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嘉祐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重建太行山区生态良性循环应重视的几个問题
- 1986年
- 太行山区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对原始森林的肆意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仍,人民经济贫困,影响工、农业全面发展,加之解放以后,又单纯强调“以粮为纲”,单一经营,为了搞粮食,就毁林开荒,毁果树种庄稼,更有甚者进行陡坡开荒,造成“
- 印嘉祐
- 关键词:水土流失绿化生态效益植被建设
- 《授时通考》中有关林业的记述
- 1987年
- 《授时通考》是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开始,由皇家招集了以王弘为监理,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总裁的四十余位词臣、广征博引,经历了五年时间,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编纂、刊刻而成的祖国传统形式的最后一部农书。这部书中除了辑录了古代农书之外,还广引了包括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有关农事的记载,共撰引各类文献四百二十七种,编绘插图五百一十二幅,计编七十八卷,共九十万余言,可以说是集我国古代农书之大成。为了更好的发掘我们祖国的农学遗产,在解放后1956年时,中华书局曾校印了该巨著,分上、下两册出版,印数也仅只有一千七百册,所以目前该书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为此。
- 印嘉祐
- 关键词:林业农书广征博引经济林木乾隆
- 我国古代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被引量:1
- 1986年
- 1859年达尔文已经认识到生物间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雷(A·G·Tcnsl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1942年美国青年动物学家林德曼(Lindemaa·R·L)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生态环境”概念。其实,在比这更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对于滋生万物,哺育众生的土地就已经产生了“生态环境”的概念,用朴素的唯物观点,把天地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称之“五行”,并认为五行之内,土为万物之母。例如《周礼·
- 印嘉祐
-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学食物链美国青年动物学
- 清代清水江流域侗、苗族杉木造林方法初探被引量:14
- 2004年
- 清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侗、苗族人民在长期大规模人工杉木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借鉴汉民族杉木造林方法 ,并结合本民族固有的农耕传统 ,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整套从播种、育苗、栽种到管理的颇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杉木造林方法。侗、苗族的这种传统造林方法保证了山林资源的永久可持续利用 ,并与以林契为代表的契约制度共同揭示了清水江流域林业生生不息、长久不衰的奥秘。
- 沈文嘉董源印嘉祐
- 关键词:杉木造林
- 李相符教授生平大事纪年
- 2005年
- 2005年12月4日和10月20日是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前身)第一任院长李相符教授100岁诞辰和42忌辰。李相符曾用名李士腴,安徽省桐城(今枞阳)人,1927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毕生从事革命工作和林业教育事业;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北京林学院的首位院长,为学校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多有贡献,受到师生们的景仰。在其100年诞辰之际,特整理出生平大事纪年。兹分年叙述其生前重要经历与业绩,以示缅怀。
- 印嘉祐李明珠
- 关键词:林学生平国民党政府纪年党组织林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