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茜
作品数:
5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袁春平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
覃莹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5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教育
2篇
教师
2篇
教学
1篇
道德
1篇
道德情感
1篇
道德认知
1篇
德育
1篇
德育过程
1篇
德育实效
1篇
德育实效性
1篇
信息共享
1篇
以人为本
1篇
英语
1篇
英语教学
1篇
英语课
1篇
英语课堂
1篇
知识
1篇
知识累积
1篇
人为本
1篇
实效
机构
5篇
西南大学
作者
5篇
匡茜
1篇
覃莹
1篇
袁春平
传媒
2篇
教学与管理(...
1篇
现代中小学教...
1篇
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1篇
2009
1篇
2008
3篇
2007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
被引量:19
2007年
一、感恩教育:一种新的德育尝试 德育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化,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所期望的德育实效性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达到内在的质变效果。这种效果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隐性效果,但最终都指向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以往长期的德育实践中,那种“高、大、全”完人式的德育要求,那种注重德育知识灌输的贫乏的道德说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无从体验而让学生失去了热情。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袁春平
匡茜
关键词:
德育过程
感恩教育
德育实效性
道德情感
道德认知
校本教研的误区与出路
被引量:2
2007年
校本教研是实现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这一项本该由教师主动参与的活动却难以实施,究其原因,是校本教研步入了误区。
匡茜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教师成长
教学改革
维基:一种集体备课的新途径
被引量:2
2008年
Wiki,这是近两年来出现在互联网上并且广为利用的网络技术,是Blog之后的新事物。Wiki技术又一次发掘了互联网的技术潜力,为大家的思想和信息互通开辟了新的自由和民主的空间,Wiki为大家构筑了知识累积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也为传播者的理想插上了一双穿越信息时空的翅膀。Wiki也同样是体现开放、自由、合作、自律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交流平台。Wiki为教育教学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提供了教育资源的平台。
匡茜
关键词:
集体备课
WIKI
网络技术
信息共享
BLOG
知识累积
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2007年
同城市中小学教师相比,我国农村教师面临的是同样的挑战和压力,承担的是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得到的却是更低的经济报酬,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妨碍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农村教师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工作负荷、学生、教育改革和教师个人因素等。要缓解农村教师压力应从多方面来考虑,需要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
匡茜
覃莹
关键词:
农村
教师
“以人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人文主义运动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虽古已有之,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却有其特定意指,即以“现实中的个人”为起点。以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重构为中介和途径,以人的解放、...
匡茜
关键词:
初等教育
英语教学
课堂管理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