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 作品数:2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2000—2019年海南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被引量:2
- 2022年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反映地表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的研究数据,采用Sen斜率估计、MK非参数检验、离散系数等方法,对2000—2019年海南岛各地区于不同时间尺度上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植被NPP整体呈现环状分布,森林资源丰富的中部山区为高值区,受影响较多的沿海地区多为低值区;(2)在2000—2019年期间,海南岛与各地区的年均NPP呈不同波动程度的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为768.45 g·C·m^(-2)·a^(-1);(3)大部分地区植被NPP呈春季<夏季<秋季,干季<湿季,海南岛各地区的植被NPP在春、夏、秋、干、湿季节的差距不大,但季节内月植被NPP的分布特征不一致,干季的离散程度远高于湿季.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估、区域生态规划和安全提供参考,也可助力海南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 张颖唐敏陈新
- 关键词:NPP
- 南海冷泉区深海沉积物来源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其抑菌活性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挖掘南海冷泉区可培养放线菌资源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培养了来源于南海冷泉区深海沉积物中的放线菌,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放线菌的多样性;通过K-B法药敏试验对放线菌发酵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50株放线菌隶属于5个科,7个属,其中5株放线菌被初步判定为潜在新种。7株放线菌的发酵粗提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活性最好的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的2株菌,Micromonospora sp.LDBS3988抑菌活性最强,Micromonospora sp.LDBS3949抑菌活性较为广谱。
- 陈以秋韩梅桂韩壮唐敏
-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放线菌抑菌活性冷泉
- 教学中旋转矢量法的应用——以简谐振动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在大学物理和电工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旋转矢量法,阐明了旋转矢量法与简谐振动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还通过运用旋转矢量法处理简谐振动中一些具体问题,旋转矢量法在实际解题中灵活运用,可将一些复杂分析和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几何运算,有助于简化在简谐振动研究中的数学处理,使各物理量之间关系更清晰、具体、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其熟练掌握"简谐振动"等有关概念和规律,提高解决有关问题效率。
- 陈新王赵唐敏
- 关键词:旋转矢量简谐振动相位初相
- 铜离子对锦鲤DNA的损伤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微核和彗星试验检测了铜离子胁迫下锦鲤(Cyprinus carpio)外周血细胞DNA损伤情况。实验发现不同浓度铜离子胁迫48 h后,锦鲤外周血细胞的彗星率(17. 7%,44. 4%,60. 0%,88. 9%)和微核率(0. 4‰,8. 4‰,9. 8‰,12. 2‰)与铜离子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尾部DNA含量(2. 91%,5. 74%,8. 43%,11. 28%)、尾长(47,74,108,112μm)和Olive尾距(4. 51,9. 39,17. 68,18. 62)也都随铜离子浓度升高而呈增长趋势,而且G2,G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种试验方法所获结果相互印证,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铜离子对锦鲤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特别是微核试验灵敏度较高,步骤简捷,成本低廉,在生态遗传毒性检测应用推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刘秋妤陈新覃宗敏卓文唐敏
- 关键词:锦鲤铜胁迫DNA损伤
- 亚热带海域污损真核微生物群落对水动力变化的响应研究
- 2025年
- 为揭示水动力变化对海洋污损真核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室外微宇宙实验,采用环境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实验检测到真核微生物146个属,隶属18个门。聚类分析表明动静态样品组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在水动力条件下,不同材料表面的真核微生物群落中优势门属呈现差异,静态组中线虫动物门为优势门,小单宫属丰度最高;动态组中,对于玻璃钢、铝合金材料,弱动力组表面微生物群落优势菌门为绿藻门,转移组为线虫动物门。强动力组3种材料表面的优势菌门均为定鞭藻门,但强动力组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此外,水动力影响群落的代谢通路并改变了真核微生物群落物种间的关联性。
- 李建聪陈新陈英洁刘胤仪唐敏
- 关键词:水动力高通量测序
- 生长在不同基底材料上的网纹藤壶底板形貌结构比较
- 2014年
