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华香

作品数:41 被引量:223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重金
  • 16篇重金属
  • 16篇沉积物
  • 13篇湿地
  • 11篇污染
  • 8篇扎龙湿地
  • 6篇重金属污染
  • 6篇金属污染
  • 5篇遥感
  • 4篇土壤
  • 4篇教学
  • 4篇表层沉积物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光谱
  • 3篇荧光光谱法
  • 3篇生态风险
  • 3篇生态危害
  • 3篇时空分布特征
  • 3篇潜在生态风险
  • 3篇潜在生态危害

机构

  • 38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贵州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水利...
  • 1篇安达市高级中...
  • 1篇哈尔滨科学技...

作者

  • 41篇叶华香
  • 18篇张思冲
  • 10篇臧淑英
  • 7篇张敏
  • 5篇李丽颖
  • 5篇张丽娟
  • 4篇张冬有
  • 4篇肖海丰
  • 3篇李明
  • 3篇烟贯发
  • 3篇贾晓丹
  • 2篇李雪莹
  • 2篇李苗
  • 2篇苏丹
  • 2篇郭令芬
  • 2篇王薇
  • 1篇李春艳
  • 1篇程荣进
  • 1篇晏再生
  • 1篇李丽娜

传媒

  • 4篇科教文汇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湿地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黑龙江水专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高师院校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的思考
2011年
随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实验教学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已是各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据笔者多年环境科学实验的教学与实践,分析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开展"开放式"实验的意义,并提出了如何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叶华香周海瑛张思冲
关键词:开放实验教学实验室
扎龙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9
2013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ICP-MS)测定了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潜在生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扎龙湿地沉积物Hg、Cd、As、Cu、Pb、Zn和Cr的平均值分别0.065、0.155、10.26、18.20、21.35、52.08和46.47 mg.kg-1,均超过松嫩平原土壤背景值,含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含量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核心区含量低,其中东部重金属含量最高,尤其是Hg和Cd分别为整个区域最小值的20.8、32.4倍,存在明显的累积性.②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Hg>Cd>As>Pb>Cu>Cr>Zn;整个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介于76.9~473.5,平均值171.9,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并以东部潜在危害程度最大,将作为今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③除Hg和Pb之外,各重金属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④有机质是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但目前扎龙湿地盐碱化加剧,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风险加大,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叶华香臧淑英张丽娟张玉红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环境影响因子扎龙湿地
基于遥感和GIS的工程岩土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以东北界河地区为例
2018年
工程岩土体中岩体类型、土体类型及厚度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对东北界河地区工程岩土体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对工程岩土体信息快速提取及转化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查清不良的地质现象,而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概况,为调查工作程度较低,交通条件差的边远地区提供了快速掌握其工程地质概况的有效的方法,近一步拓展了遥感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和方向。
郭令芬王少华孟杰叶华香
关键词:遥感GIS信息提取
贵州黄平太子参基地环境评价和阿米西达对叶斑病的药效与残留研究
中药材太子参是贵州省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其基地的环境质量备受关注。近年来由于太子参叶斑病发生逐年加重,导致了太子参的大幅度减产及其产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参农收入和当地经济发展。为了有效防治太...
叶华香
关键词:太子参环境评价叶斑病阿米西达中药材
文献传递
大庆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被引量:7
2007年
为研究大庆地区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实地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该区的4个泡沼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红旗泡水质良好;而贴不贴泡、中内泡、北二十里泡水质极差,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汞。
李雪莹张思冲叶华香王薇李丽颖张敏
关键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黑龙江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运用IDW空间插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对黑龙江省2015—2018年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对应年份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AQI值和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时间变化趋势在年内呈现“U”形变化规律;黑龙江省的污染重心在哈尔滨市,东南城市群污染程度高于西北城市群;民用汽车及单位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和CO、O_(3)的关联度极强;人均GDP增长、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的减少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性;第一产业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秸秆燃烧,第二产业则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和建筑业产生的扬尘等,第三产业能耗低,对资源的依赖小,污染小。
伍昱飞叶华香臧淑英
关键词:空气质量污染排放经济要素
浅议大学综合环境实习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2019年
具体论述了大学环境专业实习对地理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在实习基地选择、实习项目确定、实习内容完成等方面都要达到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尤其对学生实习报告编写过程,对实习及报告编写各环节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张思冲叶华香杨旭王忠良陈强赵权
关键词:环境专业
南山湖沉积物磷形态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选取了扎龙湿地南山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5个表层沉积样品和1个沉积岩芯柱状样品中磷形态含量的测定,结合沉积物沉积岩芯的年代数据,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山湖表层沉积物TP含量平均值为543. 13 mg/kg,OP和Ca-P是TP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TP含量的34. 31%、31. 66%;表层沉积物中TP及各形态磷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变化趋势为西北向东南递减,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采样点A7区域为磷含量高值区;沉积岩芯磷含量自下而上垂直分布曲线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影响由弱到强的演变过程,TP及潜在可移动磷形态(NH_4Cl-P、Al-P、Fe-P和OP)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在L3阶段(2008—2016年)蓄积最明显,而稳定磷形态(Ca-P和Res-P)在L3阶段呈下降趋势,其中Ca-P含量下降明显,表层可释放内源磷含量增加,富营养化生态风险增大,值得当地相关部门重视。
叶华香臧淑英尉文佳张思冲
关键词:磷形态沉积物
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和生物有效性,其含量和分布特征包含着许多环境地球化学信息。该文利用SMT法对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及各形态磷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TP含量高,接近于富营养化严重的太湖和巢湖,主要分布于核心区和东北部;无机磷(IP)含量稍高于有机磷(OP),其分布特征都与TP相似。IP中的钙结合态磷(Ca-P)和铁铝结合态磷(Fe/Al-P)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小,Ca-P含量占IP的59.2%。TP及各形态磷含量受粒度、有机质、pH及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造成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外源;但随着湿地盐碱化加重、生态环境破坏及植被覆盖度下降,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将成为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将直接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尤其增加核心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叶华香臧淑英贾晓丹苏丹
关键词:扎龙湿地沉积物环境因子磷形态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本文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课程考核,构建多位一体、有机衔接的环境监测课程体系。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根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非师范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叶华香张冬有张思冲
关键词:环境监测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