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水明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
  • 2篇一体化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学习
  • 1篇新时期大学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养成
  • 1篇站位
  • 1篇政教
  • 1篇智慧校园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实践
  • 1篇社会实践运行
  • 1篇视域
  • 1篇思政
  • 1篇思政教育
  • 1篇品质养成

机构

  • 5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方水明
  • 1篇高永良

传媒

  • 2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现代商业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学生学习品质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研究
2024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重点关注问题,近年调查发现学业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而已有研究表明学习品质既关联学习质量又能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剖析大学生学习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学习品质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新思路,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高校教育的现实状况,探索两者一体化的外在实现路径,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提供新的方向。
方水明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体化
利用“微信平台”提高教学互动性的探索——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微信,是目前高校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应用之一。微信的诞生,不仅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提高教学互动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移动学习环境。本文通过对微信的优势、特征及在高校中教学互动性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在了解微信对教学互动性的影响的基础上,辩证分析其机遇与挑战,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措施和方法,提出利用"微信平台"提高高校教学互动性的创新探索,为促进高校课堂质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方水明
大数据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以智慧学工平台为例被引量:1
2025年
面对数字技术迭代的浪潮,智慧学工系统通过多源数据采集与整合,构建了全面的学生行为数据库,实现了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升级。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洞察学生行为模式,基于数据预测模型制定个性化干预策略,从而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智慧平台、大数据分析与新媒体的应用,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互动性与实效性,拓展了教育时空,增强了学生参与度。智慧学工不仅强化了学生思想动态的实时监测与个性化教育,而且通过新媒体融合与情感分析技术,增强了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有效预警风险,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构建了数据驱动的思政教育新生态。
方水明陈伟平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校园思政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提出了"三化三制四结合"的社会实践运行模式。
高永良方水明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需求理论视域下高校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中的站位和实施路径探究被引量:2
2023年
统筹推进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继承与创新。高校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终端,是受教育者走向真实“劳动”世界的最后一关,高校的职责是为社会为国家站好最后一岗。文章从需求理论角度解读劳动教育各学段目标,剖析现阶段劳动教育的难题及高校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中的站位,以学生需求为基点,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究高校阶梯式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方水明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站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