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绛雪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项目学习法(PBL)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由于近几年留学生入学人数激增,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成了一个迫切的需求,项目学习法(PBL)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它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 徐绛雪
-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教学
- 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认同的变迁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19世纪末以来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华裔女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论述了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认同的变迁,即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她们所面对的族裔、文化、性别认同的困境及她们所选择的立场和采取的策略。这对正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我们在选择身份立场和采取文化策略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徐绛雪
- 关键词:族裔文化性别他者身份认同
-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 2025年
-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领域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针对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困境,提出一套系统性改革方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教材思政要素,构建“国家战略—地域文化—个人成长”三级主题链,实现价值引领的体系化融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拓展学习场域,创新教学模式;建立数据驱动的语言能力与思政素养并重的双维度评价体系追踪教学成效,以期提升外语课程思政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为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提供可行路径。
- 徐绛雪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外语
- 人性的集体沉沦——浅析《蝇王》中的人性恶
- 2013年
-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不但指出恶是人性中固有的存在,还揭示了特定环境下人性的集体沉沦——人性恶渐进性释放,即个体经由以假面与黑暗实现自我遮蔽,到忘却自我,隐没于群体之中公开行恶的转变,最终沦为恶的奴隶。
- 徐绛雪
- 关键词:人性人性恶
- 通识教育背景下外国文学教学中跨学科元素的挖掘
- 2025年
-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大学越来越倾向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众多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专业过度细分限制了“全人”应具备的全面、广阔的视野,故而通识教育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通识教育,也被称为博雅教育或全人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应当重视教学中跨学科元素的挖掘,外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医学、法律、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挖掘其中的跨学科元素与当下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以历史元素为例,借助文学再现历史,在世界文学长河中比比皆是,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下的社会矛盾和伦理困境,是了解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但丁的《神曲》不仅是文学巨著,更是了解中世纪欧洲宗教、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史料;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展露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对财富的渴望和开拓市场的野心……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分析解读,文学起到了以史为鉴的作用。
- 徐绛雪
-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俄狄浦斯王》外国文学教学《神曲》
- “他者”在注视中变异——论比较文学中的“形象”被引量:9
- 2012年
- 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异族形象,它并不关注和追究这种塑造或描述的真实性、可靠性,不在乎原形象和重塑形象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形象学关心的是作家塑造异国异民族形象时的个体和社会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因素,对本民族本国形象研究则不属于形象学研究。鉴于目前学界某些对形象学认识的模糊和混乱,本文试图通过重新解读巴柔的形象学理论,梳理形象学在比较文学领域的个性特征。
- 褚蓓娟徐绛雪
- 关键词:形象学他者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商业创意写作的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
- 2025年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推进高校商业创意写作教学发展以及丰富商业创意写作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使人工智能赋能商业创意写作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赋能商业创意写作能为高校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模式,打破商业创意写作思维壁垒,推动高校商业创意写作在不同学科领域发挥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过度依赖技术辅助、学生深度创造能力弱化、写作内容缺乏人文关怀、文案评价存在价值偏见等教学困境,导致高校商业创意写作教学尚难完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由此提出打造产学研融合的商业创意写作教师队伍、创新学生主体性的对抗性写作思维训练、重塑人文引领的商业创意写作教学模式以及构建人机协同的商业创意文案评价体系等多元化应对策略,以期最终实现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商业创意写作教学的改革创新。
- 徐绛雪
- 关键词:教学困境
-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意象的选择看艾略特《荒原》的主题被引量:1
- 2012年
- 无论从作者对诗歌题目独具匠心的选择上,还是从那些堆砌于诗歌中象征着死亡的庞杂意象中,我们都可以强烈地体味到艾略特对"死亡"主题的敏感与关注。然而,客观地或晦涩地再现死一般的景象,表露死亡的体验或断言,并非诗人写作的终极目的。在笔者看来,诗人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不仅仅洋溢着死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它还孕育着再生的可能与希望。本文通过考察分析作品中以死去的土地等为代表的死亡意象,以小草等为代表的生命意象及各组意象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以期揭示出《荒原》的主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徐绛雪俞晓华
- 关键词:《荒原》意象主题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