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啸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沈河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6月4年半间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19例AICA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MRI观察。结果AICA梗死占同期急性脑梗死的1.47%,占同期小脑梗死22.1%。危险因素与一般缺血性脑卒中午相似,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有眩晕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体征;除一名患者外均有颅神经受累,以Ⅷ、Ⅶ、v最多见。第Ⅶ颅神经受累是AIcA梗死的一个特征性改变。AICA梗死预后较好。结论 AICA梗死并非罕见,应提高对AICA梗死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的认识,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 何志义欧阳嶷孟祥亚张凯陈晏于啸
- 关键词: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磁共振成像耳聋耳鸣预后脑梗死
- 格林巴利综合征3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分析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32例的原因。结果:误诊原因为慢性格林巴利或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病例为多发性神经病、脑梗死、低钾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颈椎病、多发性肌炎、癔病等。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全面体检,配合脑脊液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可避免误诊。
- 于啸张凌志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
- 多发性硬化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分析9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部位、辅助检查及转归。结果: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程缓慢易复发,脊髓、视神经易受累,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有助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其中MR I意义最大。
- 于啸张凌志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诱发电位MRI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MRI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头CT、MRI,尤其头MRI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于啸张凌志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