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柳英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房
  • 1篇血症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预后
  • 1篇衰竭
  • 1篇酸血症
  • 1篇呼吸衰竭
  • 1篇急性呼吸
  • 1篇急性呼吸衰竭
  • 1篇儿科
  • 1篇高碳酸
  • 1篇高碳酸血
  • 1篇高碳酸血症
  • 1篇病房

机构

  • 2篇武汉市儿童医...

作者

  • 2篇周柳英
  • 1篇代桂芝
  • 1篇徐丹
  • 1篇夏雯虹
  • 1篇李志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后与高碳酸血症、血小板聚集现象的关系被引量:1
1996年
通过对108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和血液分析资料的观察,发现PaCO2越高、血小板聚集现象越明显,且红细胞压积也升高(贫血者例外),小儿预后越差;反之,预后较好。提示:有高碳酸血症,血液“浓度”、“聚”现象时,除了及早机械通气,排除CO2外,还需要扩容,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同时边补边脱,也可用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但慎用血管扩张药物),这才能有效地降低小儿呼吸衰竭死亡率。
谭立芳周柳英黄景霞
关键词:呼吸衰竭预后高碳酸血症血小板聚集
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月血液病房2237份血液病患儿住院病历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237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218例,医院感染率9.75%,其中<1、1~3、3~7岁和>7岁患儿感染率分别为19.05%、8.89%、8.31%及8.60%,不同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前5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肠道、血液及皮肤感染,分别占49.08%、15.60%、12.84%、7.80%和5.96%;细菌学共有54例阳性标本检出,其中血液标本数量居首位,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占92.59%;前5位感染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25.93%、16.67%、9.26%、9.26%和9.26%。结论儿科血液病房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预防控制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李志芳代桂芝夏雯虹周柳英徐丹
关键词: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