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力学
  • 3篇脊柱
  • 2篇腰椎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螺钉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骨折
  • 1篇置入
  • 1篇融合术
  • 1篇山羊
  • 1篇生物力学测试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矢状
  • 1篇矢状面
  • 1篇髓型
  • 1篇前路
  • 1篇前路钢板

机构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烟台经济技术...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作者

  • 5篇史可强
  • 4篇雷云霞
  • 4篇徐兆万
  • 4篇王海奎
  • 1篇任龙喜
  • 1篇尹建
  • 1篇许仁国
  • 1篇张童彤
  • 1篇曲光
  • 1篇焦守国
  • 1篇雷佩佩
  • 1篇王丽娟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SA角度与椎弓根螺钉拔持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不同矢状成角(SSA)置入后单个椎体的拔钉生物力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月龄猪新鲜L1共12个椎体标本,将24侧椎弓根分3组,按矢状成成角0°组、-20°组、10°组置入椎弓根螺钉,测出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20°组椎弓根螺钉拔出力及拔出能量最大,0°组螺钉拔出力及拔出量最小,10°组界于二者之间,3组之间最大拔出力及拔出能量两两比较P〈0.05,提示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矢状面成角置钉对螺钉的把持力大于0°角钉。随置钉角度的增加把持力也逐渐增大。
史可强徐兆万雷云霞王海奎
关键词:脊柱椎弓根钉生物力学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9例体会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颈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3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骨并发症。结果术后进行6—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36例,占90%。术后8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植骨不愈合、椎体高度丢失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手术时间短,术后无需行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史可强雷云霞徐兆万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症脊柱融合术内固定
矢状面成角植钉相邻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09年
目的观察矢状面成角植钉相邻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将49例符合条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矢状面成角植钉相邻节段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9个月,均获得坚强骨性植骨融合,无内固定失败现象发生。结论"伤椎矢状成角植钉相邻段内固定术"减少了一个固定融合的节段,使脊柱内固定技术向前迈进了空前的一步。
史可强王丽娟雷云霞雷佩佩王海奎徐兆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相邻节段
不同矢状角度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拔钉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不同矢状成角置入后单个椎体的拔钉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置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猪新鲜L1共12个椎体标本,将24侧椎弓根分三组,按不同矢状成角0°组、10°组、-20°组置入椎弓根螺钉,测出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20°组椎弓根螺钉拔出力及拔出能量最大,0°组最小,10°组界于二者之间;三组之间最大拔出力及拔出能量两两比较P<0.05,提示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矢状面成角置钉对螺钉的把持力大于0°角置钉,随置钉角度的增加,螺钉把持力也增大。
史可强雷云霞王海奎徐兆万
关键词:脊柱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山羊腰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正常山羊腰椎间盘髓核汽化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新鲜山羊腰椎标本40具,截取L1~L6节段,剔除肌肉组织,两端用牙托粉固定。随机分为A、B、C、D、E共5组,每组8个标本。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对椎间盘进行处理;B组L3/4(单节段组),C组L3/4和L4/5(相邻双节段组),D组L2/3和L4/5(间隔双节段组),E组L2/3、L3/4和L4/5(3节段组)椎间盘分别行激光汽化,每个椎间盘总能量为500J。所有标本处理后在生物力学测定仪上测定轴向拉伸、轴向加压、前方加压、后方加压、左侧加压及右侧加压试验,分别记录负荷加载力为20N、40N、60N、80N和100N时标本的位移。结果:在不同负荷下,各组标本在相同加载方式的位移量均随负荷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负荷相同加载方式时,A组与B、C、D、E组标本位移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标本位移量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汽化3个节段及3个节段以内的椎间盘组织对山羊腰椎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任龙喜焦守国尹建张童彤王海奎曲光史可强许仁国
关键词: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山羊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