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全
- 作品数:3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呕吐致食管破裂1例报告
- 1998年
- 患者,男性,39岁,因饮食后恶心,呕吐引起右侧胸背部疼痛20h以食管破裂于1997年1月17日急诊入院。患者缘于前—日晚饱食后恶心,呕吐,突然出现右侧胸背部疼痛,能够忍受,第二日上午仍感疼痛在外院就诊,胸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下午胸部疼痛加剧,急诊来我院就治。查体: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BP:12/8kPa,NR,124次/min,RR18次/min,心脏叩诊正常,胸廓对称无压痛,叩诊轻鼓音,听诊双侧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检查上腹部略有压痛,余无异常。胸片示:双侧液气胸,穿刺右侧为咖啡色酸味液体,左侧血性液体,
- 李海民姚若全张波刘健舒茂国
- 关键词:食管破裂病因呕吐
- 肺部炎性假瘤6例报告
- 1997年
-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3,女3)中,男女之比1:1。年龄平均54岁,病程1月至17年不等。临床表现咳嗽、咯痰、胸痛、咯血3例,另3例为体检时摄胸片发现肺肿块而收住院进一步诊治。病变部位:右肺上、下叶各2例,左肺上、下叶各1例。肿块直径1~8cm。术前检查:6例均行胸片,CT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均为炎性细胞。
- 李海民张广忖张洪伟陆军杜志宪姚若全
- 关键词:肺肿瘤肺部炎性假瘤病例报告
- 先天性右侧膈膨升并膈疝婴儿的救治
- 1998年
- 患儿,女,2个月。足月顺产。出生后哭闹时出现紫绀,遂因肺炎收入院。入院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胸腔容积减小,肝脏突入至胸腔,突入至胸腔的肝脏外侧及其下为结肠组织。拟诊为:右侧膈肌膨升,膈肌缺如不排除。查体:发育尚好,右胸饱满,呼吸动度减小,右侧肝浊音界上升到第2前肋间,右侧肺呼吸音低,右胸部可闻及肠鸣音;右侧胸腔查无异常,其它各系统检查亦未见异常。入院后在全麻下右侧开胸,经第6肋床入右侧胸腔,见肝脏突入到右侧胸腔,其上覆盖有菲薄的膈肌。
- 张洪伟张广忖杜志宪张波姚若全李海民
-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膈疝外科手术婴儿
-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国内文献综述)被引量:1
- 1997年
-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于1848年由Wibb氏首先报告。国内自黄国俊1957年首次对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吻合成功以来,其报道逐年增加,我们查阅国内文献107篇共603例,就其诊断及治疗中若干问题加以综述。
- 李海民张广忖张洪伟陆军张波姚若全
- 关键词:支气管断裂外伤
-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2及sIL-2R水平
- 2002年
- 姚若全张献清王岭穆士杰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血清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 E-cadherin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附蛋白 (E cadherin)在乳腺肿瘤增殖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 10例正常乳腺组织、2 8例乳腺良性肿瘤及 4 0例乳腺恶性肿瘤标本 ,以半定量反转录PCR(RT PCR)检测E cadherin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乳腺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E cadherin的表达 ,分别为 (85 .3± 15 .7) %和 (80 .1± 2 1.2 ) % ,二者无显著差异(P >0 .0 1) ;而在恶性肿瘤组织中 ,E cadherin的表达则明显下降 ,仅为 (2 8.4± 16 .0 ) % (有淋巴结转移 )和 (42 .5± 19.1) %(无淋巴结转移 ) ,且与肿瘤的分级相关。结论 E cadherin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E cadherin表达的缺失或低表达 。
- 王岭张聚良姚青姚若全袁世芳易军允军陈江浩李南林李晓军
- 关键词:E-CADHERIN粘附分子乳腺肿瘤RT-PCR
- 机械吻合在食管癌与贲门癌术中的应用
- 1997年
- 对114例食管癌及贲门癌行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其中弓上吻合28例,弓下吻合8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认为:机械吻合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残胃贲门癌切除后余胃食管再吻合术中,机械吻合是安全、可靠的;并对吻合器应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 张波张广忖张洪伟陆军姚若全李海民
-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外科手术
- 纤维蛋白胶预防乳癌手术伤口积液79例被引量:3
- 2004年
- 姚若全贠军王岭凌瑞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纤维蛋白胶
- 输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输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11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 10 9例患者术中输注浓缩红细胞 ,112例输注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 ,90例未输血 ,对三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浓缩红细胞输血组术后感染率为 5 .5 0 % ,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输血组术后感染率为 0 .89% ,与浓缩红细胞输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未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 1.11% ,与浓缩红细胞输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与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输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中输注浓缩红细胞较输注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患者及未输血患者术后感染率高 ,且术后感染率与浓缩红细胞输注量密切相关。
- 张献清姚若全穆士杰胡兴斌王岭
- 关键词:输血疗法乳腺癌术后感染浓缩红细胞
-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患者血清IL-1β,IL-6,IL-8及TNFα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 2001年
- 姚若全张献清王岭穆士杰陈晨
- 关键词:输血反应IL-1ΒIL-6IL-8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