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莎

作品数:28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儿童
  • 8篇学龄
  • 8篇学龄前
  • 8篇学龄前儿童
  • 7篇幼儿
  • 6篇体育
  • 4篇跌倒
  • 4篇蹲起
  • 4篇女性
  • 4篇老年
  • 3篇中老年
  • 3篇中老年人
  • 3篇身体活动
  • 3篇体育活动
  • 3篇体育运动
  • 3篇下肢
  • 3篇老年人
  • 3篇肌肉
  • 2篇跌倒风险
  • 2篇运动学

机构

  • 28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李宁(中国)...

作者

  • 28篇屈莎
  • 18篇罗冬梅
  • 14篇赵星
  • 5篇罗冬梅
  • 2篇徐刚
  • 2篇朱翔宇
  • 1篇关宏岩
  • 1篇吴建新
  • 1篇姚天聪
  • 1篇张霆
  • 1篇杨玉凤
  • 1篇付燕
  • 1篇郑义
  • 1篇郭建军
  • 1篇黄逸
  • 1篇刘胜军

传媒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2015第十...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第九届全国体...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被引量:123
2020年
运动、饮食和睡眠构成了儿童每天24 h自然养育的3个要素。学龄前儿童的运动与其骨骼、心肺健康、动作和认知发展、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均密切相关,并且也将持续影响着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近几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推出儿童早期(涵盖出生至学龄前阶段)的运动指南,而我国尚无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为此,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运动科学、儿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组成指南工作组。指南研制全过程遵循了严谨、透明的指导原则,借鉴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 II),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全面检索文献和整理国外学龄前儿童运动相关指南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形成指南推荐意见的核心内容。通过共识会议反复讨论修订,最终完成《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我国首次研制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指南,适用于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应用人群为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及儿童家长。《指南》遵循了国际身体活动指南的发展趋势,全面考虑了学龄前儿童1天24 h的各种活动行为,包括运动、久坐行为以及睡眠,从学龄前儿童运动原则、运动时间、运动类型以及运动监测与评估4个方面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我国学龄前儿童科学和安全的运动以满足其身体发育需求提供专业指导。
关宏岩赵星屈莎吴建新杨玉凤郭建军张霆罗冬梅
关键词:身体活动久坐睡眠学龄前儿童
不同体育活动项目对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
研究目的: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当前幼儿体质的现状为后来成长提供依据。我国幼儿整体身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幼儿身体素质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的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
任芳赵星屈莎
关键词:幼儿身体素质篮球跆拳道体适能
基于中华05骨龄计分法的6~19岁男性骨龄图谱标准片的研制
<正>1研究目的骨龄是评价生物年龄的理想指标,它客观反映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对运动员选材和青少年分龄赛具有重要作用。骨龄评定依赖于评定方法,国际上认可的骨龄评定方法是计分法和图谱法,二者在使用中各有利弊,计分法选取...
朱翔宇徐刚罗冬梅屈莎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
文献传递
幼儿体育活动强度自评量表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内外现有体育活动强度评价量表,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通过实验研制一套科学合理具有普适性的幼儿体育活动强度自评量表。方法:选取2所幼儿园大班幼儿116人进行量表研制。通过台阶高度和踏步频率负荷递增的方式分析量表的合理性,测试过程中让幼儿利用量表进行自评,同时全程记录心率和加速度计数据。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各自评等级的平均心率差异,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量表的重测信度,另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量表的效标效度。结果:幼儿自评等级与加速度计Count值和心率的相关系数均较高(P<0. 001),说明量表能够较好反映幼儿运动中的物理强度和生理变化。心率在各等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01),说明量表对不同强度活动的区分度较好。2次测试的自评等级高度相关(P<0. 05)且无显著性差异(P>0. 05),即量表的重测信度较好。幼儿在园内日常活动的量表自评等级与心率的相关系数较高(R=0. 604,P<0. 001),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结论:研制获得了《幼儿体育活动强度自评量表》。该量表是一个包含6个选项的以卡通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幼儿自评量表。该量表各等级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用于幼儿日常体育活动强度的评价,以帮助教师更合理地为幼儿安排各类体育活动课程。
罗冬梅姚天聪屈莎赵星周嘉琳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量表自评
