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清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临床管理优化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最大限度发现HIV感染者的策略及其循证决策被引量:15
- 2010年
- 循证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思想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临床决策、卫生管理决策中,成为卫生决策科学化发展的标志之一。科学防治是AIDS防治工作的原则,是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取得产出的核心,而科学决策是科学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AIDS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患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 岳清徐鹏宁镇曾刚傅洁庄鸣华潘启超吕繁
- 关键词:HIV感染者循证决策
- 上海市梅毒病例诊断治疗现状调查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梅毒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性病门诊保存的梅毒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5个医院的性病门诊共调查了1 669份梅毒病历,潜伏梅毒病例和非潜伏病例诊断依据中,分别仅有15.0%和13.6%有梅毒接触史的记录。1 413例(84.7%)梅毒患者接受梅毒治疗,其中1 220人(86.3%)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203人(14.4%)使用非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没有未进行青霉素皮试的病史记录。13.2%(221/1669)人接受梅毒随访。结论应当努力提高和完善上海市梅毒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以遏制梅毒的流行。
- 庄鸣华宁镇方蕙郑晓虹岳清潘启超
- 关键词:梅毒回顾性调查
- 2003-2007年上海市淋病、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淋病和梅毒发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3-2007年上海市淋病和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上海市报告的淋病疫情呈下降态势,而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梅毒病例年均增长14.0%。报告梅毒病例以二期梅毒、一期梅毒和潜伏梅毒为主,二期梅毒的年均增长幅度高达12.0%。男性淋病发病显著多于女性,本市户籍淋病和梅毒病例居多,本市和外地户籍的淋病和梅毒发病呈现相似的增减态势。结论:上海市梅毒流行形势严峻,应当采取有效的检测、治疗和干预措施,遏制梅毒的进一步流行。
- 宁镇岳清郑晓虹傅洁庄鸣华潘启超
- 关键词:梅毒淋病
- 上海市2005—2017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17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信息,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治疗对象的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9251例纳入队列的治疗对象平均年龄(38.2±13.2)岁,以男性(8447例,91.3%)和同性性传播(5536例,59.8%)为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1.9个月,因艾滋病死亡194人,治疗1、3、5、10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83、0.979、0.972、0.963。多因素Cox分析发现,年龄、基线CD4+T细胞计数、初始治疗方案、是否更换治疗方案、传播途径是治疗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应在扩大治疗覆盖面的基础上,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及时进行必要的治疗方案调整,改善生存质量。
- 傅洁岳清庄鸣华郑轶玲尹鹤峰宁镇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上海市新确诊HIV-1感染者耐药横断面研究
- 202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确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型感染者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4—6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的所有196例新确诊HIV-1感染者外周静脉血血浆,提取HIV-1 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pol区进行序列测定,对突变位点及ART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6例新确诊HIV-1感染者血浆中,成功扩增162份pol区基因序列(扩增成功率为82.65%),亚型由CRF07_BC(51.23%)、CRF01_AE(27.78%)、其他(6.79%)、CRF55_01B(5.56%)、B(3.70%)、CRF01_AE/B(3.70%)、CRF08_BC(1.23%)构成。总体传播性耐药率为7.4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INSTIs)耐药率分别为3.09%、3.70%、0.00%和0.62%。B(66.67%)和CRF55_01B(88.89%)中出现NNRTIs相关突变位点的比例多于CRF07_BC(13.25%),CRF55_01B(88.89%)中出现NNRTIs相关突变位点的比例多于CRF01_AE(22.22%)和其他亚型(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F01_AE/B出现PIs相关突变位点的可能性是CRF07_BC的21.71倍[比值比(odds ratio,OR)=21.7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36~140.27,P=0.001]。结论上海市新确诊HIV-1感染者中传播性耐药处于中度流行水平,以NNRTIs和PIs相关耐药为主,INSTIs耐药率较低,应考虑在ART方案中使用INSTIs。
- 林倩茹王绪琴唐雯琪董原岳清何春燕郁晓磊刘长河韩逸清冯琬清宁镇沈鑫陈昕林怡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型耐药整合酶抑制剂
- 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7
- 2023年
- 艾滋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推进联合国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海市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本市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了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责任与任务,持续推进各项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分析近年来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及现状,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及建议。
