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卫永 作品数:29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历史地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CT肺动脉造影对康复患者急性肺栓塞及右心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CT肺动脉造影(CTPA)对康复患者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判断及其对右心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康复住院并行CTPA检查的患者133例,其中阳性94例,阴性39例。阳性患者根据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评分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比较4组间临床参数和右心功能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PAOI与临床参数和右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预测康复患者AP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各组间下肢静脉血栓、D-二聚体、氧分压、PAOI、室间隔左突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H≥12.350,P<0.01)。PAOI与D-二聚体(r=0.443,P<0.001)和室间隔左突(r=0.520,P<0.001)呈中度正相关,与下肢静脉血栓(r=0.399,P<0.001)、左肺动脉直径(r=0.213,P=0.014)和下腔静脉反流(r=0.229,P=0.008)弱相关。下肢静脉血栓(OR=7.708,P<0.001)、室间隔左突(OR=3.641,P=0.008)为康复患者AP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两个指标具有较高的APE联合诊断效能,其操作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5(95%CI 0.715~0.874)。结论CTPA可用于评价康复患者APE严重程度和右心功能。 张红霞 丛欣莹 张甜 武晔 李清 李雪静 陈奕帆 王秀婷 于卫永 陈振波关键词:CT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栓塞 右心功能 MR增强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治疗疗效评价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评价MR肺灌注成像(MRPP)对肺动脉栓塞治疗疗效的可行性及在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6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将MRPP作为常规检查,其中27例同时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扫描.将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与MRPP进行一致性检验,验证MRPP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所有患者中有22例抗凝或溶栓治疗后3 d至1个月内进行了MRPP复查,通过分析治疗前后MRPP中肺实质的信号强度变化率(TROS),时间-峰值曲线以及肺动脉主干的相关参数(血流峰值、平均流速、单位时间内流量等),对MR增强肺灌注成像在肺动脉栓塞治疗疗效评价方面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进行评估.获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PP与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时Kappa值为0.705,而肺叶、段及亚段的一致性分别为0.7632、0.8280、0.7344).两种方法比较,治疗前后MRPP肺实质强化率分别为(2.86±2.48)和(6.72±2.54)倍(t=3.370,P<0.01),峰值时间分别为(13.98±5.60)和(12.33±3.63)s(t=3.930,P<0.01),肺动脉干血流峰值分别为(60.39±15.17)和(69.93±13.22)cm/s(t=2.930,P=0.01),平均流速分别为(11.68±5.46)和(13.54±4.18)cm/s(t=2.3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分别为(80.57±24.87)和(85.48±11.81)m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0,P>0.05).结论 MRPP与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MRPP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并能够对肺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娜娜 吕飙 张兆琪 黄小勇 于卫永 米宏志 陆东旭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髋周异位骨化的MRI表现 2016年 目的分析髋周异位骨化早、中及晚期的MRI表现,探讨随病程演变MRI信号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9月44例异位骨化患者的MRI,其中早期20例28个关节,中期18例24个关节,晚期6例8个关节。增强扫描早期9例11个关节,中期6例7个关节,晚期3例4个关节。χ~2趋势性检验评估随异位骨化成熟度的增加,MRI的信号变化。结果随着异位骨化成熟度的提高,T_2WI信号强度逐渐减低(χ^2=16.773,P〈0.001),T_1WI脂肪样信号逐渐增多,增强扫描异位骨化强化程度逐渐减低(χ~2=16.048,P=0.007)。结论髋周异位骨化各期MRI各具特点,在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于卫永 杨本涛 王娜娜 孙进 陈振波 蒋贵均 张红霞关键词:异位骨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脑出血是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本文主要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以及它的局限性及前景展望。 王娜娜 徐建民 王仲朴 李大胜 于卫永关键词:脑出血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某三甲医院放射防护现状和管理对策 于卫永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COVID-19患者病程变化中的诊疗作用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使用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资料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诊断系统动态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前后的影像表现,为COVID-19的精准诊疗提供影像学定量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8例COVID-19患者的共78次CT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次CT影像结果并应用AI技术进行辅助诊断,分析CT影像学特征及AI定量特征结果。结果对于28例COVID-19患者,临床治疗平均(10.50±3.60)d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辅助诊断与常规阅片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08,P<0.05),诊断用时显著减少[(2.77±0.90)min vs.