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潇

作品数:90 被引量:33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基因
  • 16篇转基因
  • 14篇土壤
  • 13篇植物
  • 9篇群落
  • 8篇物种
  • 7篇植被
  • 7篇转基因作物
  • 7篇作物
  • 7篇苜蓿
  • 7篇微生物
  • 7篇抗虫
  • 7篇基因作物
  • 6篇玉米
  • 6篇基因玉米
  • 5篇生态风险
  • 5篇转基因玉米
  • 4篇引物
  • 4篇正交
  • 4篇正交试验

机构

  • 87篇中国环境科学...
  • 20篇海南大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江西省科学院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88篇关潇
  • 37篇李俊生
  • 20篇陈彦君
  • 16篇肖能文
  • 15篇臧春鑫
  • 15篇赵志平
  • 10篇杜乐山
  • 8篇赵彩云
  • 8篇齐月
  • 7篇潘丽波
  • 7篇高晓奇
  • 7篇张盾
  • 7篇朱文娟
  • 6篇吴丹
  • 5篇李果
  • 5篇吴刚
  • 5篇王敏
  • 4篇吴晓莆
  • 4篇刘冬梅
  • 4篇罗遵兰

传媒

  • 8篇环境科学研究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草业科学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草地学报
  • 3篇环境工程技术...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植物学报
  • 1篇世界环境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12篇2018
  • 1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样方框
本申请涉及野外草本植物、灌木或乔木采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样方框,包括:多个直角件,每一直角件具有构成直角的两个杆段,且每一杆段上设有与其纵向中心线相重合的基准线;多个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直角件;柔性连接件的两端...
齐月关潇李俊生
文献传递
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HGK60对田间节肢动物及杂草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风险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是客观评价其风险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2018年海南春、冬两季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HGK60'及其对照常规玉米‘郑58'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其对田间节肢动物、虫害及杂草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43753头,隶属7目19科69种,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与对照常规玉米郑58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各生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郑58玉米相比,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对钻蛀类害虫具有明显的抗性;田间杂草隶属8科16种,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与郑58玉米田间杂草在密度及各生态指标上差异均不显著,且二者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HGK60的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及杂草多样性无显著的影响。该结果为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陈彦君关潇关潇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节肢动物生态指标
降低物质挥发花盆
本申请涉及盆栽实验栽培装置领域,例如一种用于降低物质挥发花盆,包括花盆主体,还包括:遮盖部,设置于花盆主体上端,可与花盆主体分离,遮盖部上设有通孔。本申请中的降低物质挥发花盆,通过设置在花盆主体上方的遮盖部,能够有效降低...
齐月李俊生关潇
文献传递
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讨转基因玉米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Bt Cry1Ah)及对照常规玉米(郑58)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点取样法、直接观察法、陷阱调查法进行转基因抗虫玉米田间昆虫群落、线虫群落调查和田间虫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郑58相比,HGK60对田间昆虫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P>0.05)。转基因玉米HGK60与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相比,对钻蛀类害虫具有明显抗性。HGK60对土壤中线虫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的种植对虫害具有抗性作用,对田间昆虫和线虫无显著影响。
任梦云陈彦君关潇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昆虫群落线虫生物多样性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泰顺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文章基于泰顺县2011-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该县这5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同时预测该县2020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以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泰顺县2011-2015年总人均生态足迹介于0.318 3~0.392 4 hm^2/cap,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耕地和草地是人均生态足迹的最大组成部分;(2)2020年泰顺县预测总人均生态足迹为0.441 1 hm^2/cap,2016-2020年总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草地对人均生态足迹贡献量最大且持续增长,耕地贡献量逐渐降低,化石能源用地贡献量逐渐增大;(3)2020年泰顺县表现为生态盈余,人均生态盈余指数为0.179 6 hm^2/cap。泰顺县社会经济压力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力较小,土地利用仍能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
