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洪亮
-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ankyrin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Gankyrin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nkyrin在30例正常胃黏膜、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84例胃癌中的表达,同时分析Gankyrin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Gankyrin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且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nkyr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没有相关性。结论 Gankyrin不仅参与胃癌的早期发生,而且也参与胃癌的发展,Gankyrin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和防治的靶标。
- 戴观荣汤俊华丁洪亮赵卫国
-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
- 运用局部肿胀技术切除腋窝淋巴结的术式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改进乳腺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局部畸形的发生。方法11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应用肿胀技术充盈腋筋膜使腋窝各壁与腋筋膜的界限清晰,血管神经与淋巴结之间间隙增宽,清扫中有利于保护血管神经免受损伤;同时保留了完整的腋窝壁减少术后局部畸形的发生;应用生物蛋白胶进行创面涂抹闭合开放的小血管和淋巴管。结果改良组术后局部疼痛、患肢功能障碍、患肢淋巴水肿、腋窝积液和腋窝畸形程度等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腋窝肿胀技术可有效保护血管神经和腋窝周壁的完整,生物蛋白胶局部应用可有效闭合开放的血管和淋巴管,从而减少术后局部畸形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
- 张晨芳田浩丁洪亮唐新智李黎李芬柯永莉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肿胀技术
- 高龄老年患者生物可分解环肠道吻合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 2007年
- 回顾性分析20例76岁以上的小肠肿瘤、肠粘连和结肠、直肠肿瘤的高龄老年患者,肠切除采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吻合于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中、术后处理的围手术期特点。
- 张玉新吴良平周宏锋邓鉴文谢正勇丁洪亮
- 关键词:围手术期老年患者
- 肿胀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中心自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7例作为肿胀技术组,以同期行电刀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3例作为电刀组,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观察术后引流液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胀技术组手术时间(P<0.01)及术中出血量(P<0.05)均少于电刀组,皮下积液、皮瓣环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电刀组(P<0.01),术后引流液量相当(P>0.05)。结论:应用肿胀技术可显著缩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丁洪亮张晨芳李黎柯永莉李芬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胀技术并发症
- 婴儿先天性腰疝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丁洪亮邓鉴文张玉新
- 关键词:婴儿病例报告手术治疗腹横筋膜
- 小肠黏膜淋巴管瘤1例被引量:3
- 2009年
- 患者男,40岁。因“反复解黑便伴头晕16d”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2008年12月10日突发头晕、心慌、出冷汗,晕倒在地,伴有解黑色柏油样大便,家人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12月19日再次出现头晕。解黑便,再次入住该医院。完善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为求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消化内科。入院后给予止血、抑酸、能量支持及输O型红细胞悬液治疗,
- 丁洪亮
- 关键词:淋巴管瘤小肠黏膜消化道出血柏油样大便红细胞悬液消化内科
- 非缝合性生物可分解环在老年患者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张玉新吴良平高万泉周宏锋谢正勇丁洪亮
- 关键词:胃肠吻合术
- 消化道外瘘封堵治疗新方法的探讨
- 促进消化道外痊自行愈合的方法很多,近年来,全身使用生长抑素或联合续贯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已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外痊的自愈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传统的局部冲洗引流、配合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的基础上,积极...
- 张玉新吴良平谢正勇邓建文丁洪亮周洪锋
- 关键词:消化道外瘘封堵治疗生物蛋白胶气囊导尿管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洛铂、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化疗的临床毒副作用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观察和评价洛铂、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的毒副作用.方法:应用洛铂、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26例,共30个疗程,按WHO标准评定毒副反应.结果: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为主,其中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最为明显.30个疗程中,白细胞减少Ⅰ-Ⅱ级有18次(60.0%),Ⅲ级有2次(6.7%);血小板减少Ⅰ-Ⅱ级为20次(66.7%),Ⅲ级为3次(10.0%).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占16.7%,发生呕吐者只占3.3%.结论:洛铂、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联合使用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化疗方案.
- 周宏锋张玉新程黎阳丁洪亮
- 关键词:毒副作用联合化疗洛铂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
- 消化道外瘘封堵治疗新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为临床上消化道外瘘的封堵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对10例消化道外瘘患者,经早期阶段的全身及局部治疗,在全身情况稳定、瘘管局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通过X线造影定位,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外瘘口和瘘管置入消化道内,把充入适量生理盐水的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封堵材料封堵内瘘口,两件式肛门袋作为外固定架,固定调整适度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待瘘管渐缩小后,残留的小瘘管再行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结果:10例均顺利放置双腔导尿管,封堵3d后,放松调整尿管牵拉强度时,均未见血性渗液,瘘口逐渐缩小,尿管周围漏液逐渐减少。7例封堵7~10d后,逐渐缩小气囊并最后拔出尿管,残留的小瘘管行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2~3d后瘘自行愈合,一次封堵成功;3例一次封堵后5~7d,瘘口破溃复发瘘,经二次封堵,瘘均自行愈合。6例获术后随访1~12个月,饮食及大便均正常,瘘无复发。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加两件式肛门袋,配合生物蛋白胶进行消化道外瘘的封堵,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大大降低医疗费用、为促进消化道外瘘尽快自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张玉新吴良平谢正勇邓建文丁洪亮周洪锋
- 关键词:导尿管插入术医用生物蛋白胶