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天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明星消费、民族想象、现代启蒙——关于《影戏杂志》的三点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影杂志,在中国影戏还处于襁褓期时,《影戏杂志》以视觉和话语文本的双重刺激培养了读者的"明星意识",用巧妙的方式在"民族影业"缺席的情况下激发起了民众对"民族影业"的想象,并肩负起了启蒙现代思想和传播影戏知识的双重任务,成为了中国电影杂志名副其实的开路先锋,具有重要的电影史意义。
- 刘琨孙晓天
- 关键词:民族想象现代启蒙
- 早期中国电影在美国(1913—1949)
- 2013年
- 从1896年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开始,一直到1950年,中国电影市场始终被外来影片占据着绝大多数的位置。不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欧洲电影,还是其后统领中国电影市场的美国电影,都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的票房和观众,同时还成为了西方国家商品倾销和文化侵略的途径之一。与之相比,中国电影在欧美国家的放映情况就显得十分凄惨了。
- 孙晓天
- 关键词:中国电影市场美国电影放映情况欧洲电影文化侵略
- 盗亦有“道”——中外偷盗片研究
- 2013年
- 作为以满足观众的潜在欲望为动机、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存在的类型片,通常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观众观影兴趣的转移而不断地更新自己,并且产生新的类型,"偷盗片"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更新中逐渐形成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好莱坞影片《偷天游戏》、《偷天陷阱》、《十一罗汉》、《偷天换日》等在全球范围内搅动起一股"偷盗热"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这类影片,
- 刘琨孙晓天
- 关键词:偷盗好莱坞影片类型片观众
- “六合影片营业公司”与“天一影片公司”关系考被引量:2
- 2012年
- 关于六合影片营业公司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商业竞争环境中"围剿"天一影片公司的论述,在中国电影史书写中得到了很多电影史学者的认同。但是,追溯其源头便会发现这一论述及其引发的后续猜测,在很多方面都有失于历史事实,疑点重重。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挖掘,回溯"六合围剿天一"的历史真相,试图辨别与还原"六合"与"天一"真实关系。
- 刘琨孙晓天
- 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第19期“电影学博士论坛”综述被引量:2
- 2014年
- 2014年5月27日,由《当代电影》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承办的第19期“电影学博士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期博士论坛的议题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文化软实力是国力的体现,而电影则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形式,因而也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票房总量连年攀升,
- 孙晓天
- 关键词:文化发展战略中国电影市场电影学
- 狂欢·喧哗·独语——三种“想象共同体”背后的电影批评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国的电影批评大致可以分为网络批评、媒体批评和学术批评三类。这三种批评模式背后是由三个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知识体系、兴趣爱好的批评主体组成的“想象共同体”,^①而不同的载体和不同的“想象共同体”又赋予了三种批评模式各自不同的批评逻辑和批评特征。本文将以去年贺岁档中的话题影片《金陵十三钗》的批评为例,通过对三种不同批评文本的分析,考察中国目前电影批评各分支的具体特征。
- 孙晓天刘琨
- 关键词:电影批评独语狂欢网络批评学术批评
- 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
- 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前)是一段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期间汇聚了无数电影人的汗水与智慧,是普通民众、智识阶层与官方意志共同耕耘的结果。在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中,在动荡的社会语境之中,早期中国...
- 孙晓天
- 关键词:历史研究早期中国电影
- 文献传递
- 《胡巧英告状》影片分析
- 2013年
- 《胡巧英告状》是一部围绕食品安全案件而展开的主旋律影片,展映以来深获好评,并于2013年6月荣获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该片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社会反响与编导独特的叙事技巧是分不开的。地沟油事件在当下是非常敏感的民生问题。自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来,食品监管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一直颇受大众的质疑。
- 王素芳郑汉民何弦孙晓天
- 关键词:意识形态叙事伦理影片分析告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社会责任感
- 敏感题材的道德转嫁
- 2013年
- 《胡巧英告状》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取材于真实的社会事件,触及了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面对食品安全、官商勾结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阴暗面,影片并没有采取强攻的策略去反思国民的劣根性和行政盲区,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借助中国传统的苦情戏模式将群体的矛盾转嫁到个体的身上,用艺术的表述方式处理了敏感题材,使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转换成了一个道德伦理故事。
- 孙晓天
- 关键词:敏感题材道德伦理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事件现实题材
- 早期中国电影童星研究
- 2012年
- 童星是早期中国电影明星群体中的一个弱小而明亮的分支,他们与成年明星一样体现着一个时代、社会和民族的缩影,并承担着与成人世界相同的社会学、符号学意义。但是,在近几十年硕果累累的"明星研究"中却鲜见关于童星的深入发掘和探讨,这个小群体似乎已经被时间的流逝所淹没。本文尝试从童星在早期电影中的发展状况入手,通过分析其来源等问题,探讨童星本人及其角色的存在模式和意义。
- 孙晓天
- 关键词:早期电影童星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