朱文娟关潇肖能文高晓奇陈彦君臧春鑫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土地利用结构
数字技术-城市形态交互作用对城市PM_(2.5)的影响
2025年
数字技术作为城市社会发展升级的新兴技术,已广泛渗透到产业结构优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现有研究忽略了数字技术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协同作用,二者的复杂交互作用对PM_(2.5)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72个城市数据,运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数字技术与城市空间形态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社会经济因子中,数字技术与人口密度是PM_(2.5)浓度变化的核心驱动因子,其中数字技术与PM_(2.5)浓度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城市形态因子中,城市中心性与形状复杂度(PC3)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最显著,单中心布局与复杂斑块形态会造成高PM_(2.5)浓度。②数字技术与城市形态的交互效应均超过单因子效应,其中,数字技术与城市紧凑度和连接度(PC1)的交互效应较单因子叠加强度提升了3.20%~24.76%,与城市规模和连接度(PC4)的交互效应提升了10.95%~44.80%;而数字技术与中心度和形状复杂度(PC3)的交互效应在2005−2015年间较单因子叠加强度增强了6.08%~8.46%,但到2020年该交互效应强度较二者单因子作用叠加强度降低了0.16%,揭示了数字技术与复杂城市形态协同治理PM_(2.5)的潜力。③数字技术的独立减排效应易被“技术-空间”协同矛盾削弱。研究显示,数字技术虽能独立抑制PM_(2.5)排放,但其与GDP增长、城市中心性及形状复杂性等空间维度的交互作用会削弱减排效益。建议突破单要素治理框架,构建“技术赋能-空间适配”的协同路径,通过数字技术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实现环境治理与空间优化的协同增效。
招建聪陈亮杨俊毅康婷婷关潇李增
关键词:数字技术城市形态
除草剂对苘麻子代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延迟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以我国本土野生植物苘麻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和萌发实验,研究了苯磺隆和莠去津2种除草剂施用于苘麻花期对收获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和莠去津均对苘麻繁殖具有延续影响.苯磺隆对苘麻的种子萌发百分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影响不显著,而使种子萌发初始时间提前或推迟,随着浓度增加变化无规律性.大田推荐剂量浓度的苯磺隆(22.5g ai/hm^2)抑制第7天幼苗生长特别是子叶下胚轴生长,而低于大田推荐剂量的6个浓度均促进第7d幼苗生长.大田推荐剂量浓度1/16的莠去津(75g ai/hm^2)处理后所获得种子萌发百分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其它处理获得的种子萌发百分率,施用大田推荐剂量(1200g ai/hm^2)和大田推荐剂量浓度1/4的莠去津(300g ai/hm^2)使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显著推迟.莠去津使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大田推荐剂量浓度1/64(0.35g ai/hm^2)和1/4的莠去津抑制第7天幼苗生长.
齐月关潇闫冰杜乐山付刚乔梦萍李俊生
关键词:莠去津苯磺隆苘麻幼苗生长
一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方法,包括:根据遥感数据中的植被覆盖指数,确定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率;根据遥感数据中的温度数据和降水等数据,确定得到植被的潜在光合利用率、空气温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系数、大气水...
赵志平关潇翟俊李俊生肖能文汉瑞英高晓奇吴丹
文献传递
转基因水稻基因流的发生与生态学后果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是水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分布着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自转基因水稻获得安全证书以来,转基因水稻与其近缘野生种间的基因流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转基因水稻基因流的发生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态学后果进行了综述和展望.认为转基因水稻能够与栽培稻、野生稻、杂草稻、稗草等成功杂交,但基因流发生频率较低且变化较大.基因流成功发生后,由于转基因水稻具转基因新性状而有适合度优势,转基因可能只通过少数几代就进入野生种群.当转基因植株进入野生种群并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时,转基因植株与近缘野生种间的竞争关系和相对适合度将决定混合种群的动态变化.研究转基因水稻基因流的影响及其长期生态学后果对合理保护与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刘勇波李俊生赵彩云肖能文关潇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近缘野生种基因流
阿尔山市生态足迹分析研究
2017年
研究基于阿尔山市2011年-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该市五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1)阿尔山市2011年-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2.922 3~4.003 0 hm^2·cap-1)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以耕地占比最大;(2)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以林地贡献最大;(3)五年来总体表现为生态盈余,但牧草地及耕地出现生态赤字;(4)当地万元GDP生态足迹先减后增,资源利用率较低。阿尔山市目前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供给大于需求,基本维持可持续发展。
朱文娟关潇刁兆岩臧春鑫王琦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