(0.78±0.40)min,P<0.05],并能够评估肺部病情定量变化(肺内平均CT值、全肺感染体积占比及全肺感染体积),在早期、进展期和影像转归期三期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AI联合应用可作为现期筛查COVID-19的高效模式,可以在临床疗效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娜娜 李大胜 王大为 李珺 于巍伟 于卫永 陈振波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工智能 脑卒中MRI研究领域前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MRI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前100篇高被引论文,旨在探讨MRI在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2日有关MRI和脑卒中相关文献,纳入前100篇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国家(地区)和机构、国际合作、共引参考文献、共现关键词和突发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100篇文献发表在1991-2020年,展现出明显的发表趋势波动,其中2003年发文量最高,整体遵循“驼峰曲线”模式,2020年文献年度被引频次达顶峰。100篇共784位作者,依据赖普斯定律有65位核心作者,其中Warach和Parker在作者合作网络中居核心地位。哈佛大学以11篇文献发表量领先,匹兹堡大学等7个机构并列第2。共同发表文献的国家分布分析显示,美国以显著的发文量和合作网络密度在MRI和脑卒中研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CiteSpace软件的双图叠加功能揭示了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间的高互引频率和密切关联性。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揭示了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技术应用,以及认知功能与康复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三大主题,展现了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理解大脑功能、诊疗神经系统疾病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的核心作用。结论:MRI技术在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脑卒中的诊断、疗效评估及神经损伤和修复机制的个性化、客观和精准分析方面。研究重点包括静息态、任务态MRI与PET-CT等技术的结合应用,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综合分析揭示了脑卒中领域内MRI应用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及医学、生物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深入理解大脑功能、疾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王娜娜 于卫永 张媛 于巍伟关键词:脑卒中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ASiR-V联合70kV个性化轴扫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肺炎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迭代重建技术(ASiR-V)联合70 kV个性化轴扫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炎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老年COPD伴肺炎患者166例,根据RevolutionCT下探测器宽度差异分为四组,其中A组宽度为8 cm共36例,B组宽度为12 cm共44例、C组宽度为14 cm共55例、D组宽度为16 cm共31例。应用美国通用公司提供额通用GE CT Revolution CT,设置管电压为70 kV,配合前置ASiR-V权重设为60%,自动管电流,噪声指数8。记录并对比每组患者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噪声(SD)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A组、B组、C组、D组平均年龄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D值、ED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的CTDIvol、DLP水平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 kV超低管电压下,各组ED均低于0.3 mSv。老年COPD伴肺炎患者166例中存在肺实变82例,27例双侧胸腔积液,26例存在伴肺节段性不张,20例磨玻璃影,11例马赛克灌注征。结论ASiR-V联合70kV个性化轴扫应用于老年COPD伴肺炎患者,不仅能在辐射剂量降低的前提下明确诊断肺炎,还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信噪比,是一种有利于老年COPD伴肺炎患者复查治疗的CT扫描模式。 于卫永 孙晓楠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 体层摄像术 X线计算机 1.5T磁共振颞下颌关节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张闭口位成像在颞下颌关节检查中的技术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5月因颞颌关节损伤或紊乱在我院进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扫描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61岁,... 于卫永关键词:颞颌关节 磁共振成像 关节盘 MRI多期动态对比增强灌注参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密度、病理分级的关联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MRI多期动态对比增强灌注参数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微血管密度、病理分级的关联。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PLC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根据Edmondson-Steiner′s肿瘤病理分级法进行分级,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7例)、重度组(34例)三个亚组。选择同时期100例肝脏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DCE-MRI检测,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容积积分(V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Ve)、血管内至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转运系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转运至血管内的速率常数(Ke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V)、肝脏总灌注量(FP)、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结果:观察组Ktrans、Kep、Ve、Vp、MVD、HPI、MTT、TTP、BV、H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P、PV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trans、Kep、Ve、Vp、MVD、HPI、MTT、TTP、BV、HAP在观察组患者各亚组的水平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FP、PVP在观察组患者各亚组的水平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Ktrans、Kep、Ve、Vp、HPI、MTT、TTP、BV、HAP与MVD呈正相关(P<0.05),FP、PVP与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PLC患者经DCE-MRI技术检测后,多种灌注参数与MVD、病理分级明显相关,可根据DCE-MRI灌注参数对PLC患者进行预后评估。 于巍伟 于卫永 刘坤 杨大为 李大胜 王娜娜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微血管密度 病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