评分,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实验药理学研究显示芍药汤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抑炎因子来减轻炎症反应;可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阻断连环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可通过调节免疫轴平衡、调节免疫蛋白修复异常免疫屏障;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改善黏膜通透性,从而恢复肠道内环境平衡以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其药物单体黄芩苷、芍药苷、黄连素等可起到抗炎、抗菌、调节代谢等作用。该文就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李嫣红吴东升芦易刘星赐阳玉婷谢念佳高亚曹晖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芍药汤细胞因子信号通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