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信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1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利用大粒籼/小粒粳重组自交系定位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QTL被引量:18
- 2014年
- 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如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发掘新的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对克隆控制水稻产量性状新基因及利用分子聚合育种改良水稻产量性状具有重要意义。以两个在生育期及穗部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的亲本(BG1和XLJ)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杭州(2011年)和海南(2012年)两个环境条件下,检测了影响水稻生育期及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并对QTL上位性效应及与环境的互作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影响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32个QTL,分布于第2、3、4、5、6、7和8染色体上,此外,分别检出5对双因子互作和5个QTL与环境互作。检测到的影响产量性状的QTL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的区间,其中效应较大、在不同环境下能被稳定检测到的QTL大都表现为成簇分布;重要产量性状QTL的上位性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较小,说明基因间及基因与环境间的互作较小。
- 占小登于萍林泽川陈代波沈希宏张迎信付君林程式华曹立勇
-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穗部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座
- 一种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对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对及应用,涉及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SNP分子标记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并将所述SNP分子标记定位在水稻参考基因组第11号染色体上的...
- 洪永波曹立勇赵海涵练旺民楼向阳程式华占小登张迎信吴玮勋
- 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功能标记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qHD5,发现了该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qHD5‑NIL(BG1)和qHD5‑NIL(XLJ)。这两个等位基因对应了水稻抽穗期表型性状上的差异,因此,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鉴定水稻的抽穗期性状,从而...
- 占小登孙滨程式华曹立勇张迎信沈希宏
- 文献传递
- 水稻基因OsDES1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因OsDES1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揭示了水稻基因OsDES1具有调控植物育性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基因敲除实验和过表达实验在水稻中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转化水稻日本晴,...
- 张迎信程式华胡霞曹立勇于萍孙廉平
- 文献传递
- OsELF3-2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OsELF3‑2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基因OsELF3‑2来自水稻品种日本晴,其cDNA序列如序列1所示,遗传转化实验表明,过表达OsELF3‑2基因在短日照和长日照条件下均抑制水稻抽穗;本...
- 吴玮勋罗米利温小霞曹立勇程式华占小登张迎信刘群恩孙廉平陈代波洪永波
-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重组自交系主茎叶片数的动态QTL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主茎叶片数进行了动态QTL分析。在各时期检测到5个非条件QTL和2个条件QTL。非条件QTL qLN2.1、qLN2.2、qLN2.3和qLN2.4在第2染色体上成簇分布,单个非条件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11.68%~16.48%。2个条件QTL qLN2.2和qLN2.4表达时段与拔节盛期和抽穗盛期一致。最终只检测到1个叶片数非条件QTL,没有一个叶片数条件QTL能在测定的所有时期都有效应。表明控制水稻叶片数的QTL表达具有时空性。
- 戴高兴杨占烈邓国富张迎信王会民翟荣荣曹立勇程式华
- 关键词:杂交稻叶片数抽穗期数量性状基因座
- 水稻基因OsANK7及其用途
- 本发明提供水稻基因OsANK7及其用途。本发明首次在水稻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控制株高的基因OsANK7,该基因突变后植株较野生型变矮,而基因OsANK7过表达株系的株高显著增加,表明OsANK7对水稻株高存在正调控作用。本...
- 张迎信 杨华丽 陈红梅曹立勇程式华吴玮勋刘群恩
- 一种与水稻柱头外露率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水稻柱头外露率QTL连锁的分子标记,所述QTL包括水稻单柱头外露率qSSE5、qSSE10、qSSE11,水稻双柱头外露率qDSE10、qDSE11,水稻总柱头外露率qTSE5、qTSE6、qTSE10...
- 程式华阿兵张迎信曹立勇张克勤孙廉平吴伟勋占小登
- 文献传递
- 高产优质杂交稻天优802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 2015年
- 天优802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抗倒伏性较强,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 占小登程式华沈希宏张迎信曹立勇
- 关键词:杂交稻选育
- 水稻主效抗条纹叶枯病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
- 本发明涉及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对水稻品种Nipponbare(♀)与Kasalath(♂)杂交,再用Nipponbare回交获得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的各家系的基因型和各家系的病情...
- 万建民孙黛珍江玲张迎信陈亮明刘世家刘喜王春明程遐年翟虎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