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川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清代粤台两地客民称谓之异同
- 2004年
- 清初“迁海复界”后,在“招徕开垦”的共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客家人或向粤东南沿海移民,或渡海赴台湾垦殖,成为客民第四次大迁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是操客语的粤籍族群,他们在粤东南和台湾两地得到的称谓,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客家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 刘丽川
- 关键词:客家清代客民客家话称谓
- 中国客家士文化与韩国士文化被引量:1
- 2003年
- 中韩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关系。韩国有着与客家文化同质的文化要素,开展中韩文化对比研究,特别是韩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客家文化的比较研究,从而加深两国文化的自我认识和相互认识,促进双方在经济文化领域更友好的合作,将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国“士族”的历史、士文化的内涵和社会影响进行比较,为认识客家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刘丽川
- 关键词:客家文化东晋朱子理学教育
- 深圳的本土建筑与现代城镇规划
- 2004年
- 刘丽川
- 关键词:国内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移民城市土建建筑
- 深圳坑梓客民黄氏堂联考
- 2002年
- 坑梓客家黄氏围堡的祖传堂联,崇宗敬祖,追本溯源,往往寥寥数语,便高度概括了一部宗族发展史,极具文化象征意义。这些传统堂联传递出的人文信息,成为家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深圳珍贵的地方人文史料。
- 刘丽川
- 关键词:客家堂联
-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京腔京味儿——兼与“杜芷芳说”商榷被引量:1
- 1986年
-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语言风格初探》一文(见《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第一期)在今年六月间的哈尔滨国际《红搂梦》研讨会上宣读后,其研究方法与结论获得国内外不少与会学者的好评,并鼓励笔者朝这一方向继续探索。本文即从一些同义词语的表现形态和方言色彩对《红楼梦》语言风格作进一步比较研究,指出后四十回语言较前八十回更富于北京方言色彩即“京腔京味儿”,进而对最近出现的“《红楼梦》续书人为杜芷芳”之说提出质疑。
- 刘丽川张卫东
- 关键词:同义词语红楼梦语言功底方言词
- 论深圳客家围堡的历史及文化价值被引量:4
- 2002年
- 龙岗区是深圳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区 ,客家的围堡群 ,是龙岗也是深圳弥足珍贵的人文财富。龙岗围堡群的建筑年代上自乾隆 ,下至光绪 ,规模宏大、形式多样、数量惊人。它是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凝固诗史 ,是深圳地方传统文化的明珠。围堡的外部建筑布局和围堡内部建筑均传达出丰富的建筑意象 ,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诱人魅力。
- 刘丽川
- 关键词:客家建筑意象
- 客家岁时——《客家史话》选登被引量:2
- 1985年
- 客家先民是中原汉人,其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存在着相当大的一致性。但客民有独特的迁徙历史,又有不同于中原汉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背景,所以今天的客家文化又有别于中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内容。本文采用客观描述与历史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客家岁时这一侧面揭示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和差异。
- 刘丽川
- 关键词:客民唐宋之际吕氏春秋
- 深圳客家宗族派衍与传统村落拓展——以龙岗坑梓黄氏为例被引量:5
- 2002年
- 因“迁海复界” ,引发了惠、潮、嘉客家人一批批陆续移入深圳。在客家人的第四次移迁大潮中 ,深圳客家人传统村落得以出现 ,这是客家民系在闽、粤。
- 刘丽川
- 关键词:宗族村落
- 论清咸丰同治年间广州府东路的土客共存——以增城为中心
- 刘丽川
- 论清咸丰同治年间广州府东路的土客共存——以增城为中心
- 前言清咸丰同治年间发生在广州府西路的一场土客大械斗震惊了世人,因此从19世纪中期至今,凡关注土客械斗的文人学者,把目光都投向了广府西路地区。由于该械斗涉及的区域较广,中路乃至南路、北路都有波及,有学者因而认定这场械斗是覆...
- 刘丽川
- 关键词:客家村落同治年间客家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