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振翼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急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髓系
  • 4篇髓系白血病
  • 4篇突变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突变
  • 4篇急性髓系
  • 4篇急性髓系白血...
  • 3篇预后
  • 3篇髓细胞
  • 3篇淋巴
  • 2篇形态学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异柠檬酸脱氢...
  • 2篇氢酶
  • 2篇细胞形态

机构

  • 12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12篇彭振翼
  • 8篇罗丽卿
  • 2篇韩勇
  • 2篇武孟孟
  • 2篇于文征
  • 2篇董景云
  • 2篇孙建
  • 2篇司秀文
  • 1篇孙楠楠
  • 1篇李保卫
  • 1篇荆晓乐
  • 1篇张蕾
  • 1篇王会君
  • 1篇王涛
  • 1篇赵红梅
  • 1篇张文晓
  • 1篇宋月娟
  • 1篇曹守燕
  • 1篇翟召霞
  • 1篇唐丽玮

传媒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影像片诊断装置
新型影像片诊断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荧光屏和阅片灯,其特征是在荧光屏上端设有片槽,荧光屏周边设有量尺,量尺的侧面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指示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
孙建刘晓娜董景云孙芳彭振翼王福霞宋月娟荆晓乐王会君
文献传递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血管肿瘤,其恶性程度介于完全良性的血管瘤和高度恶性的血管肉瘤之间,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前内皮细胞,以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外观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EHE在所有血管肿瘤中发病率<1%,可发生于身体多个部位,最常发生于肝脏,其次是肝和肺同时受累、肺单独受累、骨单独受累。目前在国内未见报道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EHE的病例。该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指引临床下一步诊疗方向,最终诊断为EHE,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重要依据。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需要与多种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相鉴别,尤其与其他类型的上皮样血管源性肿瘤鉴别困难。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结合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综合考虑可以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罗丽卿曹守燕初文慧彭振翼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骨髓细胞形态学
麦芒穿破食管致甲状腺异物1例被引量:1
2024年
患儿男,6岁,主诉3 d前出现持续性发热并伴有颈部疼痛、肿胀。查体:颈部皮肤略红,皮温增高,甲状腺Ⅱ°肿大,压痛明显。彩超检查:甲状腺左叶内探及低回声团块,范围约3.0 cm×1.9 cm×2.5 cm,低回声内见长条状强回声,大小1.7 cm×0.1 cm×0.1 cm。提示甲状腺异物伴周围炎症可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3×109/L。血清C反应蛋白48.9 mg/L,甲状腺球蛋白197 ng/ml,TSH、FT3、FT4均正常。颈部CT检查提示:颈部淋巴结增大,甲状腺左叶内炎症性病变,甲状腺区未发现异物。术中探查见甲状腺左叶明显变大,腺体质脆、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游离左侧腺叶,未能触及异物。将5 ml注射器针头弯折成近90°,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刺入腺体,直至针尖到达异物(图1)。然后,垂直于针头方向将甲状腺腺体剖开,见少许脓液。吸净脓液,继续剖至针头水平。此时,在针尖处发现1枚异物(图2)。异物为黄色质软物体,长约1.7 cm,与术前超声检查吻合(图3)。再次行超声检查,确认无异物残留。用刮匙刮除异物周围病变组织。反复冲洗干净后,继续探查,见食管、气管无明显破损。缝合甲状腺断面,术区放置引流管。术后追问病史:其母述患儿发病前曾进食青小麦,进食过程中出现咽部不适,吞咽馒头后症状消失。结合异物特征及病史,考虑麦芒刺破食管进入甲状腺内导致异物形成。脓液培养:啮蚀艾肯菌。病理检查:(甲状腺)送检为增生之肉芽组织,血管扩张充血伴出血,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可见坏死。
武孟孟袁海滨韩勇彭振翼张浩杰安兴国
关键词:炎症性病变颈部疼痛持续性发热甲状腺球蛋白血常规检查
IDH2基因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MICM分型确诊的223例初治AML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IDH2基因4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分析AML中IDH2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类型,分析伴IDH2基因突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其治疗疗效。结果:223例AML患者中,23例患者存在IDH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0.31%,其中IDH2R140Q15例(65.22%),IDH2R172K6例(26.09%),IDH2R140W2例(8.70%)。IDH2基因突变组中位年龄高于未突变组中位年龄(P=0.008),初诊血小板计数高于未突变组血小板计数(P=0.010)。IDH2基因突变组FAB分型与非突变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DH2基因突变组M4和M5的发生率较高。IDH2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组和NPM1基因突变组的发生率较高,其中IDH2R140Q突变亚型与NPM1基因突变有相关性,但是IDH2R172K突变亚型与NPM1基因突变无相关性。IDH2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57.14%,低于非突变组的80.46%(χ^2=5.927,P=0.015),其中IDH2R140Q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率,与非突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DH2R172K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非突变组(χ^2=7.734,P=0.005)。不伴有NPM1突变的患者中,IDH2突变组2年总生存(OS)率为36.36%,低于非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66.40%(χ^2=3.958,P=0.047),其中IDH2R172K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突变组(P>0.05);所有随访患者中,IDH2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为50%,与非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66.88%)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DH2R172K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突变组(P>0.05);在正常核型患者中或伴有NPM1突变的患者中,IDH2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与非突变组2年总生存率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DH2基因突变是AML患者较常见的基因突变,IDH2基因突变患者年龄较大,血小板计数较高。IDH2基因
