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清耀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双星
  • 5篇相接双星
  • 3篇食双星
  • 1篇大熊
  • 1篇大熊座
  • 1篇狮子座
  • 1篇食变星
  • 1篇室女座
  • 1篇双色光
  • 1篇太阳观测
  • 1篇天文
  • 1篇天文观测
  • 1篇周期
  • 1篇自转
  • 1篇密近双星
  • 1篇较差自转
  • 1篇金牛座
  • 1篇光变
  • 1篇光变曲线
  • 1篇光电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云...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河北师范学院

作者

  • 11篇刘清耀
  • 8篇杨毓兰
  • 4篇张运林
  • 4篇王毕
  • 3篇钱声邦
  • 1篇张济同
  • 1篇廖文萍
  • 1篇朱俐颖
  • 1篇张周生
  • 1篇戴智斌
  • 1篇钱声帮
  • 1篇何家佳
  • 1篇刘亮
  • 1篇徐树山

传媒

  • 4篇天文学报
  • 2篇天体物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云南天文台台...
  • 1篇Resear...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动双星AR Lac的周期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用Kalimeris等人提出的分析周期新方法对RSCVn型双星系统ARLac的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颗食双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的同时也含有周期为47年、振幅为1.56×10-5天的周期性变化.对引起轨道周期变化(非周期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各种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求出了它们的关键性物理参量.
钱声邦刘清耀杨毓兰
关键词:周期双星
相接双星大熊座AW的基本参量
1990年
根据作者提出的确定食双星基本参量的一个新方法,由光变极小时刻求出了相接双星大熊座AW的基本参量。证实了Rensing等人为了矫正相接双星邻近效应引起的谱线轮廓畸变所提出的模型对该双星的适用性;同时也证实了Mochnaski提出的计算相接双星质量的理论模型对该双星的适用性。另外还确认了大熊座AW是一个已演化的零龄相接双星。
刘清耀杨毓兰张运林王毕
关键词:相接双星大熊座
关于W UMa型双星中以较差自转为机制的能量转移过程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一、引言 解释WUMa型双星的光变曲线,其实质在于理解系统内部的能量转移过程。近年来,人们对这类双星进行了许多偏振观测,发现许多系统有其固有的偏振,而且Stokes参量随相位变化。据XY Leo和VW Cep的EXOSAT、VLA的同时观测,估计磁场约为20×10^(-4)T。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磁流体模型,并解释了一些重要观测事实。
王建民刘清耀徐树山
关键词:双星自转
晚型矮星的色球活动
1994年
晚型矮星色球CaⅡH和K线及Hα线发射的波动的时序分析,能提供我们关于恒星活动的许多信息。在晚型矮星上都观测到类似太阳色球活动行为的所有时标变化。在类太阳恒星上找到了类太阳的“Maunder极小”长期宁静统计意义上的证据;在晚型矮星上完全肯定地观测到十年左右周期的活动周;已用几天到几星期时标的色球活动区的自转调制来测量晚型星的自转周期;在若干晚型星上也已发现几分钟到几小时时标的类耀发现象。
刘清耀
关键词:太阳观测
半相接双星V505 Sagittarii的周期分析
1998年
用 Kalimeris 等人提出的周期分析新方法对 Algol 型半相接双星V505 Sgr 的 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颗食双星的轨道周期是周期性变化的。其变化周期为41.5a、振幅为0.453×10^(-5)d。这与 Chambliss 等人(1993)从测光分析所得的第三天体的轨道周期(P=105a)是不同的。通过对能引起轨道周期周期性变化的两种物理机制(次子星周期性的磁活动和第三天体的存在)的研究表明,该系统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不可能是由于 Chambliss 等人(1993)发现的那个第三天体引起,一个质量为0.013M_⊙、轨道半径为17.35AU 的第四天体的存在或者次子星的周期性磁活动都可能会对该系统轨道周期的变化作出解释。
钱声邦刘清耀杨毓兰
关键词:食双星
相接双星长蛇座FG的光度研究
1991年
本文给出了长蛇座FG的新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同1962年的光变曲线比较,该星的光变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轨道周期也是变化的.使用Wilson-Devinney程序分析新双色光变曲线所得的测光解表明,FG Hya是一个相接程度达90%的A次型WUMa型双星.对19个A次型相接双星的有关参数分析表明,公共包层的相对厚度同过相接程度和质量比的四分之一次方的乘积成正比.
杨毓兰刘清耀张运林王毕陆力
关键词:食双星相接双星
食变星狮子座XY的双色光电光变曲线和周期变化
1982年
我们测得XY Leo的B、V两色光电光变曲线.新光电光变曲线同1956年R.H.Koch的光变曲线比较,发现其形状有明显的变化.测出了一个主极小时刻和二个次极小时刻,收集了过去所测的极小时刻并计算出周期变化的O-C图,进一步验证了该食变星的周期是有周期性变化的.
刘清耀张济同
关键词:光变曲线狮子座双色光XY
相接双星金牛座AH
1991年
本文给出了金牛座AH的BV两色光电光变曲线。发现该双星的光变曲线从1973年到1986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观测到的光变曲线是对称的,用Wilson-Devinney方法分析我们的观测求得了AH Tau的测光解。结合该双星的光度视差求出了它的基本参量,并发现它距太阳的距离是昂星团距太阳距离的二倍。因此,AH Tau虽然在昴星团的方向上,但它不是昴星团的成员星。
刘清耀杨毓兰张运林王毕
关键词:相接双星双星金牛座AH
重要演化阶段上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
钱声帮朱俐颖刘亮廖文萍何家佳戴智斌杨毓兰刘清耀
由于重要演化阶段上密近双星研究对了解双星结构和演化的特殊意义,从2001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等的资助下,我们启动了本项研究。在项目研究中,我们用国内的中小口径望远...
关键词:
关键词:天文观测双星
近相接双星室女座BF的轨道周期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收集了近相接双星BF Vir 的光极小时刻,并对其轨道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的同时也含有30 年的周期性变化.对引起轨道周期变化的各种物理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一个质量为0 .281 M⊙、绕公共质心的轨道半径为10 .2 AU 的第3天体的存在能对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成份作出解释,如果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成份是由于次子星的周期性磁活动引起,那么系统总光度就应该有振幅0 .097 L⊙的周期性变化,且其变化周期与轨道周期变化的周期相同;轨道周期的长期减小成份可能是由于该系统质量和角动量损失引起.BF Vir 是一个短周期的近相接双星系统,通过长期的质量和角动量损失它将可能会演化成一个A 次型的相接双星.
钱声邦刘清耀杨毓兰袁礼礼
关键词:双星室女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