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饮水量对^(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背景:部分患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时存在尿素胶囊潴留食管的情况,饮水量对^(14)C⁃UBT评估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不同饮水量对^(14)C⁃UBT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8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拟行^(14)C⁃UBT并行无痛胃镜检查的400例患者,根据饮水量不同随机分成4组,其中A组饮水量25 mL,B组50 mL,C组75 mL,D组100 mL。行^(14)C⁃UBT后30 min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记录尿素胶囊在食管内的潴留情况。同时行Hp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B组、C组、D组尿素胶囊的食管潴留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胶囊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四组诊断Hp的敏感性、准确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D组的敏感性、准确性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饮水量50~75 mL对^(14)C⁃UBT的影响较小,尿素胶囊在食管内潴留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
- 罗萍段香梅刘爱民沈文拥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 超声内镜联合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s)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诊断为RNETs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EUS联合改良EMR,n=16)、对照组1(传统EMR,n=16)对照组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n=16];观察各组手术时间、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个月随访超声内镜明确有无复发。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7.813±0.379)min]较对照组2手术时间[(36.250±3.296)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1[(16.375±1.99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对照组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1(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1(62.5%)、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联合改良EMR在RNETs治疗方面较EMR及ESD更具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 罗萍刘爱民易志强罗乔木魏沙况晶唐静
-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早期内镜套扎术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套扎术(endoscopic ligation of esophageal varices, EVL)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EVB)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进行EVL治疗的113例EVB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早期手术组(58例),入院后6 h内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延迟手术组(55例),入院后6~72 h内行EVL,随访1周,观察止血成功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 早期手术组止血成功率、再次出血率及病死率分别为96.6%、3.4%和5.2%,延迟手术组止血成功率、再次出血率及病死率分别为92.7%、7.3%和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6.9%,显著低于延迟手术组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0,P<0.05),两组术后肝肾综合征和腹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治疗后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73±1.34)h,(527.27±69.36)U/L,(8.31±2.91)d,均显著优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77、8.795、3.960,P<0.05)。结论尽管全身性基础疾病发病率高、肝功能差,早期EVL治疗肝硬化EVB显著减少了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缩短了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了输血量及住院费用。
- 夏冬丽唐静杨雪澜刘爱民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
- 基于NOTES技术的食管困难异物取出的临床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探讨基于NOTES技术的食管困难异物取出术的新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食管异物嵌顿取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NOTES技术行胃镜下取出术,记录其效果;结果 8例患者以常规各种方法取出均失败,后采用NOTES技术进行一侧食管壁全层切开,扩大空间,松动异物,成功取出。结论 采用NOTES技术行食管困难异物取出,可避免外科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珍贝杨丹杨雪澜卢丹萍刘爱民
- 关键词:食管穿孔内镜
- 小探头超声内镜定位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定位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食管早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现食管瘢痕狭窄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小探头超声内镜定位下小切开+球囊扩张术)和对照组[食管放射状切开术(ERI)],各15例。研究组术前采用超声内镜对食管壁层次结构进行判断,排除食管癌复发且呈黏膜下层以下浸润性生长表现者,依据小探头超声内镜明确的瘢痕段长度、瘢痕环管腔范围、预切开部位和长度,再换球囊行逐级扩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和再狭窄率之间的差异,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和2个月的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为(1.133±0.990)和(1.600±0.7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7±1.033)和(2.467±0.9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复查,研究组再狭窄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探头超声内镜下瘢痕厚度为(2.113±0.887)mm,较对照组的(3.353±1.468)mm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可精准定位病灶,内镜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机械扩张术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有效。
- 唐静易志强罗乔木吴涛杨丹况晶刘爱民
- 关键词:小探头超声内镜食管狭窄球囊扩张
- NOTES技术的创新与推动者——重庆大学附属陵医院消化科主任刘爱民
- 2025年
- 随着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内镜微创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微创诊治方法,发展迅速,其从动物试验到临床应用已近20年,但尚有许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目前仍是微创治疗难度较高的手术.
- 刘爱民
- 关键词:内镜微创治疗
- 维生素C在食管碘染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C在食管碘染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68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碘染色后行ESD。术前胃内注入0.4%维生素C生理盐水40 mL,再行食管碘染色,碘染色完成病变标记后,用0.4%维生素C生理盐水20 mL冲洗食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行手术的患者为A组(n=31);食管碘染色完成病变范围标记,常规生理盐水冲洗碘液,然后行手术的患者为B组(n=37)。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标本横径、咽喉部不适、胸腹部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胃体内镜下黏膜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咽喉部不适、手术时间和标本横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胸腹部疼痛评分分别为(1.29±0.59)和(3.54±1.26)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P=0.001);A组镇痛药使用率为0.00%(0/31),与B组镇痛药使用率13.51%(5/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患者内镜下胃体黏膜情况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5,P=0.000)。结论食管碘染色ESD术前胃底注入维生素C生理盐水,碘染色完成病变标记后,再予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冲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加患者舒适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段香梅刘爱民况晶杨雪澜任权沈文拥
- 关键词: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碘染色维生素C疼痛
- 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全层切除胃底小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全层切除胃底小间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诊断为胃底小间质瘤并行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切除术的89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及1年随访结果。结果89例患者均1次性完成手术、术中均未见明显出血,中位手术时间为32 min(范围20~50 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测核分裂像均小于5个/50 HPF,1年后复查胃镜原手术部位无肿瘤复发。结论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全层切除胃底小间质瘤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手术步骤简单,该手术方式可能更适合于初学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罗萍任权段香梅刘爱民杨丹况晶杨雪澜沈文拥
- 关键词:间质瘤胃底内镜下治疗圈套器异物钳
- 重庆市主城区商品住宅市场定位分析及实证研究
- 2000年底,重庆ZA公司在北碚区购地1500亩(其中含湖面300亩),该文称为JLH项目.作为在重庆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新企业,拿到这么大的一块地,首先的问题就是确定这块地作什么用?开发什么项目?建造什么样的房屋让重庆市场...
- 刘爱民
-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
- 文献传递
- 超声内镜定位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1例
- 2025年
- 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防治一直是临床难题。本文报道了1例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难治性狭窄的内镜治疗,术中使用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和定位食管瘢痕狭窄预切开处,小切开后联合球囊逐级扩张治疗,术后半个月胃镜复查并行二次球囊扩张,之后随访12个月,胃镜均可顺利通过狭窄段,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
- 唐静易志强罗乔木况竺伶吴涛况晶刘爱民
- 关键词:超声内镜食管狭窄球囊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