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子宫
  • 6篇细胞
  • 5篇妊娠
  • 4篇肿瘤
  • 4篇基因
  • 3篇宫内
  • 2篇胎盘
  • 2篇逆转
  • 2篇剖宫产
  • 2篇滋养细胞
  • 2篇滋养细胞肿瘤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细胞肿瘤
  • 2篇卵巢
  • 2篇内膜
  • 2篇内膜癌
  • 2篇肌瘤

机构

  • 10篇烟台毓璜顶医...
  • 4篇山东大学
  • 3篇滨州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2篇夏敏
  • 4篇姜洁
  • 3篇孔北华
  • 3篇南芳芳
  • 3篇冯进波
  • 2篇李蕾
  • 2篇侯建青
  • 2篇徐爱群
  • 1篇刘雪梅
  • 1篇王威
  • 1篇董喆
  • 1篇张宁
  • 1篇于梅
  • 1篇曹积功
  • 1篇宋志云
  • 1篇马先莹
  • 1篇王桂青
  • 1篇刘静
  • 1篇姜学强
  • 1篇牟楠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C)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9例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肌层浸润(OR=2.094,95%CI为1.173~4.095,P=0.046)、分化程度(OR=6.662,95%CI为3.864~10.164,P<0.001)及髂外淋巴结转移(OR=5.428,95%CI为2.759~8.854,P<0.001)是子宫内膜癌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重视肌层浸润、分化程度及髂外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以对PALN转移进行合理评估。
左英夏敏陈勇华刘静牟楠郑薇侯建青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王威夏敏徐爱群曹积功
关键词:高血压妊娠并发症凋亡胎盘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其中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 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是其中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系FH基因发生体系或胚系突变所致。FH基因胚系突变与遗传性子宫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HLRCC)综合征密切相关,子宫肌瘤常为HLRCC综合征的前哨表现,其发病年龄较早、肌瘤生长速度快、常为多发且易复发,患者常需多次手术,给育龄期女性带来极大困扰及生育力的损害。HLRCC综合征的肾癌恶性程度高,临床预后差。因此本文对1例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病的患者进行病例回顾及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实现早期诊断,改善患者整体预后。Uterine myoma represent the most common benign tumor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Among these, fumarate hydratase (FH)-deficient uterine leiomyoma constitutes a rare subtype caused by somatic or germline mutation in the FH gene. Germline FH mutation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HLRCC) syndrome, where uterine myoma frequently serves as the sentinel manifestation. These cases typically present with earlier onset age, rapid growth rate, multiple lesions, and high recurrence risk, often necessitating frequ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s that significantly impact reproductive-aged women through compromised fertility. Notably, HLRCC-associated renal carcinoma demonstrates highly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poor clinical prognosi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review of FH-deficient uterine leiomyomatosis accompanied by literature analysis, aiming to enhance clinical awareness of this disorder, facilitate early diagnosis, and ultimately improve patients’ overall prognosis.
朱明青范艳茹于涵煦夏敏刘雪梅
关键词:子宫肌瘤基因突变
RASSF1 A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RASSF1A(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转录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RASSF1A mRNA在所有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缺失率(54%);②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年龄和病理分级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RASSF1A转录表达缺失可能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南芳芳姜洁夏敏冯进波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宋志云夏敏李蕾王永军于梅姜学强
该课题探讨了宫腔镜手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选择2002年1月~2003年10月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功血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41例,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TCRM)21例,因多发性息肉或功血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关键词: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对卵巢癌转移表型的逆转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BRMS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A2780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BRMS1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A2780,体外观察细胞增殖、凋亡、细胞间缝隙通讯连接、粘附转移实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应...
姜洁夏敏孔北华南芳芳董喆冯进波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成瘤性
文献传递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2例报道
2007年
夏敏姜洁南芳芳孔北华
关键词: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产后恶露足月分娩月经未复潮甲羟孕酮子宫前壁
1例子宫剖宫产瘢痕部位侵袭性葡萄胎病例的报道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3年
子宫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剖宫产的一个潜在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率愈见增高。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则是与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的一种特殊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国内外现缺乏明确的指南。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烟台毓璜顶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子宫剖宫产瘢痕部位侵袭性葡萄胎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讨论,认为剖宫产瘢痕部位的侵袭性葡萄胎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妇科恶性肿瘤,常不易诊断,确诊后应尽早进行治疗。
郑可欣夏敏张宁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侵袭性葡萄胎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临床病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2009年
王桂青夏敏侯建青马先莹
关键词: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异位妊娠腹腔镜
BRMS1基因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体内外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 BRMS1基因转染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后对其体内外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 BRMS1基因转染入卵巢癌细胞株 A2780细胞内(转染组),设未进行任何转染的 A2780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载体 pcDNA3质粒者为阴性对照组。体外观察转染前后3组细胞增殖、凋亡、细胞间缝隙通讯连接、黏附转移情况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建立裸鼠人卵巢癌移植瘤模型,观察3组裸鼠 BRMS1基因抑制肿瘤体内转移的作用。结果 BRMS1基因成功转染入 A2780细胞中。BRMS1基因转染后,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与阴性对照组和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转染组细胞的每孔克隆数分别为(42±7)、(39±4)及(40±4)个,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细胞 S 期和 G_2/M 期、G_0/G_1期比例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细胞间缝隙通讯连接功能增强。细胞侵袭实验显示,转染组转入底层膜的细胞数[(112±23)个]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06±49)、(322±91)个;P<0.01]。BRMS1基因转染后,裸鼠体内转移灶,转染组为(23±7)个,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96±12)、(112±20)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作为转移抑制基因,BRMS1基因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转移。
姜洁夏敏冯进波孔北华
关键词:肿瘤蛋白质类转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