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如 作品数:21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更多>>
不同饲料对双叉犀金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探究发酵木耳菌糠、发酵香菇菌糠和发酵木屑3种饲料对双叉犀金龟幼虫生长发育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3种饲料作为基质对产卵量与孵化率的影响。采用3种饲料,在27℃、饲料湿度70%条件下饲养双叉犀金龟幼虫,分别测定3龄幼虫的体重、体长、存活率与幼虫体内基本养分物质含量。羽化后用3种饲料作为基质进行雌虫产卵试验,分析不同基质对双叉犀金龟雌虫产卵量与幼虫孵化率的影响。测定并分析饲料营养成分与幼虫营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饲养环境条件一致时,发酵木耳菌糠与发酵木屑更有助于双叉犀金龟幼虫生长发育,但体内养分物质含量与另外一种饲料差异不显著。发酵木耳菌糠作为产卵基质时,双叉犀金龟雌成虫产卵量与孵化率显著大于其它两种饲料。发酵香菇菌糠中的总蛋白含量虽然能够保证双叉犀金龟完成生长发育,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饲料,不能代替发酵木屑进行饲养。 张居宇 王婕姝 赵鹏武 刘志文 刘玉升 刘业超 姚湘 周诗玉 张燕如关键词:食用菌菌糠 生长发育 营养指标 数字化标本与虚拟仿真融合在森林保护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为培养从事森林保护行业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标本与虚拟仿真系统的建设现状,探索将二者有效融合并应用于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学实践,分析其教学效果与反馈方法。建设现状方面,可将昆虫、植物病害实物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标本数据的在线发布和共享;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真实操作环境,建立虚拟仿真系统。融合应用方面,将两项技术融合应用于案例驱动教学、项目式学习与实践、互动讨论3种教学模式,分别通过模拟松材线虫病的采样、检测和分析过程,设计虫害发生的监测与控制项目,并融入引导性问题或设计开放性问题,突显教学模式的多维度化和强互动性。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方面,基于两项技术的有效融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参与度、创新协作能力等,并得到教师、学生的良好反馈评价。本文为森林保护及类似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王晓丽 乌达巴拉 张燕如 刘雪英 张丽艳 韩吐雅 姜海燕透射电镜树脂包埋块中昆虫感受器的定位技术 被引量:1 2013年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昆虫的不同器官上的感受器进行切片观察,以揭示感受器内部的清晰构造,为分析感受器功能提供依据。但目前在切片技术中,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的感受器存在困难。通过将莱卡md2500荧光显微镜与日立S-3400N扫描电镜结合,确定透射电镜树脂包埋块中的昆虫感受器位置,提高运用透射电镜观察昆虫感受器超微结构时切片的准确性。 张燕如 任利利 骆有庆关键词:荧光显微镜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豆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1年 简述了危害豆科植物种实的几种蛀食性害虫种类及危害特征,回顾了种实害虫的生物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天敌、病原微生物、生物防治植物和昆虫性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豆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防治重点。 宋丽丽 丛林 张燕如 赵婷婷 金树磊 王雁群 韩杰 李资聪关键词:生物防治 豆科 种实害虫 取食不同废弃物对白星花金龟虫粪砂肥分和黄芩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白星花金龟作为一种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转化废弃物的能力,其虫粪砂也有着巨大的有机肥潜力。随着环境问题的愈发严峻和资源的逐渐枯竭,废弃资源再利用已成为绿色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废弃物作为饲料对白星花金龟虫粪砂肥分和育苗效果的影响,从而为白星花金龟虫粪砂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室内养殖方式,分别饲喂榆黄蘑菌渣、木耳菌渣、猴头菇菌渣、腐熟鸡粪和发酵土豆渣,对不同处理的虫粪砂的pH和各养分含量进行测定;以黄芩作为实验材料,在种子萌发期施用不同处理虫粪砂,测量不同处理的黄芩发芽势、活力指数、苗高、苗高增长速率、移栽成活率。[结果](1)给白星花金龟喂食不同农业废弃物所得的虫粪砂在pH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全碳含量上有着显著差异;(2)不同处理的虫粪砂对黄芩发芽势、活力指数、苗高、苗高增长速率、移栽成活率都有显著提高作用。