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强度他评量表的研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普适性的《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强度他评量表》,以期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和家长掌握幼儿体育活动强度,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课程。方法:先后选取北京某一级一类幼儿园大班幼儿158人和27人进行量表的检验。为幼儿佩戴Polar Team 2团队心率表与RT3三轴加速度计,进行室内、外活动的跟踪测试;与此同时教师和研究人员使用《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强度他评量表》做出选择,并填写《量表》(文字版)。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以及等级设置合理性。结果:经过文字图形转化、校标效度检验(平均心率:r=0.468,P<0.01;Counts,r=0.472,P<0.01),以及教师意见反馈《量表》二稿纳入外观表现维度中呼吸、出汗和脸色3项,共分为6个强度等级。经检验,《量表》二稿评分者间相关系数为0.626(P<0.05),信度良好;评价结果与心率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93(P<0.01),并在不同心率等级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区分效度,将其确定为终稿。大体划分等级1~2、3~4和5~6,分别对应体育活动中的较低、中等和较大强度。结论:本研究研制的《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强度他评量表》是一个包含6个选项的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师他评量表。《量表》对不同幼儿的体育活动强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使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幼儿体育活动强度,帮助教师更合理地为幼儿安排体育活动课程。
罗冬梅屈莎赵星黄意蓉田逶巍张康曹丽敏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量表信效度
户外活动预防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户外活动预防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9年1月1日-2018年5月12日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EMBASE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户外活动与近视进展的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将所提取的结果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RCT研究5项,队列研究8项,共涉及44933名儿童。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户外活动能够明显降低儿童近视发生率[OR=0.77,95%CI(0.72-0.82),P<0.001)],延缓近视发展[MD=0.16,95%CI(0.12-0.19),P<0.001],较低程度抑制眼球增长速度[MD=0.05,95%CI(0.03-0.07),P<0.001],且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结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近视发生率,延缓近视发展。且每天2 h户外活动可以作为预防近视发生的基点。但由于纳入高质量研究相对较少,后期还需要大量高质量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张康罗冬梅付燕赵星屈莎
关键词:户外活动儿童视力近视
智能幼儿坐位体前屈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幼儿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包括座板,座板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滑支脚,座板的底部且远离防滑支脚的一端安装有两个万向轮,座板远离万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座板的顶部设有压膝机构,座板的顶部且远离万向轮...
屈莎单竹罗冬梅
中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价等级的研究
<正>1研究目的导致中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众多,并且跌倒是多个系统功能衰退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的跌倒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尚未形成标准和规范,缺乏准确和细致的跌倒风险划分标准。因此,本文对与中老年人跌倒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研...
屈莎罗冬梅杜龑赵星
关键词:中老年人跌倒风险
文献传递
学龄前儿童前滑步发展规律的纵向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跟踪数据,对比各个年龄阶段的TGMD-2评分、前滑步整体序列法阶段划分,归纳学龄前儿童前滑步动作发展特点,为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教学提供依据。(2)通过纵向跟踪数据,对比各个年龄阶段的客观指标,根据指标变...
席健夫张百发屈莎赵萌罗冬梅
关键词:学龄前
文献传递
女性蹲起动作控制能力的增龄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从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出发点,针对其蹲起动作的控制能力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女性的蹲起动作控制能力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市区社区居住各年龄段女性166名。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三维摄像系统记录受试者的蹲起动作特征,并用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差异。结果:除60岁年龄组外,其余各组下肢各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各组下肢各关节平均净关节力矩和贡献度的大小顺序均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其中髋关节平均净关节力矩在50岁年龄组时出现拐点。结论:老年人完成蹲起动作的主要力量来源为髋关节力矩,但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也最易随年龄增加而衰退。50岁是髋关节力量衰退的转折点。提示50岁是加强老年人动作控制能力和实施预防跌倒工作的关键敏感年龄。
屈莎罗冬梅
关键词:女性增龄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