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皞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4篇疗效
  • 4篇康复
  • 3篇手术
  • 3篇踝足矫形器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颈椎
  • 3篇颈椎病
  • 3篇矫形器
  • 2篇心理治疗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状态
  • 2篇偏瘫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后抑郁状...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膝关节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关节

机构

  • 1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傅皞
  • 7篇王玉英
  • 2篇许凤娟
  • 2篇吴鸣
  • 2篇刘孟
  • 2篇刘家富
  • 2篇胡晓琴
  • 1篇李素梅
  • 1篇刘剑
  • 1篇许伟东
  • 1篇王文静
  • 1篇尚希福
  • 1篇邵东北
  • 1篇方玲

传媒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非手术治疗颈椎的疗效。方法:44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牵引、药物、医疗体操和心理综合治疗。结果:总显效率为84.5%,其中神经根型为90.3%,椎动脉型为82.35%,效感型为77.78%,脊髓型为5...
王玉英傅皞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颈椎病
文献传递
脉冲电磁场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脉冲电磁场(PEMFs)干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A(治疗)、B(对照)两组,A组40例在饮食调护和运动疗法基础上,每天在服用1粒"乐力"钙片1h后,L1-S1部及髋部接受"磁振热"机器治疗1h,共计30次,历时约50d,饮食调护和运动疗法持续6个月。B组40例每天服用1粒"乐力"钙片,共30天,同时进行饮食调护和运动疗法6个月。治疗50d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其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骨密度(BMD)的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分析。结果镇痛的疗效:两组治疗在改善骨质疏松的自觉症状、减轻疼痛方面均有疗效,有效率达100%;治疗后BMD变化:A组(平均绝对增长)治疗50d结束时0.048g/cm2,治疗后6个月达0.063g/cm2,B组(平均绝对增长)治疗50d结束时0.014g/cm2,治疗后6个月0.039g/cm2。结论PEMFs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对BMD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王玉英李素梅傅皞吴鸣许伟东刘家富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脉冲电磁场运动疗法
颈椎病临床康复199例报告被引量:1
1996年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1992年2月~1995年10月,对199例颈椎病采取随机分三组综合治疗,试图探讨最佳疗法,提高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99例经骨科或我科门诊确诊为颈椎病,男107例,女9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9.3岁;病程4天~15年;
方玲傅皞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440例被引量:3
2008年
王玉英傅皞刘家富
关键词:颈椎病物理因子牵引疗法医疗体操
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状态的患者,应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其抑郁状态的改善以及其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 48例经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为不同程度抑郁的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3)分别进行心理治疗常规训练和仅进行常规治疗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runstrom分级标准评定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l指数评定ADL能力。HAMD-17评定并计算减分率。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Brunstrom分级和ADL积分均有变化,通过优良率的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AMD-17评分的减分率,治疗组也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并且可以非常显著缓解其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胡晓琴许凤娟傅皞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治疗抑郁
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临床上应用踝足矫形器(AFO)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1998-01/2011-07有关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及其运动控制的文献,检索词“踝足矫形器和偏瘫”.结果:采用AFO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是通过改善异常步态、提高步行速度、步态周期、抑制踝关节肌痉挛和纠正平衡异常等方面起作用,达到改善步行功能的目标.结论:早期应用AF0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王玉英傅皞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踝足矫形器干预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刘剑王文静傅皞
关键词:康复脑血管意外偏瘫日常生活活动
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除出现偏瘫,还伴随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障碍,出现心境恶劣、焦虑失眠、易疲劳、兴趣减退、愉快感减少、烦躁不安、食欲减少等抑郁表现,有报道称脑卒...
胡晓琴许凤娟傅皞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研究的相关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吴鸣傅皞尚希福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假体设计膝关节疾病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0)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32例可以独立步行5m以上且Brunnstrom分期下肢为4-5期的慢性偏瘫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44&#177;2.4)岁,...
王玉英刘孟暂明郭能峰傅皞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脑卒中步态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