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综采
  • 5篇两硬
  • 5篇采高
  • 5篇大采
  • 5篇大采高
  • 5篇大采高综采
  • 4篇两硬条件
  • 3篇力学模型
  • 3篇垮落
  • 3篇采矿
  • 3篇采矿工程
  • 3篇初次垮落
  • 2篇综采工作
  • 2篇综采工作面
  • 2篇开机率
  • 2篇工作面
  • 2篇大采高综采工...
  • 1篇支护
  • 1篇硐室
  • 1篇联合支护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大同煤矿集团...
  • 2篇中国煤炭学会

作者

  • 6篇张剑
  • 5篇郑厚发
  • 5篇王家臣
  • 3篇姬刘亭
  • 1篇陈亚军
  • 1篇尹达君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建井技术
  • 1篇第九届全国矿...
  • 1篇东北岩石力学...
  • 1篇东北岩石力学...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顶初次垮落力学模型研究
针对“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项初次垮落的特点,建立全长工作面力学模型,提出沿工作面布置方向老顶形成“三”块相互铰接的薄板结构,解释全长工作面呈分段、分期、迁移来压的原因。运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出不同约束边界条件下薄板内部...
王家臣张剑姬刘亭郑厚发
关键词:采矿工程两硬大采高综采初次垮落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的有效度
2004年
通过研究大采高综采生产系统各部件的有效度,建立生产系统有效度模型,计算出工作面生产系统有效度,客观评价大采高综采生产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分析生产系统有效度与系统开机率的关系,计算出生产系统的开机率,评价大采高综采生产系统的生产潜能,为矿井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家臣张剑尹达君郑厚发
关键词:两硬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机率
'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顶初次垮落力学模型研究
本文针对'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项初次垮落的特点,建立全长工作面力学模型,提出沿工作面布置方向老顶形成'三'块相互铰接的薄板结构,解释全长工作面呈分段、分期、迁移来压的原因.运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出不同约束边界条件下薄板...
王家臣张剑姬刘亭郑厚发
关键词:采矿工程大采高综采初次垮落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的有效度
本文通过分析大采高综采生产系统各部件的有效度,建立了生产系统有效度模型,计算出工作面生产系统有效度,并通过剖析生产系统有效度与系统开机率的关系,计算出生产系统的开机率,从而评价大采高综采生产系统的生产潜能.
王家臣张剑尹达君郑厚发
关键词:工作面开机率
文献传递
“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顶初次垮落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针对“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顶初次垮落的特点,建立全长工作面力学模型,提出沿工作面布置方向老顶形成“三”块相互铰接的薄板结构,解释全长工作面呈分段、分期、迁移来压的原因。运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出不同约束边界条件下薄板内部的戍力分布,论证了工作面中部来压强度大于头、尾部。
王家臣张剑姬刘亭郑厚发
关键词:采矿工程两硬大采高综采初次垮落力学模型
大断面硐室锚网喷联合支护实践与认识被引量:2
2004年
以鸣山煤矿-600m北翼副暗斜井绞车房为例,介绍了两次锚网、3 次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在大断面硐室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这种联合支护保证了硐室围岩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类似条件下的大断面巷道和硐室支护提供了经验。
郑厚发张剑陈亚军
关键词:锚网喷联合支护大断面硐室绞车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