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明
-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高盐苯胺类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采取络合萃取-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高盐苯胺类生产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络合剂为P507,废水pH值8-9,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10,萃取时间60min,反萃剂为4mol/L的盐酸,反萃时间30min。在此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6%,苯胺去除率达95%以上,萃取后废水生化性明显提高。
- 宋红孙宇明马文静
- 关键词:络合萃取生物处理
- 典型农药、染料生产废水中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 程迪李鹏马文静周宁李利敏欧云川张立君孙宇明刘艳等
- 该技术是针对农药、染料工业特点研发的有毒污染物预处理与综合废水末端处理的组合集成技术。有毒污染物专项预处理与末端处理的优化组合集成技术是本治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作为组合技术的关键,该项目研发了系列大吨位热点农药、染料及其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药染料污染物治理
- 沉淀分离-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Fe^(2+)和Fe^(3+)被引量:1
- 2017年
-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微量Fe^(2+)与Fe^(3+)的分析方法。基于Fe^(2+)、Fe^(3+)形成沉淀的p H范围不同进行有效分离,以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当p H值在3.66~4.01范围时,Fe^(3+)形成Fe(OH)3,沉淀完全后经静置过滤从水中分离,而Fe^(2+)仍留在水中。在最佳p H值5.0~8.0范围内可实现Fe^(2+)与Fe^(3+)的有效分离。Fe^(2+)的测定范围为0~5 mg/L,检出限为0.03 mg/L;Fe^(3+)的测定范围为0~5 mg/L,检出限为0.02 mg/L,Fe^(2+)与Fe^(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8%和0.86%。
- 孙宇明张宇马文静张立君李秀珍
- 关键词:FE3+火焰原子吸收法
- 一种工业副产物混合废盐超声波处理连续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混合硫酸盐的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业副产物混合废盐超声波处理连续化装置,包括吸附预处理单元、超声波氧化处理单元及超声波结晶单元,吸附预处理单元包括溶解槽、吸附反应器及滤池,超声波氧化处理单元包括超声...
- 孙宇明张源刘艳李鹏宋红
- 文献传递
- 升流式微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对酸性媒介黑2B的强化脱色
- 2018年
- 针对传统偶氮染料处理方法效率低的缺点,利用新型升流式微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UBER)强化水中偶氮染料酸性媒介黑2B(MB2B)还原脱色。反应器采用上升流、连续供水的运行方式,在阴阳极体积比为2:1、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外加电压为0.5 V、进水浓度为400 mg/L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8.2%。UBER对MB2B的脱色由阴极电化学还原和阳极微生物氧化共同作用,其中阴极占主导。
- 李明阳孙宇明宋振辉李鹏
- 关键词:脱色率电流密度
- 萘磺酸类染料废水络合萃取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研究络合萃取体系处理萘磺酸类染料废水的作用及萃取机理,选取苯磺酸和叔胺(二甲苯)萃取剂组成的体系对萃合物的化学组成、萃取反应平衡常数K、萃取过程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胺盐萃合物结构式为[0.63R3N·HA],K=17.51L/mol,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
- 宋红董振海孙宇明
- 关键词:络合萃取
- 一种苯酚生产过程中副产物混合废盐的处理工艺和装置
- 本发明属于工业混合硫酸盐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酚生产过程中副产物亚硫酸钠与硫酸钠混合废盐的处理工艺和装置。将苯酚生产过程中副产物混合盐经水配成均相溶液,均相溶液经硫酸调节溶液pH值至4‑6,并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处...
- 孙宇明张源刘艳李鹏宋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解酸化耦合微生物电解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解酸化耦合微生物电解装置,包括水解酸化区、电化学区和排水室,其中水解酸化区包括污泥沉降室和气水分离室,且污泥沉降室下端设有进水口,气水分离室内设有用于排出水解酸化产生气体的下集...
- 孙宇明李明阳宋振辉张源刘艳刘涛安鹏宇秉勇于姗姗孙兰梅朱婧涵刘长睿
- 文献传递
- 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青霉素废水被引量:3
- 2017年
- 以难降解的青霉素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青霉素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废水初始pH、H2O2投加量、Fe2+/H2O2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絮凝pH值等因素对难降解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青霉素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6%。
- 孙宇明宋红马文静宇秉勇胡金玲
- 关键词: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青霉素废水生化出水
- 有机磷阻燃剂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液膜萃取—酸析沉降—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有机磷阻燃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膜萃取时,液膜油相(表面活性剂与煤油的混合液)与内水相(H2SO4溶液)的体积比2∶1、乳化液膜与废水的体积比1∶8、废水pH 13.0,硫酸体积分数10%、煤油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30 g/L、液膜萃取时间15 min;酸析沉降时,废水pH 1.0,酸析沉降时间30 min;络合萃取时,络合萃取剂(烷基叔胺N235与煤油的混合液)中烷基叔胺N235体积分数30%,络合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废水pH 1.0,络合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93%,吡啶去除率达99.9%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97%,BOD5/COD提高至0.32,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 欧云川程迪马文静宋红孙宇明
- 关键词:有机磷阻燃剂酸析络合萃取吡啶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