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蕾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小儿
  • 3篇护理
  • 2篇新生儿
  • 2篇中药
  • 2篇紫癜
  • 2篇康复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
  • 2篇过敏性紫癜
  • 2篇肺炎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党建
  • 1篇新生儿肺炎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性疾病
  • 1篇学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变态反应...

机构

  • 1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作者

  • 11篇张蕾
  • 2篇张英英
  • 2篇王妍炜
  • 2篇李哲
  • 2篇王文静
  • 1篇任献青
  • 1篇冯素香
  • 1篇黄岩杰
  • 1篇都修波
  • 1篇王哲
  • 1篇邱建利
  • 1篇何森辉
  • 1篇宋桂华
  • 1篇周悌强
  • 1篇崔红新
  • 1篇赵迪
  • 1篇白青云
  • 1篇杨小红
  • 1篇黄文龙
  • 1篇李蒙蒙

传媒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成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2025年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相关文献,探讨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8—2022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关于护理绩效管理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2软件对文献发文量、作者、国家(地区)、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图谱。结果2008—2022年,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领域的发文量失衡;国内外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排名前10的期刊多数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在护理绩效管理领域的科研水平及学术影响力较高;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热点包括管理内容与模式的探索、应用范围与影响的深化、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等。结论我国护理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但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跨团队、跨机构、跨地区合作有待加强。未来,可以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引入国外优质护理绩效管理理念,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长足发展。
马若嘉罗红华永娜张蕾
关键词:绩效管理CITESPACE护理
前馈控制联合加强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康复的促进作用
2025年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联合加强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康复中的应用成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选取于本院就诊的16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联合加强护理模式。研究对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临床指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各阶段,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临床指标方面表现更优,(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联合加强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加速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升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哲张蕾王文静
关键词:前馈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药熏蒸和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2017年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2]。过敏性紫癜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学龄儿童最多见,3~14岁为好发年龄[3]。当肾脏受累时称为紫癜性肾炎,严重时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发生率20%~80%[5]。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6]。
王妍炜林志红张蕾雷亚星吴秋慧黄文龙魏明杰白青云胡丽丽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耳穴压豆中药熏蒸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好发年龄
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金花丸中11种成分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金花丸(黄芩、大黄、栀子等)中黄芩苷、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酸、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酚、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0. 2%Na_2CO_3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甲醇-0. 04%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 13%~99. 50%,RSD 0. 81%~2. 0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为用于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
赵迪周悌强张蕾高宁宁李柯
关键词:栀子金花丸化学成分HPLC
高校附属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机制探讨
2024年
高校附属医院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能够使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机制,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所辖儿科教职工总支通过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工作机制。选拔“双带头人”同时兼任支部书记和临床科室负责人;设立共产党员岗,亮出党员身份上岗;临床上老党员带领新党员,传承老党员的医德风尚;建立业务与党建双考核制度,选人用人坚持政治标准,医德优先;树党建榜样,引领业务工作;运用互学互助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张蕾黄岩杰任献青杨小红都修波宋桂华李金刚
复方甘草酸苷调节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平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炎症因子IFN-γ、IL-4、IL-17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辅助性T淋巴细胞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符合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入院后当日及治疗10 d后分别采用抗凝管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室温下离心,收集血浆1 ml装于保存-80℃冰箱备用,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FN-γ、IL-4、IL-17的变化。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FN-γ、IL-4、IL-17含量较空白组有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IFN-γ、IL-4、IL-17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调节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体内免疫平衡从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张蕾王妍炜邱建利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过敏性紫癜免疫平衡中医药疗法
侯江红教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继发性腹泻的经验被引量:1
2012年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1~6月的小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其主要病原。随着生活水平及喂养条件的改善,肥胖婴儿大大增加,痰湿型体质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而腹泻是其最常见的继发症状,迁延日久,使病情更为复杂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
张蕾张英英何森辉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肠胃功能紊乱腹泻治未病
大黄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和组织中大黄酸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7. 25、34. 50、69. 00 mg/kg)的大黄酸后,采用固相萃取法预处理血浆和组织样品,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采用Venusil XBP C18(L)(250 mm×4. 6 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甲醇-0. 1%磷酸水(70∶3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435 nm,发射波长515 nm。结果:大黄酸血浆及各组织样品在0. 0095~19. 52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回收率在86. 4~96. 8%。大黄酸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肝>胃>肠>肺>脾>肾>心>脂肪>脑>肌肉。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黄酸体内过程的研究。
崔红新李先贺冯素香冯素香王哲张蕾
关键词:大黄酸灌胃给药药代动力学
基于循证集束化护理与预见性策略结合对新生儿肺炎康复及呼吸力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集束化护理与预见性策略结合对新生儿肺炎康复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2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基于循证集束化护理与预见性策略结合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呼吸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呼吸力学指标方面,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集束化护理与预见性策略结合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优化呼吸力学指标。
李哲张蕾王文静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侯江红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状态的经验被引量:1
2011年
导师侯江红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导师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小儿肺炎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大部分患儿经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肺部罗音消失,症情趋愈。但部分患儿由于素体肺脾虚弱或感邪深重,
张英英张蕾
关键词:治疗小儿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