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静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北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人肝脏细胞色素P4502E1表达: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 目的 细胞色素P450(CYP)2El代谢激活多种致癌物并参与酒精代谢和自由基形成.其基因启动子区RsaI单核苷酸多态与酒精性肝病和某些癌症如食管癌和肺癌的易感性相关.方法 以免疫印迹和特异底物的方法研究了RsaI识别的...
- 谭文吴健雄唐槐静林东昕
- 关键词:细胞色素基因型
- 文献传递
- 肝细胞癌组织内COX-2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2年
- 韩少良唐槐静林东昕邵永孚
- 关键词:肝细胞癌COX-2病理生物学
- 环氧化酶-2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4
- 2000年
- 韩少良唐槐静林东昕邵永孚
- 关键词:环氧化酶-2胃肿瘤NSAIDS幽门螺杆菌
- 绞股蓝总甙对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7年
- 采用RNA斑点杂交技术,应用地高辛标记的c-fos基因探针检测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中c-fosmRNA水平。结果显示绞股蓝总甙对c-fos基因甙的表达有抑制作用(P<0.01);并且与绞股蓝总甙浓度呈依赖性负相关。推测绞股蓝总甙可能对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抑制增生的药理作用。
- 陈方段胜仲张洪汪炳华唐槐静
- 关键词:绞股蓝总甙平滑肌细胞C-FOS基因动脉粥样硬化
- DMBT1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2年
- 目的 探讨DMBT1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DMBT1基因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MBT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2 2 .9% (11/ 4 8)和 89.6 % (43/4 8) ;伴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的DMBT1表达率 9.7% (3/ 31)均低于不伴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的表达率76 .5 % (13/ 17) (P <0 .0 1) ,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方式及肿瘤大小等无关 (P均 >0 .0 5 )。结论 DMBT1基因表达率降低与胃癌转移有关 。
- 袁香庆王越英刘端祺唐槐静赫捷
- 关键词:DMBT1基因胃癌基因表达
- 中国人肝脏细胞色素P4502E1表达──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被引量:12
- 2001年
- 细胞色素P450(CYP)2E1代谢激活多种致癌物并参与酒精代谢和自由基形成,其基因启动子区RsaI单核苷酸多态与酒精性肝病和某些癌症如食管癌和肺癌的易感性相关.以免疫印迹和特异底物的方法研究了RsaI识别的不同基因型肝脏标本中CYP2E1蛋白含量及其功能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cl/c1基因型(n=28)的蛋白含量((124.0± 83.9)pmol/mg)高于携带至少一个c2等位基因的变异基因型((65.5±38.9)pmol/mg, n= 22),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cl/c1基因型的肝微粒体代谢4-硝基苯酚的活性也同样显著高于变异基因型((198.4±27.8)pmol/(min· mg)比(101.2± 18.1)pmol/(min·mg), P<0.01)).结果证明,CYP2E1表达水平和酶活性的个体差异与RsaI识的基因多态有关,这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的c1/c1基因型是某些癌症的遗传易感因素一致.
- 谭文吴健雄唐槐静林东昕
- 关键词:CYP2E1单核苷酸多态肝微粒体中国人致癌物
- DMBT1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DMBT1基因转录表达异常在人上消化道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38例食管癌、2 1例贲门癌、2 5例胃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mRNA的表达缺失情况。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组织中DMBT1mRNA阳性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63 .2 % (2 4 / 38)、52 .4 % (1 1 / 2 1 )及 72 .0 % (1 8/ 2 5)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DMBT1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淋巴结无转移的癌组织 (P <0 .0 2 5) ;肿瘤外侵越严重 ,DMBT1mRNA表达缺失率越高 (P <0 .0 2 5)。结论 DMBT1基因表达缺失与上消化道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提示该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 王越英唐槐静周芳熊美华赫捷邵康李体平
- 关键词:DMBT1基因上消化道癌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表达
- 中国人细胞色素P450IA1基因变异与吸烟相关性肺癌的风险被引量:26
- 1999年
-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IA1 基因(CYP1A1) 多型性与中国人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 方法,分析150 例原发性肺癌和391 例正常对照者CYP1A1 基因的m 1、m2 和m 4 位点突变。以比值比(OR) 及其95 % 可信区限(CI) 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以及与吸烟的交互作用。结果:位于3'端MspI识别的位点( m1) 和位于第7 外显子BsrDI 识别的位点(m2) 具多态性,而位于第7 外显子由BsaI识别的位点(m 4) 未见有变异。m1 变异型等位频率在对照组中为0-36,而在肺癌病例组中为0-46 。携带至少一个变异基因拷贝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比携带野生基因型者高2 倍(OR 2-3 ;95% CI1-9~2-9) 。分层分析发现,肺鳞癌患者中m 1 变异基因型频率更高(0-48) ,携带此种基因型者发生肺鳞癌的相对风险(OR) 为3-0(95% CI2-2 ~4-0) 。m2 变异与m1变异密切关联,符合率达76 % 。携带至少一个m 2 变异基因拷贝者的OR 为1-9 (95% CI1-6 ~2-4) 。此外,CYP1A1m1 变异与吸烟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 宋南谭文唐槐静林东昕
-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色素吸烟
- 肿瘤病毒诱导细胞异常增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0年
- 唐槐静段胜仲洪嘉玲姚学军
- 关键词:肿瘤病毒细胞异常增殖分子机制
- 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组织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背景与目的:赖氨酰氧化酶(lysyloxidase,LO)是近来发现的肿瘤候选抑癌基因,国外研究发现其表达与乳腺及前列腺癌的复发转移有关,但有关该基因与上消化道癌复发、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LO基因在食管、贲门及胃三种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LO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表明LO基因在以上三种癌组织表达率分别为42.1%(16/38)、42.9%(9/21)及28.0%(7/2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LO表达率均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组织(P<0.05);肿瘤浸润至深肌层以下者LO表达率降低(P>0.05)。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方式、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个数等无关(P>0.05)。结论:本研究实验表明LO基因表达率降低与上消化道肿瘤转移存在相关性,提示该基因可能在抑制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赫捷唐槐静王越英熊美华周芳邵康李体平
-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