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延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药品
  • 2篇晚期
  • 2篇耐药
  • 2篇化疗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1篇地芬诺酯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不良事...
  • 1篇血分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甲胎蛋白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机构

  • 16篇南阳市第二人...
  • 2篇辉县市中医院
  • 1篇首都医学院

作者

  • 19篇周延平
  • 2篇蒋志斌
  • 2篇郭建波
  • 2篇李强
  • 2篇杜峰
  • 1篇孙艳霞
  • 1篇徐庆中
  • 1篇范丽勇
  • 1篇尹先哲
  • 1篇赵化荣
  • 1篇叶晓歌
  • 1篇姜增凯
  • 1篇王学祥
  • 1篇贾萍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外妇儿健康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肝患者阿德福韦酯基因型耐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产生基因型耐药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6年3月收治入院的慢性乙肝患者300例进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检测患者HBV-DNA水平,了解患者阿德福韦酯的基因型耐药。结果:300例乙肝患者经阿德福韦酯治疗,3年时间内15例患者出现基因型耐药。结论:经研究证明阿德福韦酯在治疗过程中基因屏障较低。
周延平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基因型耐药
实行中药专卖之我见
2007年
众所周知,食盐为国家专卖,也就是由国家掌握其生产、流通、销售。国家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食盐为特殊商品,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果国家放松对其管制任其自由流通,则很可能会造成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以有毒的工业食盐充作食用盐等情况的发生甚至泛滥,从而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蒋志斌周延平郭建波
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32例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超量误服患儿死亡外,其他患儿均抢救成功,纳洛酮治疗的疗效满意。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纳洛酮是抢救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成功的关键。
周延平贾平
关键词:复方地芬诺酯副作用中毒纳洛酮
15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典型处方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1年3月26~29日四天的1500张门诊调剂室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周延平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管理
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持续改进的体会
目的:探讨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持续改进的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针对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在我院17个病区实施...
周延平
文献传递
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运用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巴塞罗那(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肝外转移、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AF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的中位OS并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影响患者OS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6个月后,106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CR)、37例部分缓解(PR)、40例疾病稳定(SD)、29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34.90%,疾病控制率(DCR)为72.64%,随访截止至2024年6月1日,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14.82±3.71)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BCLC分期、Child-Pug分级、有无肝外转移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门静脉癌栓、不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OS作为因变量,将门静脉癌栓、NLR作为自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癌栓(HR:5.092,95%CI:2.533~14.971)、NLR(HR:4.172,95%CI:1.302~13.921)均是影响晚期肝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较好。门静脉癌栓、NLR是影响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周延平杜峰王帅
关键词:肝癌晚期肝动脉化疗栓塞预后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 年9 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92 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分别是(21.42±7.33)分和(12.43±6.1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分别是(21.14±7.41)分和(17.54±5.56)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对于治疗脑出血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周延平
关键词: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脑出血
肝动脉、门静脉介入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44例报告
2006年
杜峰尹先哲周延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肝功能CHILD分级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血清甲胎蛋白
穿山甲不同用量及煎服法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穿山甲不同炮制加工方法及用量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A组50例均服用乳消汤,穿山甲每剂用量10g,用时捣碎;治疗B组50例均服用乳消汤,穿山甲每剂用量3g,粉碎过100目筛,每包装3g,汁渣同服;对照C组50例只服用乳消汤,不加穿山甲。结果:A组治愈26例,治愈率52%;B组治愈28例,治愈率56%;C组治愈15例,治愈率30%。A组和B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A组和C组及B组和C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穿山甲粉碎成细粉,汁渣一起服用,效好而又节约。
蒋志斌郭建波周延平
关键词:穿山甲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思考
2011年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2010年度上报的359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9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8类92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共158例(44.0%),其次为泌尿系统用药66例(18.4%);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313例,占87.1%);严重及新的ADR为17例,所占比例为5.9%。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更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周延平贾平
关键词: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