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淋巴
  • 2篇肺癌
  • 2篇癌组织
  • 2篇病理分析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抑素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诊断和鉴别诊...
  • 1篇肉瘤
  • 1篇乳头

机构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刘一靖
  • 5篇陈岚
  • 4篇孙硕彤
  • 3篇葛东峰
  • 3篇田燕晓
  • 2篇邢鲁奇
  • 1篇杨静
  • 1篇李新瑜
  • 1篇詹浩辉
  • 1篇米建强
  • 1篇孙聚葆
  • 1篇乔亮
  • 1篇邓青
  • 1篇陈岩
  • 1篇王晓娟
  • 1篇王希

传媒

  • 2篇癌症进展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内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CD44v6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P<0.05);E-钙黏附素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病理关系:胃正常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0,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100.0%,癌变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76.7%(46/60),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53.3%(32/60),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胃癌生长方式和其浸润程度,E-钙黏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E-钙黏附素分化程度和其浸润程度,二者在胃癌组织表达中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44v6和E-钙黏附素表达均参与并影响着胃癌患者癌细胞的转移扩散。
孙硕彤陈岩刘一靖
关键词:胃癌CD44V6E-钙黏附素淋巴结微转移
卵泡抑素样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3(FSTL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结肠癌患者,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FSTL3相对表达量,根据FSTL3相对表达量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FSTL3高表达组(44例)和FSTL3低表达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70例,预后不良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FSTL3高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显示,FSTL3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FSTL3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TL3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结肠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疾病进展情况和预测预后。
孙硕彤刘一靖程蔚蔚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
小肠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一例被引量:5
2013年
患者女,61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黑便2周于2012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大便呈黑色柏油样,每日1~2次,每次量不大,伴发头晕、出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不适。患者自述曾有腹部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稍苍白,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胶囊内镜显示:上段空肠见活动性出血,出血灶不能显示,未见明显肿物和溃疡,肠腔中可见大量血水样物,部分黏膜血管异常显露。辅助检查:大便潜血强阳性。肿瘤4项(癌胚抗原、甲胎蛋白、铁蛋白、胃肠癌抗原)未见异常。
刘一靖田燕晓葛东峰陈岚邢鲁奇
关键词: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皮肤黏膜大便潜血活动性出血
肺癌组织中TAZ、GALNT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研究转录共激活因子(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和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7(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7,GALNT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临床的相关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肺癌手术患者的肿瘤及邻近正常组织样本,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联系,采用Spearman、Kaplan-Meier分析法分别评估相关性与生存预后联系。结果:肺癌组织中TAZ和GALNT7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1)。TAZ和GALNT7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吸烟史、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上述因子与肿瘤大小、吸烟史、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随访两年后,TAZ和GALNT7表达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TAZ和GALNT7可能是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孙硕彤刘一靖陈岚
关键词:肺癌
TRPS1在滑膜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滑膜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多克隆TRPS1抗体诊断滑膜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及拟似滑膜肉瘤病变中的表达。结果31例滑膜肉瘤中,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4.8%和93.5%;30例拟似滑膜肉瘤病变中,多克隆TRPS1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6.67%,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拟似滑膜肉瘤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克隆TRPS1抗体诊断滑膜肉瘤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3.3%。结论多克隆TRPS1抗体对滑膜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日常病理诊断中推荐使用多克隆TRPS1抗体。
刘一靖王晓娟李志文陈岚张勇峰黄文斌
关键词:滑膜肉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p63、p4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p63、p4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7例NSCLC患者和1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的TTF-1、CK7、p63、p40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低分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TTF-1、CK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NSCLC患者TTF-1、CK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NSCLC患者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比例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F-1阳性表达、CK7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均是NSCLC低分化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NSCLC患者中TTF-1、CK7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且TTF-1、CK7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的分化程度有关。
刘一靖邓青黄文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P63P40
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特点及文献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体内均见多发大小不等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沿侧脑室壁生长,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条状低信号影,DWI呈低信号,增强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脑室外CNC,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丘脑,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夹杂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多发低信号,轻度瘤周水肿,增强呈不均匀片状强化。结论:位于侧脑室体部CN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其它部位CNC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
杨静孙聚葆詹浩辉刘一靖李新瑜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可手术男性乳腺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可手术性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病理诊断及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年间行手术切除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25例,并结合随访材料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7例患者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2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年,术后随访显示:10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生存期为3~10年。结论男性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表达和女性相比有所不同,抑癌基因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以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首选。
刘一靖孙硕彤陈岚邢鲁奇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病理特征
肺转移性肿瘤7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78例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病理类型肿瘤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78例肺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14~76岁,平均(52.8±7.3)岁。胸部CT扫描显示肺内多发性结节48例(57.7%),肺内单发性结节30例(42.3%);原发肿瘤:结直肠癌16例,乳腺癌14例,甲状腺癌12例,胸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9例,腺瘤、骨肉瘤、宫颈癌27例。不同部位原发肿瘤发生肺转移,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并不相同,可借此加以鉴别。结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可对肺转移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水平。
陈岚田燕晓刘一靖王希
关键词:肺转移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空肠系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013年
患者男,60岁,因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就诊.CT及B型超声均显示腹部右侧有一软组织阴影,术中见空肠系膜上有一单发包块,大小约8.0 cm×5.0 cm×5.0 cm,呈囊实性,边界不清,基底部向肠系膜根部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肠壁粘连,肠管狭窄,肿物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均有粘连,未见周围淋巴结肿大.关键词:空肠;肠系膜;肿瘤,肌组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刘一靖葛东峰乔亮米建强
关键词:空肠肠系膜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