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喉癌
  • 4篇喉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组织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关系
  • 1篇增生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粘膜
  • 1篇声门

机构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平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张欣欣
  • 6篇杨占泉
  • 2篇董震
  • 1篇孔红
  • 1篇郑效
  • 1篇任晓燕
  • 1篇郭永清
  • 1篇董震
  • 1篇徐洪君
  • 1篇袁昌仁
  • 1篇叶青
  • 1篇姚湘燕
  • 1篇郑军
  • 1篇郭永清
  • 1篇董震
  • 1篇孟锐奇
  • 1篇朱平
  • 1篇郭学军
  • 1篇孔红

传媒

  • 2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瘤内血管密度与声门上型喉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喉鳞状细胞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用抗 FⅧ因子多克隆抗体对36例声门上型喉癌(T_1~T_2)内的血管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组血管密度(30.52±5.3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6.28±6.15)(P<0.01)。随访发现,血管密度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6.67%和9.52%,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内血管密度与喉鳞癌转移密切相关,它可作为判定喉癌转移的预后指标。
张欣欣董震杨占泉叶青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肿瘤血管组织
人表皮生长因子-PE40重组毒素的构建被引量:6
1998年
用PCR方法扩增人表皮生长因子(EGF)片段,并将其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40)片段分别插入质粒pET-17b中,经酶切分析和PCR检测证明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质粒pEGF40,旨在表达一种对癌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的融合蛋白。
任晓燕孟锐奇董震朱平张欣欣姚湘燕郭学军杨占泉
关键词:重组毒素表皮生长因子肿瘤
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1998年
为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分析,结果发现:CD_(44V6)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组(8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9%)(P<0.05),在喉鳞癌Ⅲ级(84%)高于鳞癌Ⅰ~Ⅱ级(50%)(P<0.05)。对CD_(44V6)阳性的组织切片研究发现,在某些切片中不是全部癌细胞均为CD_(44V6)阳性,有部分癌细胞为阴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喉鳞癌组织内,存在不同潜能转移的癌细胞亚群,获得CD_(44V6)因子的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潜能,CD_(44V6)与喉鳞癌的低分化性,高浸润性及转移密切相关。
张欣欣孔红董震杨占泉
关键词: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淋巴转移基因表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喉癌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
1997年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用抗EGF-R单克隆抗体对38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染色结果定量分析,以阳性单位PU值代替染色级别(0~)。结果显示:喉鳞状细胞癌Ⅲ极的PU值明显高于Ⅰ~Ⅱ级的PU值,淋巴结转移组的PU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PU值,取得完整随访资料34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X2=8.62,P<0.05。研究结果显示:EGF-R的表达状态与喉鳞癌的低分化性、高浸润性及预后密切相关,EGF-R可做为判断预后的一个良好的生物指标。
张欣欣孔红郑效杨占泉袁昌仁
关键词:喉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预后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单克隆抗体对9例正常喉粘膜、29例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36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随着喉粘膜病变的加重,PCNA的标记指数(LI)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LI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生长部位均无关。结论:PCNA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在指导临床治疗上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欣欣徐洪君郭永清郭永清杨占泉郑军
关键词:PCNA喉肿瘤喉粘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MP2与鼻咽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1999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鼻咽癌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6 例鼻咽癌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显示 M M P9 和 M M P2 与鼻咽癌的侵润及转移密切相关。 M M P9 和 M M P2 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鳞癌高于高分化鳞癌。结论:表明 M M P9 和 M M P2 在鼻咽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两者参与了鼻咽癌的转移过程。
张欣欣郭永清叶青杨占泉董震
关键词:鼻咽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肿瘤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