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弦
- 作品数:4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轨道优化设计
- 2009年
- 随着我国卫星发射和测控能力的快速发展,独立自主的行星探测任务在几年后将会列入深空探测日程。本文以中俄合作的YH-1火星探测计划为背景,对火星探测器轨道进行分析与讨论。重点讨论2009年10月发射窗口选择和转移轨道设计,以及环绕火星段轨道时飞行器可能遇到的火星日影问题,并讨论了通过轨道改进来改善该问题。
- 尚堃史弦简念川平劲松
- 关键词:火星探测器优化设计火星探测计划卫星发射深空探测
- 月球与火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初步设计分析
- 本文讨论了建立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意义,并对月球与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分布构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对不同导航星座的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最佳的星座设计,它可以作为将来建立月球与火星导航卫星系...
- 韩婷婷平劲松史弦简念川冯礼和
- 关键词:星座设计导航定位
- 文献传递
- 基于MGS探测器掩星观测的火星电离层数据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该文简要介绍了行星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意义、历史和原理。利用MGS探测器无线电科学掩星实验得到的火星电离层电子浓度EDS数据,可研究火星电离层的结构。文中分析了MSG电子浓度廓线的峰值高度随经度的变化特性,并结合火星电离层的Chapman模型和实测的电子浓度廓线,探讨了火星电离层的双层或多层结构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机制。分析了峰值电子浓度和峰值高度同太阳天顶角的关系和TEC在各数据集中的分布。
- 张素君史弦平劲松
- 关键词:火星电离层
- 中国区域两维快速GPS-TEC模型
- 利用双频GPS观测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TEC模型仍然是电离层探测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建立高密度的GPS基准站网和准确地分离观测量中的GPS硬件延迟和信号传播路径上的总电子含量是该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前者受到建设经费和现代通信...
- 平劲松黄逸丹王明远史弦曲韦菁王广利朱文耀
- 关键词:GPSTECCE-1
- 文献传递
- CE-1卫星连续制动绕月入轨的实时判定方法
- 月球和行星环绕探测器的轨道投入和确认是整个任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以 CE-1任务为参考、本文针对该课题提出了多种实时任务中的解决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实测制动量和根据设计轨道或入轨前测量轨道得到的理论制动...
- 史弦简念川王明远平劲松王广利鄢建国
- 关键词:CE-1仿真
- 文献传递
- 推进行星无线电科学探测研究在我国深空探测中的发展
- 行星无线电科学研究学科通过检测无线电信号从航天器传播到地球上,被地面接收站接收的路径上的相位和幅值的变化来研究行星及他们的卫星的大气和电离层的结构、行星重力场、质量、行星环、行星历表、太阳等离子体、磁场、彗星迹、以及重力...
- 平劲松王明远张素君史弦韩婷婷简念川黄倩苏晓莉王广利郭鹏严豪健刘庆会
- 关键词:行星探测DEVELOPMENT
- 文献传递
- 对“火星快车”探测器的三程多普勒观测实验
- 2009年
- 笔者基于数字无线电技术,开发了基于卫星视向速度提取的开环测量技术和原理样机。利用中国VLBI网,针对欧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探测器进行了三程多普勒观测实验。目前结果显示,在1秒积分情况下,“火星快车”的三程多普勒测量精度RMS达到1mm/s,这一精度与通常的双程多普勒水平相当。三程多普勒数据已经开始尝试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的定轨,在提高卫星横向速度分辨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增加了有效观测时间。
- 尚堃史弦简念川平劲松鄢建国
- 关键词:火星快车深空探测
- 基于绕月单卫星和双星测量的月球重力场恢复仿真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月球重力场是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进一步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构造的基础,也是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内容.本文针对“嫦娥工程”,利用GSFC/NASA/USA的GEODYNII/SOLVE轨道分析软件,分析计算了利用单星跟踪数据恢复月球重力场的能力,同时模拟计算了双星跟踪数据在恢复月球重力场方面的能力,结合可能的工程环境我们对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30天、60天和90天的计算结果.计算表明双星相比于单星对月球重力场的中低阶位系数有比较显著的改善.
- 鄢建国平劲松李斐松本晃志王广利史弦
- 关键词:月球重力场
- 月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分布的优化设计
- 2009年
- 本文讨论了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星座空间构型设计的原则,初步对月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分布构型进行了分析设计。讨论了月球导航星座空间分布的卫星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评估了最佳星座设计,本研究可以为将来建立月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星座设计参考。
- 韩婷婷史弦简念川冯礼和平劲松
- 关键词:导航定位星座设计
- 基于Transformer光变分类器的小天体短期目标自主识别技术
- 2025年
- 目标自主识别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运动法、光变分析法均无法在短时间(20 min)内将目标从密集星场中识别出来,限制了自主导航算法的能力。针对该问题,对光变分析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Transformer的光变分类器,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利用光变曲线区分出恒星与探测目标,完成识别。利用仿真工具对恒星、小天体的光变曲线进行了仿真,并将仿真数据与DAMIT等实际观测数据相结合,构建数据集,用于分类器的训练与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升短时间内星点类型判别与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在仿真测试数据集上,该算法分类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利用OSIRIS-REx在轨观测数据,将该算法与运动法、传统光变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运动法,所提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出目标,且识别准确率远高于传统光变分析法,具有明显优势。
- 雷开宇桑海瑞史弦李林赵春晖武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