[结论]不同废弃物喂养白星花金龟所得虫粪砂的肥分差异显著,应根据农业方面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废弃物作为白星花金龟的饲料;白星花金龟虫粪砂对黄芩幼苗的培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榆黄蘑虫粪砂的效果最好。 周诗玉 王庆雷 赵胜国 韩建春 赵鹏武 赵鹏武 刘春琴 何鑫 张燕如关键词:白星花金龟 肥分 育苗 黄芩 柠条绿虎天牛的寄主选择机制 柠条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caragana Xie&Wang)是近年来在宁夏发现的新种,是锦鸡儿属植物的重要蛀干害虫。本文在明确柠条绿虎天牛寄主范围的基础上,以寄主树种和非寄主树种为研究材料,比较它们的植株... 张燕如关键词:触角电位 寄主树种 树皮结构 “昆虫生态与测报”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为例 2022年 探讨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昆虫生态与测报”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方案。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有生源数学基础薄弱、缺少合适的教材、缺乏实践课时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建议增加实践课时,期望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张燕如 丛林 雷静文 王雁群关键词:教学思路 教学改革 白星花金龟幼虫粪中除氨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2025年 为了从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中分离筛选具有除氨效果的微生物,为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提供微生物资源。采用富集驯化、初筛、复筛相结合的方式从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中筛选出2株除氨菌种N1、N2,结合形态、生理生化、16S r DNA分子鉴定菌株类别,对菌株的生理性状和生长曲线进行测定;并通过硼酸吸收凯氏定氮法测定单菌株和复配菌株在25 d内对NH_(3)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N1和N2均表现出了明显的除氨能力,复配菌株的除氨效果高于单菌株。经鉴定N1为小麦苍白杆菌,N2为苍白杆菌属。N1和N2生长曲线各具特点。两菌株在30~37℃pH=5~9时生长情况最好。从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中分离的2株菌株能有效降低NH3释放量,2株菌株复配的除氨效果高于单菌株,可作为有机废弃物在发酵腐熟期间有效的除氨微生物。 刘业超 王庆雷 刘雪英 赵鹏武 赵鹏武 张居宇 姚湘 陈萌 张燕如关键词:白星花金龟 微生物 若干种天牛幼虫外部形态结构与危害特性的适应关系 被引量:3 2013年 本研究在观察比较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3亚科16种天牛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初步总结了天牛幼虫外部形态特征与危害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牛亚科幼虫的上颚为圆凿型,沟胫天牛亚科和幽天牛亚科的幼虫上颚则为楔型。上颚圆凿型的天牛幼虫,外露上颚部分占头部面积比例值越小,上颚越发达;上颚楔型的天牛幼虫,外露上颚部分占头部面积比例值越大,上颚越发达。及时将粪屑排出蛀道外的幼虫之前胸背板、背腹部步泡突较发达,具有粗大的瘤突,气门相对面积比例较大;相反,不及时排出粪屑类的幼虫之前胸背板、背腹部泡突不发达,多具细皱纹,气门相对面积比例较小。 王莹 骆有庆 张燕如 任利利关键词:天牛幼虫 习性 柠条长角象雌雄个体的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柠条长角象Trigonorhinussp.是内蒙古地区新发现为害中间锦鸡儿Caraganaliouana Zhao Y.Chang&Yakovlev的蛀干害虫。为便于种群调查和分辨雌雄成虫,本文对柠条长角象雌雄性别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测量柠条长角象成虫体长、体宽和第6腹板以及腹部末端和鞘翅末端是否完全覆盖腹部腹板等形态特征,进行雌雄成虫个体判别。【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并比较发现,雌雄两性成虫体长(t=﹣0.294,P=0.771)、体宽(t=0.981,P=0.337)和体宽与体长之比(t=1.352,P=0.191)差异不显著。通过对柠条长角象雌雄成虫个体的体征观察发现,差异主要表现在:1)雌虫腹部末端于中央圆弧处凹入呈二裂形,雄虫腹部末端钝圆;2)雌性的第6腹板长度(0.48±0.01)mm明显较第5腹板长,而雄性(0.30±0.01)mm显著短,且雌虫第6腹板所占体长比例(0.16±0.01)mm大于雄虫所占体长比例(0.11±0.02)mm;3)雌虫鞘翅完全覆盖腹部末端,雄虫鞘翅未完全覆盖腹部末端。【结论】仅依据柠条长角象体型大小鉴别雌雄成虫是比较困难的,但第6腹板形态上的差异可以作为柠条长角象雌雄成虫准确、快速鉴别的特征。 雷静文 赵胜国 李宝龙 赵鹏武 张丽艳 刘雪英 胡雅茹 张燕如关键词:性别 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