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拉芬家族成员11(Schlafen 11,SLFN11)作为癌症治疗的关键分子,在参与DNA损伤应答、化学增敏、预测抗癌治疗反应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活力。研究表明SLFN11作为单链DNA天然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核仁应激中通过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非依赖性的途径直接诱导细胞凋亡,并参与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新的生物学功能也逐渐被发现。随着SLFN11多维度调控机制的进一步解析和临床转化研究的推进,SLFN11有望引领下一代精准抗癌策略的发展,为耐药性或难治性肿瘤患者提供新希望。本文就SLFN11的结构、在复制应激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基因表达调控等作一综述,为药物靶点和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新方向。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促进了QBC93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CCR7作用的信号途径.方法:应用三维细胞培养检测各组QBC939细胞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和Boyden小室检测CCL21-CCR7对QBC939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CCL21-CCR7对QBC93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三组细胞株中CCR7及相关6个基因Twist1/GAPDH/IL-8/VEGF/PDEF/PDCD4的表达.方差分析后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R7过表达组形成VM能力和细胞增殖明显增强(t=3.104,P<0.05),而在CCR7沉默表达组形成VM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t=2.971,P<0.05),3组不同CCR7表达组加入CCL21形成VM和细胞增殖能力没有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和Boyden小室测定细胞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得到的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CCR7过表达组爬行能力、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增加(Transwell:t=2.652;Boyden:t=2.967,P<0.05),而CCR7沉默组爬行能力、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ranswell:t=2.691;Boyden:t=2.330,P<0.05);在对照组和C C R7过表达组加入CCL21后爬行能力、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增加.qPCR检测发现,Twist1基因在3组细胞中的变化趋势同CCR7的变化一致.结论:CCL21-CCR7生物学轴的不同表达影响了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从而使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CCR7影响VM形成、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信号途径可能是通过Twist1的上皮-间质转化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