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丽 作品数:67 被引量:35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机械沙障与治沙植物不同配置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机械沙障与植物治沙对治理荒漠化土地、固定活化沙丘、降低荒漠化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机械沙障与治沙植物不同配置防风固沙效益,以吐鲁番市高昌区荒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设置4种不同的治理模式,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的植物保存率、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风速廓线、输沙量和地表蚀积深度等防风固沙效益指标,对比不同配置模式活化沙丘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1)机械沙障对治沙植物的生长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植物存活率大于80%;草方格沙障在初期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大于高立式沙障,梭梭初期的生长情况弱于同等沙障保护下的柽柳。(2)4种治理模式均具有良好的防风效益,草方格沙障在0.4 m以下的防风效能优于高立式沙障,在0.4 m以上,高立式沙障的防风效能更好,同等保护条件下的柽柳防风效能优于梭梭;草方格沙障的地表粗糙度大于高立式沙障,柽柳的防风效能优于梭梭。(3)草方格沙障在0.4 m以下的阻沙效益优于高立式沙障,但总体阻沙效益弱于高立式沙障,在相同沙障中,柽柳的阻沙效益优于梭梭;4种治理模式对地表均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草方格沙障优于高立式沙障,沙面形态更加平稳,柽柳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优于梭梭。草方格沙障+柽柳的治理模式防风固沙效益最佳。 闫鑫苒 张倪斌 宋政梅 孙桂丽 郑旭 王璞 各文婷 吉小敏关键词:防风效能 一种荒漠化治理用隔沙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荒漠化治理用隔沙带,包括地面固定架(1)、气囊(6)以及充气机构等,其中地面固定架(1)固定于荒漠化地面上;气囊(6)沿地面固定架(1)纵向固定于地面固定架(1)上,气囊(6)上设有漫气结构(13),漫气... 孙桂丽 闫鑫苒 张元梅 郑旭 各文婷 阿丽亚·拜都热拉基于生态位分化的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共存机制 被引量:13 2019年 对植物种群的格局与共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各物种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对植物种群在相应环境中群落构建的作用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做出合理性的评价。结合塔里木河下游4个监测断面22个样地的调查结果,应用扩散系数(DI)、t检验、聚集系数(CI)、平均拥挤度(m*)、聚集强度负二项参数(K)、Levins指数与Schoener指数综合分析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共存机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85.71%的植物种群呈聚集分布的格局;(2)当前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植物类型对资源的竞争能力排序为灌木>乔木>草本,其中柽柳在当前的植物群落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其次是黑果枸杞、胡杨与骆驼刺,均属塔里木河下游的的泛化物种;(3)植物群落内存在较为普遍的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并不激烈,受到环境过滤作用后的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性差异较小,存在共享资源位的情况且能长期共存。由此推测,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正处于演替过程中较为稳定的阶段,但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等级的植物群落。 史浩伯 孙桂丽 陈亚宁 李卫红 卢航 白一纯关键词:生态位 物种共存 生物多样性 塔里木河下游 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水文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2 2018年 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灾害类型、不同县市的年内和年际危险性指标对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区的水文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昌吉州气象水文灾害发生频率在年际分布是逐渐增长的,发生周期呈缩短趋势,1984—1987年、1995—2001年、2003—2007年、2010—2014年共发生水文气象灾害分别为34、55、36、42次,这4个时期阶段中发生频度较为频繁,其他阶段发生相对都较少;在年内分布上7月份发生频率最大,且受灾县市比较多,3、5、6、8月次之,其他月份较少。(2)危险性:从灾害类型来看,洪水灾害危险性最高,雪灾次之、冰雹中等,暴雨危险性最小;从县市看,玛纳斯县为高危险区,昌吉市、奇台县、阜康市、呼图壁县为中危险区,其余为低危险区。通过了解灾害的发生情况和地区的易损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水文气象灾害,转弊为益,从而促进地区生态环境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王立 孙桂丽 陆海燕 李路 高亚利关键词:生态环境 水文灾害 危险性 Effects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on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2016年 With 7-year-old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different root-zone irrigation patterns were arrang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on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the diurnal dynamics of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was V shaped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and the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reached the minimum during 14:00-16:00.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under drought 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ear trees irrigated normally. Under both drought stress and normal irrigation,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was most gentle, that during the fruit-setting and mature periods showed some ups and downs, and that during the fruit enlargement period was greater.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twig water potential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studi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limits of twig water potential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for normal growth of Korla fragrant pear tre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determined. 