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毅敏

作品数:162 被引量:47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0篇建筑科学
  • 92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4篇隧道
  • 29篇衬砌
  • 25篇隧道工
  • 25篇隧道工程
  • 22篇公路
  • 20篇公路隧道
  • 19篇寒区
  • 18篇隧道衬砌
  • 18篇寒区隧道
  • 13篇排水
  • 12篇围岩
  • 12篇二次衬砌
  • 10篇隧道施工
  • 10篇混凝土
  • 9篇脱空
  • 9篇防冻
  • 8篇冻害
  • 7篇冻融
  • 7篇二衬
  • 6篇冻害防治

机构

  • 139篇中南大学
  • 24篇长安大学
  • 14篇长沙普氏土木...
  • 8篇湖南省交通科...
  • 7篇安徽省交通规...
  • 5篇宁夏大学
  • 5篇中国铁路哈尔...
  • 4篇安徽交通职业...
  • 4篇安徽省公路勘...
  • 3篇质量监督中心
  • 3篇吉林省公路勘...
  • 2篇湘潭大学
  • 2篇湖南省高速公...
  • 2篇广东省南粤交...
  • 2篇湖北省交通规...
  • 2篇浙江省交通规...
  • 2篇浙江交工宏途...
  • 2篇浙江数智交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南省交通科...

作者

  • 162篇伍毅敏
  • 32篇傅鹤林
  • 14篇吕康成
  • 10篇王飞
  • 7篇王思捷
  • 5篇刘运思
  • 4篇张庆宁
  • 4篇娄霜
  • 3篇董辉
  • 3篇李忠
  • 3篇杨忠
  • 3篇刘斌
  • 3篇陈伟
  • 3篇王保生
  • 3篇张文泽
  • 2篇任国宏
  • 2篇聂春龙
  • 2篇雷明锋
  • 2篇李文博
  • 2篇沈青川

传媒

  • 5篇现代隧道技术
  • 5篇公路
  • 5篇交通标准化
  • 4篇湖南交通科技
  • 4篇公路工程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交通科技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2007年全...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公路隧道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隧道建设(中...
  • 2篇2003年全...
  • 2篇2009年全...