- 通过观察在不同材质表面上黏附的网纹藤壶底板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同的基底材料对网纹藤壶底板结构有明显影响。在底板不同区域,其微观结构呈现多样化,这可能与底板处于不同形成期或与底板承担的侧壁链接、藤壶胶运输等功能有关。网纹藤壶底板结构复杂性高、可塑性强,这为藤壶适应严酷多变的海洋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基础。
- 彭明栋曹瑞唐敏商群王超超陈新
- 关键词:底板
- 铜离子胁迫对近江牡蛎软体组织及贝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研究铜离子胁迫下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软体组织和壳矿化组织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一定铜离子质量浓度范围内,近江牡蛎体内不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对照组与2个实验组的牡蛎软体组织中铜(Cu)质量含量分别为67.42,255.50,299.83 mg·kg^(-1),实验组的Cu质量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水体铜离子浓度的升高锌(Zn)质量含量呈增加趋势,分别为984.17,1 075.00,1 120.83 mg·kg^(-1);而砷(As)和铅(Pb)呈下降趋势,镉(Cd)质量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牡蛎软体组织中的Cu和Zn含量通常高于壳中的含量。随着水体Cu^(2+)质量浓度从0.10 mg·L^(-1)上升到0.15mg·L^(-1),牡蛎壳中央的Cu质量含量分别为10.25,11.17,17.83 mg·kg^(-1),壳边缘的Cu质量含量分别为10.33,12.83,19.75 mg·kg^(-1),实验组的Cu质量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壳边缘新形成部分的Cu质量含量略高于壳中央部位。
- 卓文陈新刘秋妤唐敏
- 关键词:近江牡蛎铜胁迫重金属
- 吡啶硫酮金属对华美盘管虫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我国近岸局部海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吡啶硫酮铜(CuPT)和吡啶硫酮锌(ZnPT)在海洋防污和化工产品中的应用近来逐年增加,对其生态毒性及其机理进行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我国南海常见多毛类——华美盘管虫(Hydroides elegans Haswell)为受试生物,研究了CuPT和ZnPT对华美盘管虫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CuPT和ZnPT胁迫下,华美盘管虫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发生与暴露毒物种类、浓度和时间相关的变化。SOD、CAT和GR的活性在较低浓度(25μg·L^(-1))的CuPT胁迫6 h后呈显著上升趋势,但随暴露时间延长(12 h和24 h),GR的活性显著下降;而暴露于较低浓度(50μg·L^(-1))的Zn PT中,仅SOD活性显著升高,CAT和GR的活性都显著下降。在较高Cu PT(100μg·L^(-1))或Zn PT(200μg·L^(-1))浓度中,CAT和GR的活性都显著下降。GSH含量对Cu PT或Zn PT胁迫的响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即随暴露时间的延长,通常由显著上升转为显著下降。MDA含量在Cu PT(100μg·L^(-1))或Zn PT(200μg·L^(-1))高浓度组中呈显著升高趋势。
- 陈新覃宗敏李紫薇王超超商群唐敏
- 关键词: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以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制定原则、过程以及实施要求等方面探讨了如何结合高校和企业特点制定"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3+0.5+0.5"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 唐敏张德拉陈新
-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吡啶硫酮类防污剂对华美盘管虫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以中国南海常见的多毛类——华美盘管虫(Hydroides elegans)作为受试生物,分别研究了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对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华美盘管虫的急性毒理效应。发现暴露于吡啶硫酮铜的华美盘管虫精子和卵子的受精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49μg/L和88.44μg/L,担轮幼虫24 h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和48 h半数致死浓度(48h-LC50)分别为7.35μg/L和5.00μg/L,后担轮幼虫24h-LC50和48h-LC50分别为8.57μg/L和5.87μg/L;暴露于吡啶硫酮锌的华美盘管虫精子和卵子的受精IC50分别为36.74μg/L和159.59μg/L,担轮幼虫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8.57μg/L和6.67μg/L,后担轮幼虫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12.03μg/L和8.07μg/L。表明华美盘管虫早期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的敏感性表现出一定差异,与配子受精率和后担轮幼虫的毒性反应相比,担轮幼虫对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的毒性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而且,对吡啶硫酮铜的敏感性普遍高于吡啶硫酮锌。
- 商群陈新王超超葛天宇曹瑞朱秀琴徐利婷唐敏
- 关键词: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