- 吴国柱潘启超吴立明沈鑫宁镇岳清张浩
- 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境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境,为上海市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形成22项艾滋病防治工作困境,于2022年11-12月访谈17位关键知情人,并结合规范差距分析得出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困境。结果: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流动人口等群体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难度大,严重程度6.41分(总分10分)。16位关键知情人(16/17)认为上海市处于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要、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信息共享和服务能力不足的困境。规范差距分析结果显示,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尚未达到预期目标。结论:目前,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在流动人口防控、信息化、防治人员数量、感染者检测发现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艾滋病防治信息融合共享,促进社会组织参与,提升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
- 张玉姝陈一凡岳清徐鹏沈鑫王颖宁镇陈昕
-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艾滋病
- 上海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的评估被引量:5
- 2006年
- 庄鸣华方蕙毕华宁镇岳清王盈潘启超
-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违法犯罪行为
- 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与VCT服务及相关因素
- 202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MSM的HIV自检和VCT检测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2021年与2023-2024年通过MSM社会组织上海青艾健康促进中心对MSM展开多次横断面问卷调查,使用Pearson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自检和VCT检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经敏感度分析填补2022年缺失数据后,用Cochran-Armitage趋势χ^(2)检验分析2020-2024年两种检测方式是否存在随年份变化趋势,用Spearman相关系数r评判趋势强弱。结果共招募2228名曾检测过HIV的MSM,49.87%最近一次HIV检测方式为自检。2020、2021、2023、2024年HIV自检率分别为26.25%、35.48%、76.99%、68.06%,经敏感性分析显示呈显著上升趋势(χ^(2)_(trend)值均>350,P<0.001)且存在年份相关性(r值均>0.35,P<0.001);28.37%MSM最近一次HIV检测经VCT开展,2020、2021、2023、2024年VCT检测率分别为57.63%、29.84%、4.71%、11.27%,经敏感性分析显示呈显著下降趋势(χ^(2)_(trend)值均>345,P<0.001)且存在年份相关性(r值均<-0.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知晓艾滋病知识(aOR=1.642,95%CI:1.264~2.134)、近6个月同性肛交多重性角色(aOR=1.408,95%CI:1.106~1.792)的MSM使用HIV自检的比例更高;而年龄≥35岁(aOR=0.584,95%CI:0.434~0.787)、在婚或同居(aOR=0.719,95%CI:0.544~0.950)的MSM使用HIV自检的比例更低。另一方面,年龄≥35岁(aOR=1.561,95%CI:1.145~2.129)的MSM通过VCT检测HIV的比例更高,而近6个月同性肛交多重性角色(aOR=0.647,95%CI:0.494~0.848)的MSM通过VCT检测HIV的比例更低。结论上海市MSM的HIV自检率显著上升,VCT检测率有所下降。建议对年轻、未婚、高艾滋病知识知晓、多重性角色的MSM推广自检,同时维持VCT服务以满足已婚、年长MSM的线下检测需求。
- 王震宇卜佳青尹宁夏庆华岳清刘春馨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影响因素
- 2005—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5—2015年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HIV和艾滋病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按发病日期收集2005—2015年上海市各区县报告的HIV感染和艾滋病发病数据。2005—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及外来人口数来自2006—2016年各年的《上海统计年鉴》。利用AcrGIS软件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用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描述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05—2015年,上海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为13498例;报告的HIV感染例数由2005年的450例增加至2015年的2236例,感染率由0.025/10万增加至0.093/10万;报告的艾滋病发病例数由2005年的32例增加至2015年的683例,发病率由0.002/10万增加至0.028/10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上海市外来人口的HIV感染率热点最初出现在虹口区(Z=2.96,P=0.003),2006年以后基本稳定在长宁区(各年Z值均>1.96,P<0.05);常住人口的HIV感染率热点2005—2007年在金山区(各年Z值均>2.58,P<0.01),2008年后移动至中心城区并基本趋于固定(各年Z值均>1.96,P<0.05)。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HIV感染和艾滋病发病高值聚集区相同,均为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和杨浦区;常住人口HIV感染高发时段为2011—2015年,高值聚集区为黄浦、徐汇、长宁和静安区;外来人口HIV感染高发时段为2014—2015年,高值聚集区为徐汇、长宁和静安区。结论上海市HIV感染和艾滋病发病高值区域集中于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的HIV感染高值聚集区趋向于外来人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时空高值聚集区的监测。
- 左佳鹭袁黄波岳清刘振球方绮雯宁镇张铁军
- 关键词:HIV外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