年份

  • 11篇2025
  • 13篇2024
  • 10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寒区隧道冻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对寒区隧道传统的冻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衬背设置U型供热管技术、洞内地热能供热防冻技术和衬背双源供热防冻新技术,认为供热防冻是解决隧道冻害的根本途径,可供寒区隧道防冻设计施工及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参考。
赵楠刘冲宇伍毅敏杨忠
关键词:寒区隧道渗漏防冻保温
复杂与极端环境中隧道工程多类型水害机理与防治技术
伍毅敏傅鹤林袁海清莫林辉田飒王林刘继鹏张镇国欧阳心和王飞李文博张加兵
水是困扰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最常见不利因素,不仅直接造成隧道渗漏水病害,还经常引起寒区隧道冻害,以及岩溶隧道涌水突泥与塌方、水下隧道顶板和岸坡垮塌等灾害,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据统计,有70%以上的运营隧道出现渗漏水病...
关键词: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排水系统
隧道衬砌混凝土面状渗漏的反渗注浆技术与方法被引量:6
2018年
面状渗漏问题在运营隧道中普遍存在,其特点为隧道结构表面存在大面积的湿渍,但观察难见明显裂缝。对于面状渗漏问题,注浆处理难度较大,采用渗透结晶型涂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模拟试验对常见的渗透结晶型涂料进行测试,提出隧道衬砌混凝土面状渗漏的反渗注浆技术。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可提高渗透结晶型涂料对隧道面状渗漏问题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渗漏问题的再次出现,为隧道运营阶段的渗漏水病害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处治方法。
徐文浩蒋鑫黄浩曾威伍毅敏胡柏学
关键词:山岭隧道渗透结晶材料
榆林子隧道初期支护扭曲变形分析及工程对策被引量:1
2022年
依托甘肃庆阳榆林子隧道,基于观测到的变形破坏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进行追踪量测,发现初期支护存在左右沉降不一致的扭曲变形问题。因此开展榆林子隧道在三台阶七步开挖循环下的数值模拟,分析扭曲变形的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相应特征,并提出左右支护差异化设计和调整开挖步序的处治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隧道整体扭曲偏向右侧,扭曲值呈先快速增加后逐渐稳定的趋势;隧道扭曲主要受含水率、开挖步序及支护措施的影响;左右支护差异化设计在长时间作用后可减小48.2%的扭曲变形,调整开挖步序仅减小8.5%的扭曲变形。
王思捷蔚小英屈晋斌丁炜程胡凯巽伍毅敏
关键词:隧道工程三维激光扫描数值模拟
半明半暗隧道洞口段力学特征分析与现场监测被引量:23
2008年
由于结构复杂和荷载多变,不同条件下的半明半暗隧道洞口段在各施工阶段的力学行为差异很大,给施工和监控带来很大困难。根据洞口段结构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的比重不同,将半明半暗洞口分为受推型、受压型和推压组合型3类。应用有限元软件对3类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条件下半明半暗洞口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得到其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变形特征,掌握各类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薄弱部位,并提出监测要点。根据研究得出的监测要点,对4处实体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1)结构的实际位移和应力分布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2)结构破坏部位和破坏形式与理论分析相符;(3)根据相应结构类型的受力变形机制选取合理处治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异常变形。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参考。
伍毅敏王飞邹正明吕康成
关键词:隧道工程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浅埋偏压隧道受力复杂,施工风险较高,科学开展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是保障其施工安全的重要支撑。风险评估指标的筛选是风险评估的关键部分,依托张桑高速麻栗垭隧道,采用主观分析法与客观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麻栗亚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保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为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提供参考意见。
冯成奎杜召华曾威罗阳青胡柏学伍毅敏
关键词:公路隧道浅埋偏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作业平台及其用于隧道施工的连续作业系统和作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业平台及其用于隧道施工的连续作业系统和作业方法,作业平台包括与隧道拱形内壁横向形状相似的拱形支架以及用于拱形支架沿隧道纵向方向移动的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主行走机构和辅助行走机构;通过主行走机构将拱...
伍毅敏
考虑日周期波动的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寒区隧道常受到冻害问题困扰,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是研究冻害产生机制及抗冻设防的基础。基于乌鞘岭1号隧道温度场监测结果发现的日周期波动特征,建立了考虑该特征的隧道纵向温度场解析计算模型和横断面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洞内风速对隧道纵向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探究了日周期波动特征在横断面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纵向温度包络线呈喇叭状,开口尺寸为洞口日温度波动幅度,随着距隧道进口距离的增加,温度波动的幅度逐渐减小;随隧道内风速越小,隧道内温度波动幅度衰减速率越快,隧道纵向温度场解析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实测结果差异不大;沿隧道径向,温度的日周波动幅度随距衬砌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隧道二次衬砌不同径向深度处经历的冻融循环次数不同呈现同样规律。
许鹏刘平飞伍毅敏张涛
关键词:安全工程温度场冻害
一种螺旋型装配式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螺旋型装配式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螺旋型装配式隧道结构,是由管片通过连接螺栓装配而成的,管片的纵向长度和环向宽度可根据岩土体的稳定性而确定。所述螺旋型装配式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是:首先采用刀具破岩或人工挖掘方法,...
伍毅敏娄霜王飞王勇
基于水体冻结机制的寒区隧道排水沟冻害预测
2025年
寒区高铁隧道排水系统冻结会导致隧道内出现一系列冻害问题,严重影响隧道正常运营。为更有效地处治排水沟冻害,本文首先建立寒区隧道排水沟内水体流动传热计算模型,揭示了排水沟内水体冻结演化机制,然后通过对严寒地区高铁隧道12月至次年5月的温度场进行监测记录,获得了隧道纵向温度场,最后根据哈牡高铁虎峰岭隧道2月6日纵向温度分布,基于水体冻结机制,预测了隧道排水沟易冻结区段。结果表明:排水沟内水体在流动过程中降温量随水体流速、排水沟等效半径的增大而减少,随水沟壁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水与水沟壁面对流换热系数对降温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排水沟内水温随排水沟壁温度波动而波动,流速对排水沟水温的波动范围影响并不显著;排水沟等效半径不变时,流量是水沟内水体在冻结前流经距离的主导因素。寒区隧道月平均温度随到洞口距离的增加而升高,隧道中间段温度变化较小。虎峰岭隧道排水沟在降温季节无冻结情况,而在升温季节,当排水沟内水体流量为6.28 L·s^(-1)时,距隧道口约3000 m范围保温边沟及距隧道口约1000~3700 m范围保温中心水沟会出现冻结情况,且排水沟内流量越大,冻结区段越短,不同流量下特定范围内会发生冻结。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提前防治可防止排水沟冻结,保障隧道运营安全。
许鹏杨瑞松胡清海杨帆伍毅敏
关键词:寒区高铁隧道温度场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