罗丽卿彭振翼刘晓于文征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突变预后
评估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三种方法的对比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细针抽吸洗脱液中降钙素测定(FNAB+CT)与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病理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滨医附院甲状腺外科自2021年以来诊治的16位MTC患者共计21枚淋巴结,行FNAB+CT和FNAC病理诊断,与术后组织学病理对照,对比FNAC、FNAB+CT、FNAC联合FNAB+CT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FNA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91.7%、71.4%、71.4%和71.4%;FNAB+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PV和NPV分别为88.9%、91.7%、81%、88.9%和91.7%。FNAB+CT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高于FNAC,P<0.01或<0.05。此外,FNAC联合FNAB+CT,与单纯的FNAB+CT相比,其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提高。结论 FNAB+CT是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可用诊断工具。FNAC联合FNAB+CT在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方面比两者任何其一单独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能力。
高强孙楠楠安兴国武孟孟孙其静彭振翼韩勇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淋巴结转移细针穿刺抽吸
肺小细胞癌骨髓转移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性,60岁,痰中带血5天,腹痛、便血10 h,自述有慢性肠炎病史10余年。体检:右侧锁骨上可触及一大小0. 8 cm×0. 8 cm肿大淋巴结,柔韧,活动度好,无黏连、无触痛。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右下腹及下腹部有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胸部CT示:右肺门占位,考虑中心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右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肝内低密度,建议增强检查除外转移。
罗丽卿彭振翼赵红梅杜静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癌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转移病例报道
便捷体位调节检查床
便捷体位调节检查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床板两侧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臂,滑臂上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中段设有握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行超声检查调节体位时操作简...
董景云张蕾孙建李保卫张文晓唐丽玮彭振翼翟召霞
文献传递
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边缘区淋巴瘤是起源于边缘区记忆淋巴细胞的惰性肿瘤,属于小B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分为脾边缘区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临床特征、形态学和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对其综合分析有助于各型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以及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近年来,随着对边缘区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治疗不断进展,许多新药物逐渐应用到临床试验中,为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罗丽卿彭振翼王涛
关键词:边缘区淋巴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2015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长期以来,细胞遗传学异常被认为是影响AM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研究发现40%~50%的AML患者为正常核型。近年来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AML患者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WHO已将核磷蛋白(NPMI)基因突变、FLT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等作为AML预后的重要标志。
罗丽卿彭振翼司秀文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酶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异常正常核型异质性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3年
原发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化疗或放疗后发生的白血病,称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近年来,由于强烈化疗和放疗的应用,原发疾病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有了较大的提高,TRL发生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现报道本科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罗丽卿于文征彭振翼
关键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文献复习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原发疾病强烈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