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勤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入院就诊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诊断结果方面,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无统计价值(P>0.05)。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患者肿瘤边缘可出现结节状与斑点状的强化。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动脉期结果与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静脉期,患者可出现增强范围扩大与扩展的问题。结论:在肝脏血管瘤患者诊断过程中,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均具有较好的针对价值,基于此,在临床过程中,医疗人员可依据患者情况选择上述检查方法或采用二者联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 杨浩然曹伟张学勤
-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影像检查螺旋CT增强扫描MRI
- 基于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指标分析大脑中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基于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指标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预后不良的MCA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出院3个月后Rankin量表评分≤2分),男49例、女31例,年龄(58.54±9.54)岁;另纳入同期收治98例预后良好的MCA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男61例、女37例,年龄(60.01±10.67)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指标,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CA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其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中,MCA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占比为75.00%(60/80),高于对照组的23.47%(23/98);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小于对照组,T1加权成像(T1WI)信号强度指数、T2加权成像(T2WI)信号强度指数、斑块强化率、管壁标准化指数(NWI)高于对照组,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大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A重度狭窄~闭塞(OR=1.966)、NIHSS评分高(OR=2.784)、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小(OR=2.396)、T1WI信号强度指数高(OR=1.988)、T2WI信号强度指数高(OR=3.047)、NWI高(OR=1.721)、TVA大(OR=2.221)、WA大(OR=2.998)是MCA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回归方程,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预测MCA狭窄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ROC,当率logit(P)>11.73时,曲线下面积(AUC)及χ^(2)值分别为0.872、13.596,95%CI为0.814~0.917,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00%、79.59%。结论MCA重度狭窄~闭塞、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小、NIHSS评分�
- 张学勤曹伟孙向征王暖杨浩然
- 关键词:磁共振大脑中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
-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病死率达20%-30%,及时诊断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因此,减少漏诊和误诊十分重要。...
- 李逢春张学勤刘洪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
- 文献传递
- 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22年
-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磁共振(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8例,分别行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MRI检查,对比两种术前诊断肿瘤T分期和N分期影像学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直肠癌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CT增强扫描检测术前各T分期的准确率为70.97%、80.00%和77.27%,低于高分辨MRI诊断准确率87.10%、91.11%和90.91%(P﹤0.05)。CT增强扫描检测术前各N分期的准确率为80.86%、79.25%和70.00%,显著低于高分辨MRI诊断准确率91.43%、88.68%和80.00%(P﹤0.05)。高分辨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评估中的诊断效能均优于CT增强扫描(P﹤0.05)。结论与CT增强扫描方式相比,直肠癌患者术前行高分辨MRI可更加有效地评估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辅助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张学勤张涛杨浩然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高分辨MRI直肠癌术前分期
- 灌注异常区CT灌注参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灌注异常区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扫描定量参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诊治的老年AIS患者293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组111例、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组100例、小动脉闭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组82例,又根据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轻度脑卒中组103例、中度脑卒中组90例、重度脑卒中组100例,再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98例和预后不良组95例。分析灌注异常区CTP扫描定量参数(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以及达峰时间)与患者疾病分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LAA组和SAO组及CE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以及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显著低于LAA组和SAO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显著高于LAA组和S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46,P=0.012;r=-0.439,P=0.015);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12,P=0.004;r=0.478,P=0.008)。预后不良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764、0.733、0.724,四项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四项联合预测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老年AIS患者灌注异常区CTP扫描定量参数存在差异,可
- 杨浩然张学勤曹伟
- 关键词:预后数据相关性
- 浅谈放射科医疗纠纷与防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放射科医疗纠纷的原因,提高放射科医疗纠纷的防范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5年来放射科发生的63起医疗纠纷,用自制表格归纳整理数据,根据纠纷的发生时间、原因、责任人等,分别计算各自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002年以前(10年)发生26起(41.1%),2003年以后(4年)发生37起(58.9%)。引起纠纷的原因,依次为医疗质量32起(50.8%)、服务态度15起(23.8%)、收费问题10起(15.9%)、科室管理3起(4.8%)、其他3起(4.8%)。责任人依次为初级人员35起(55.6%)、中级人员15起(23.8%)、登记人员10起(15.9%)、高级人员5起(7.9%)。结论放射科医疗纠纷应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提高医疗和诊断质量。以人为本为根本,良好的服务可以避免大多数医疗纠纷的发生。
- 刘洪张学勤李赛张祖艳徐培芬
- 关键词:放射科医疗纠纷
-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诊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FFDM)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47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FFDM表现,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x。检验。结果42例单纯DCIS中单纯钙化13例,肿块11例,5例为肿块伴钙化;病变最大径平均值17.4mm;腺体结构紊乱4例;无异常征象9例。47例DCIS—MI中单纯钙化28例,肿块12例,15例为肿块伴钙化;病变最大径平均值22.1mm;腺体结构紊乱1例;无异常征象6例。两者病灶最大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数目及形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DM对DCIS—MI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为术前评估提供帮助。
- 张学勤李逢春汪秀玲
-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乳腺X线摄影数字化
- 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乳腺癌的诊断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乳腺X线检查的乳腺癌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质量控制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38例。对两组患者乳腺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1.11%,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3.68%,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各年龄段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T4期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T1+T2期(P<0.05)。观察组各个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符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非甲级片产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P<0.05)。结论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 张学勤余浩李逢春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
- 原发性肝癌CT诊断(附100例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脏螺旋增强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诊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手术以及影像学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和螺旋增强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增强后各期间的CT值与微血管侵犯的关系。结果螺旋增强CT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准确检出率高于CT平扫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准确检出率(96.00%vs 75.00%,χ^(2)=17.786,P<0.05;87.00%vs 69.00%,χ^(2)=9.441,P<0.05);本研究共检查出126个病灶,病灶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肝左外叶17个,肝左内叶22个,肝右前叶21个,肝右后叶66个。肝动脉期扫描以高密度均匀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逐渐减弱;微血管侵犯组门静脉期CT值高于非微血管侵犯组((82.93±11.94)HU vs(70.25±11.43)HU,t=5.426,P<0.05),两组在动脉期、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已(P>0.05)。结论肝脏螺旋增强CT可清晰显示原发性肝癌的特征,对肝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
- 张学勤杨浩然曹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放射科医疗纠纷与防范
- 放射科作为临床会诊科室,虽然很少发生直接治疗不当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但在医疗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或隐患。现就近15年遇到的医疗纠纷或隐患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放射科医疗纠纷的防范能力。
- 刘洪张学勤李赛张祖艳徐培芬
- 关键词:放射科医疗纠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