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白云区2044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检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采集的2044例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麻疹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分别为74.90%和1499,13岁组的抗体水平最低,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64.06%和1:545;其次为10~15岁组和0—1岁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70.82%、1:456和71.6%、1:522;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医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对麻疹有一定的免疫力,近期不会发生大面积的麻疹流行,但是应重视麻疹的预防与控制,建议对1-3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 冯丽梅张伟红罗海英黄健
- 关键词:麻疹抗体
- 2017—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了解2017—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2017—2023年连续对白云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每年1次消毒效果监测,组间合格率比较采用c2检验。结果 2017—2023年连续7年对辖区内331间次医疗机构开展消毒质量监测,累计采样6 708份,合格6 384份,总合格率为95.17%。2017—2023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在高位波动,介于92.99%~97.58%,各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1)。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以区级医院合格率最高(97.05%),市级医院次之(95.60%),镇街级医院(94.16%)和私营及个体诊所最低(92.09%),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3,P<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以使用中消毒液最高(100.00%),最低为污水(69.93%),次低为诊疗用水(77.36%)。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污水和诊疗用水需进一步加强消毒监测与管理。
- 陈金黄坤王琼冯丽梅何杰能汤灼明徐建华李晓宁刘远
- 关键词:消毒质量
- 2009-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了解白云区医疗机构日常消毒状况。方法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9~2012年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样本总数4153份,合格3928份,合格率为94.58%,各年总合格率依次为91.68%、94.20%、95.20%、96.53%,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3,P〈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以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100.00%),最低为医护人员手(91.31%),不同监测项目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63,P〈0.01)。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中合格率最高为区镇医院96.97%,其次为民营医院94.1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64%、民营诊所8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7,P〈0.01)。结论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逐年上升,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差异,需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紫外线灯强度等薄弱环节的管理。
- 冯丽梅罗世武
- 关键词:消毒
- 复合莲子组合物对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复合莲子组合物对改善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制备大鼠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磷脂酰丝氨酸组,复合莲子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外,其他组分别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1m L/100g,吡拉西坦400mg/kg,磷脂酰丝氨酸20m L/kg,复合莲子组合物5、10、20m L/kg,均每天1次,连续30d。观察各组大鼠对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各指标的影响。结果:复合莲子组合物能增加实验大鼠的体质量,延长模型大鼠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能缩短模型大鼠水迷宫实验到达终点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和增大2min到达终点动物百分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复合莲子组合物能改善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大鼠记忆能力。
- 王琼李春萍詹玉贞冯丽梅
- 关键词:记忆功能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
- 白云区重点人群布鲁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白云区重点人群布鲁菌病的感染情况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及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2011年-2013年807份重点人群的血清进行布鲁菌病初筛及确诊试验检测,按照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结果判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重点人群的RBPT阳性率为7.81%,SAT阳性率为6.82%,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7.30%;其中接触羊的人群RBPT阳性率为12.04%,SAT阳性率为10.49%;接触其他动物的人群RBPT阳性率为0.34%,SAT阳性率为0.34%。将接触羊的重点人群和接触其他动物的重点人群的RBPT阳性率、SAT阳性率进行比较,RBPT和S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羊的重点人群RBPT、SA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接触其他动物的重点人群,应该重点做好接触羊的重点人群的监测及个人防护工作。
- 苏碧华冯丽梅罗世武
- 关键词:布鲁菌病试管凝集试验
- 2009~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情况,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广州市白云区2009~2012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检测血液标本74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246份,总阳性率为33.02%,风疹IgM抗体阳性90份,总阳性率为12.08%,各年度麻疹、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主要分布在7岁以下年龄组,占总数的77.24%;风疹主要分布在15~39岁年龄组占总数的74.44%,麻疹、风疹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发病时间都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夏季高发。麻疹6~7月为发病高峰;风疹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3~8月份,占全年的96.67%。结论 2012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回升应引起重视,麻疹发病以儿童为主,风疹以青年居多。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 冯丽梅黄健
- 关键词:麻疹风疹IGM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