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2篇乙型
  • 2篇免疫
  • 2篇抗体水平
  • 1篇血凝
  • 1篇血凝抑制
  • 1篇血凝抑制抗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脑炎
  • 1篇疫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伤风

机构

  • 6篇宁波市江北区...
  • 4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慈溪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海曙区...
  • 1篇宁波市北仑区...
  • 1篇宁波市第九医...

作者

  • 6篇吴锋
  • 3篇李萍萍
  • 1篇方挺
  • 1篇赵凤敏
  • 1篇廖于峰
  • 1篇徐国丰
  • 1篇张琰
  • 1篇高华
  • 1篇周绍英
  • 1篇马瑞
  • 1篇潘兴强
  • 1篇贺天锋
  • 1篇吴逸平
  • 1篇刘庆平
  • 1篇吴一峰
  • 1篇叶莉霞
  • 1篇陈同

传媒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宁波市2006年江北区不同年龄段百白破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赵凤敏吴锋刘庆平
关键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
≥60岁老年人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宿主因素对血清抗体阳转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季节性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 InfV)在老年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宿主因素对血清抗体阳转的影响。方法在宁波市江北区招募2020/2021年度流感流行季节接种InfV的≥60岁老年人,采用微量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试验测定免疫前和免疫后30d各亚型流感病毒血清HI抗体滴度,分析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以及宿主因素对抗体阳转的影响。结果共招募290名受试者,InfV免疫后A(HINI)型、A(H3N2)型、Bv型流感病毒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8.62%、68.28%、71.38%,免疫后GMT分别是免疫前的9.26倍、6.19倍、10.09倍。多因素分析显示,≥80岁、近3年内有InfV史的受试者A(H3N2)型、Bv型抗体阳转率低[OR(95%CI):0.13(0.03-0.58)、0.29(0.13-0.62);0.26(0.07-0.91)、0.37(0.18-0.77)];免疫前同型抗体阳性的受试者A(HINI)型和A(H3N2)型抗体阳转率低[OR(95%CI):0.09(0.01-0.65)、0.17(0.09-0.32)];免疫前A(H1N1)型抗体阳性的受试者A(H3N2)型抗体阳转率高[OR(95%CI):2.65(1.06-6.67)]。结论 InfV在≥60岁老年人中的免疫原性良好;InfV免疫后抗体阳转受年龄、既往免疫史和免疫前抗体水平的影响,不同流感病毒亚型之间存在交叉免疫。
李萍萍叶莉霞吴锋吴一峰
关键词: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原性血凝抑制抗体宿主因素老年人
2010年宁波市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2012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由蚊媒传播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危险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了解和掌握宁波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本文对乙脑流行季节前后分别开展了乙脑抗体水平监测。
潘兴强方挺马瑞周绍英徐国丰吴锋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
宁波市中心城区≥15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率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心城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流行率。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31日前宁波市江北区和海曙区所有治疗随访管理的≥15岁HIV感染者/AIDS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标本采集,检测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表面抗体(HBV surface antibody,HBsAb)、核心抗体(HBV core antibody,HBcAb)、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和e抗体(HBV e antibody,HBeAb),分析HBV标志物阳性率、感染率和组合模式。结果 共纳入调查对象1 163名,HBsAg、HBsAb和HBcAb阳性率分别为8.86%、57.61%和51.33%,HBV感染率为62.34%;在HBsAg阳性者中HBeAg和HBeAb阳性率分别为22.33%和67.96%。共检测出12种HBV标志物组合模式,其中HBsAb单独阳性、全部标志物阴性、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sAg+HBcAb阳性者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25.97%、23.36%、1.98%、5.67%和0.69%。结论 调查地区≥15岁HIV感染者/AIDS患者HBV感染率和传染性高,且存在大量HBV易感者;需定期开展该人群HBV标志物检测和尽早抗病毒治疗,并实施高危人群乙肝免疫策略。
李萍萍王慧廖于峰吴锋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
基于社区医院的结核病预防与咨询门诊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在宁波市庄桥街道社区医院开展研究,探讨在社区医院中建立结核病预防与咨询门诊的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旨在通过专业化的结核病咨询、筛查和预防性的治疗服务,提升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降低结核潜伏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提升社区结核病的防治水平。社区医院通过设立结核病预防门诊,实施“三筛两管一动员”策略,对社区内结核病患者和潜伏感染者进行早期发现、诊断和规范化管理。同时,门诊引入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优化了门诊服务流程。结果显示,门诊累计为38名咨询者提供服务,开展了5名患者的免疫治疗,提高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文章总结了社区医院在结核病预防门诊建设和管理中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全流程管理和预防性治疗的对策,为其他社区医院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张冰凌李冰吴锋李萍萍陈同罗丽张君任伟明贺天锋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
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护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近视筛查,描述调查对象的近视患病现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88名学生的总近视率为61.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住地(OR=0.547,95%CI:0.417~0.717)、年级(OR=2.188,95%CI:1.556~1.251)、每天家庭作业时间(OR=0.498,95%CI:0.327~0.759)、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OR=1.358,95%CI:1.019~1.809)、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OR=0.732,95%CI:0.549~0.976)、父母近视情况(OR=2.233,95%CI:1.706~2.922)与调查对象近视率差异存在关联。结论居住地、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父母近视是调查对象近视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降低目标人群的近视患病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张琰蒋丹捷高华史碧君吴锋吴逸平
关键词:近视小学生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