孙桂丽 李万栋 玉苏甫.阿不力提甫基于植被指数的昌吉州荒漠化时空变化监测与评价 2024年 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荒漠化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基于NDVI数据对植被动态变化、植被覆盖率年际变化开展荒漠化动态变化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昌吉州植被指数呈现增加趋势,低覆盖植被面积最大,占比均值为45.09%;中覆盖植被和高覆盖植被面积占比分别为20.70%和22.69%;较高覆盖率植被面积占比为11.13%;无植被面积占比均值最小,为0.39%。(2)昌吉州轻度荒漠化面积在逐渐减少,中度荒漠化面积波动幅度较小,年度变化趋势并不明显;非荒漠化面积波动较大,年度变化呈现增长趋势。(3)2000—2019年荒漠化总体上由中度向轻度荒漠化转移,轻度荒漠化向非荒漠化转移。(4)2010—2015年重度荒漠化区域增加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部平原区,从发生位置和时间看,主要原因为2010年开始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2015年后随着荒漠化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重度荒漠化面积呈减少趋势。 马靖 孙桂丽 禹明柱 冉亚军关键词:荒漠化 植被 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潜力研究 被引量:5 2023年 为探究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以工业区周边桑树及与之对应根基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Mn、Ni、Zn、Cd、Hg、Pb、As、Cu、Cr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级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分析桑树中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桑树的富集、转运系数分析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城郊工业区土壤中Mn、Ni、Pb元素处于清洁状态;Zn、Cd、As、Cr元素处于轻度污染水平;Hg元素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交通污染及有机肥施用有关。综合分析认为:桑树对Ni元素综合富集能力相比于其他元素较强,对Zn、Cd、Hg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对Ni、Zn、Cd、Hg具有较强的修复潜力,其中对Ni元素的修复潜力最强。桑树可作为Ni、Zn、Cd、Hg复合污染地生态修复的首选树种。 董中凯 阿丽亚·拜都热拉 宋敏 蔡凯旭 杨公新 孙桂丽关键词:重金属 桑树 人工梭梭林寄生肉苁蓉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研究荒漠区人工种植梭梭林寄生肉苁蓉以后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公相村人工梭梭林生态修复区作为实验样地布设点,选取成功接种肉苁蓉的3年生寄主梭梭(处理A)和未接种肉苁蓉的3年生梭梭(CK)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生物量、生长量和近地表温湿度,并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含水量、养分和含盐量分析。接种肉苁蓉的实验样地近地表温度高于未接种肉苁蓉样地,而近地表湿度则正好相反;两者不同深度土壤养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但无明显规律性;土壤含水量CK均高于处理A;接种肉苁蓉样地的梭梭树高、地径和冠幅,普遍小于未接种样地,且个体间差异较大。肉苁蓉寄生对寄主梭梭当年的生长存在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对生态修复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王含露 孙桂丽 李路 陆海燕 郑夏明关键词:寄生植物 梭梭 肉苁蓉 吐鲁番市不同年限人工梭梭林防风固沙效益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 2025年 [目的]评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对风沙流的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快速评价防风固沙效益的方法,界定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的下限,为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的荒漠化区域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对其各项防风固沙效益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对比防风固沙效益指标与生物量变化的关系。[结果]①人工梭梭林随着营造年限的增长,其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地表蚀积量与阻沙效能均随种植年限增加显著提升(p<0.05)。②人工梭梭林随着营造年限的增长,区域内的风速廓线规律发生改变,原生荒漠风速廓线呈现“L”形变化特征,2年生、4年生的人工梭梭林风速廓线呈现出“I”形变化特征,6年生、8年生、10年生的人工梭梭林风速廓线呈现出反“J”形变化特征。③人工梭梭林输沙通量随着营造年限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并随着高度的增长也呈现递减趋势。④基于5种不同年限梭梭林,本研究构建了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指标模型,其中,立木生物量指数与防风效益、地表蚀积量、地表粗糙度、输沙通量、阻沙效能的关系,最佳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二次方程函数、指数函数模型、Logistic函数模型,R2分别为0.651,0.962,0.790,0.804,0.925。⑤若要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益,人工梭梭林立木生物量指数下限需达到4.94 kg/m^(2)。[结论]人工梭梭林种植4 a以上时,防风固沙效益可达到稳定状态,可采用相应模型估算评估指标。当人工梭梭林立木生物量指数≥4.94 kg/m^(2)时,可稳定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王璞 孙桂丽 各文婷 孙红月 周志欣关键词:不同种植年限 人工梭梭林 生物量 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扎实的生态文明知识,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基于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7所农林院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结果发现:农林院校均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农林院校研究生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了较好的生态文明习惯。但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政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学科优势、实践基地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今后应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生态文明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保障机制,提升农林院校生态育人能力,同时多元发力,形成育人合力,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 孙桂丽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农林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